第400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是,看到范铮端着半碗麦饭,面上不盖肥肉,照样努力咀嚼、吞咽的模样,谁能视若无睹呢?
就连李守因,都磨磨蹭蹭地打了点盖住碗底的麦饭,不要肥肉,只要了点豆豉、酸菜,慢慢咀嚼着。
连壳的麦饭当然不好吃,还喇嗓子,李守因好不容易才咽了下去。
这么难吃的东西,难为官奴与蕃户天天吃了。
但是,看到汤仪典大快朵颐的模样,李守因又迟疑了。
当官不是该天天醉生梦死、声色犬马吗?
为什么这些人过得如此辛苦?
李守因只居李氏后宅的方寸之地,不曾见过耶耶的浴血奋战,也不曾见过阿耶的万般无奈,怎知世道艰难?
这些膳食,对京苑总监的官吏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
“猪肉就不说了,为什么不挑瘦一点的弄?”
艰难地咽下全素的饭菜,李守因低声抱怨。
猪肉他也勉强能吃,可谁受得了如此肥腻、挟起来能冒油的大肥肉啊!
范铮置下吃得干干净净的陶碗,由蕃户收拾了去,汗巾擦了擦嘴,淡淡地扫了李守因一眼。
“如果可以挑瘦肉,本官为什么只吃素的?告诉你一个事实,所有干重体力活的,需要重油、重盐,才能够弥补身体所需。”
嗯,这也是一些庄户人家的菜,能咸到齁的原因。
李守因终究不服气:“可是,那个监丞还操着农具去劳作了,你为什么不去干活呢?”
心理失衡了啊!
范铮轻笑:“《三国志》知道吗?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剑上阵厮杀?是他真的连剑都提不了吗?”
“什么角色,在什么位置,都有相应的安排,除了特殊时期,为上者就不应干底层的事。要是什么都不懂,非要插手,除了坏事,别无他用。”
特别是手下忙得要死的时候,你还要装腔作势摆姿势,就莫怪人不待见了。
你就想想,上官抡锄头,得有几个人打伞、几个人擦汗、几个人送水,搞不好还得铺毼布,有这闲工夫,下面人能干多少活了?
解开对襟布衣扇风,汤仪典笑道:“上官需要去干活?哈哈,你问问整个司农寺,有谁不服的?曲辕犁、改粟为麦、深耕熟耨,哪一样不是上官推出的?”
李守因脸一红,低头不语。
别说是范铮推出了三项,就是一项,也能让李守因无话可说。
——
李义府有点酸。
来李齐名,品秩相当,这不挺好的吗?
可是,凭什么来济就右迁正五品上中书舍人了呢?
六品到五品这个大台阶,来济轻松跨过,李义府还在台阶下努力踮脚尖。
这就很不服气了!
可来济的仕途比李义府顺畅,除了二人相似的能力、文采,来济还有前朝末死难的父兄忠义之名加持,哪个君王不喜欢忠义的臣子?
不仅是中书舍人,来济还检校中书侍郎了好吗?
哪怕这个检校没有实权,只能当加官看,那也酸!
来济还与令狐德棻修《晋书》了!
令狐德棻因宫废除官,贞观十八年起用为雅州刺史,因公事免职,改与房玄龄等十八人共修《晋书》,实则以令狐德棻为首。
至于后世的《晋书》,主编为什么挂房玄龄,咳咳,不晓得编撰的主要位置,要留给最大的官员么?
这是惯例啊!
明白那些文章,为什么主要编撰者落款都在最后了么?
《旧唐书》倒没有提及来济检校中书侍郎这一段,可李世民写了《饯中书侍郎来济》一诗为证。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应该是某次来济出长安巡察地方时所写。
李义府就更酸了。
咋,我李义府就不配皇帝写诗么?
老子蜀道山……蜀了也白蜀。
但是,李义府的名声起不来,那就用范铮的事迹夸!
“殿下且看,这《悯农》小诗,词藻并不华丽,一字一句朗朗上口,悲天悯人之意深沉,且可教育小辈珍惜粮食,实在是本朝难得的为民请命佳作。”
太子舍人的位置,就这一点好,能与太子说得上话,有时候说点小话,可引导一下太子的倾向。
至于左右,呵呵,别想多了。
太子的脑瓜子里装些什么,东宫僚属并不清楚,詹事李世勣、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样没摸清这位的底细。
李治微微颔首。
老实说,李治的毛病也不少,可至少在明面上,他的功夫还是做足了。
“命东宫各僚属、十卫率,所有官员熟读《悯农》,并书写万字心得体会。”
李治踌躇满志道。
李义府满嘴苦涩,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
叫你话多!
这下好了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一万字啊!
即便骈四俪六,李义府写的赋、谏大多也是几百字,写万字得熬上几天。
再说,就《悯农》这一点体量,即便以“左边是一棵枣树,右边还是一棵枣树”的神级阅读理解,也凑不出万字啊!
就这一点而言,李义府他们比后世苦哈哈的打工人逊色多了,人家那是上面放个屁、下面得写四万字的死命令啊!
万字,对李义府等人只是为难,对太子左清道率司阶尉迟宝琳而言,就要命了。
尉迟宝琳当然是读过书的,还是国子监国子学出身。
国子监六学中,国子学最清贵,要说学问么,呵呵,一帮三品以上官员子嗣、国公子孙、二品官员曾孙,他们需要认真学什么?
资荫就是从七品官身,就是混吃等死也能舒坦一辈子,读书,能吃么?
“殿下,臣愚鲁,这破诗要臣写个一两百字,或夸或骂,应该是没问题。可万字,你杀了臣吧!”
尉迟宝琳撒泼打滚。
事实上,请人捉刀也不是不行,只是尉迟宝琳坚决不肯。
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别玩花里胡哨的。
李治命人拖尉迟宝琳下去,笞二十,免了心得体会,尉迟宝琳乐呵呵地应下了。
才二十笞,算个什么,阿耶揍起来比这狠多了。
“传太子令,免尉迟宝琳太子左清道率司阶,任太子左清道率副率,掌绛州等三府上番府兵。”
这道太子令,让尉迟宝琳自己都瞠目结舌。
挨一顿揍,从六品上司阶就跃居从四品上副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