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廿三 明报脉络前后承
作者:修行真知未曾更      更新:2023-09-19 01:11      字数:2370

第23章章廿三明报脉络前后承

次日上午,一众学子仍旧来到学舍坐下。

岁考虽然结束,但学舍还有一场正式表明今年结课的散伙课,需要学子们挨着报一下自个明年的初步意向。

是继续在学舍读书,还是放弃学业,亦或是决定只要考进前十,便要拜入郡城书院深造等。

轮到南奕时,他先是表示无论名次都会前往郡城,接着道:

“朱师,还有件事须麻烦您。等岁考成绩下来,我想重新取个名字,届时恐怕还需朱师出面,为学生请托一二。”

“好说好说。”朱献立马扶须,答应得十分痛快,“只要你岁考成绩位列第一,老夫亲自出面,去民务所为你改易户籍名牌。”

户籍名牌,相当于身份证,如果没有,就是黑户,在当地可谓寸步难行,连零工都很难找。

像南奕原身,之所以能入学舍读书,也是靠着全家省吃俭用,辛苦攒钱,才在两年半前来到县城,耗资五千文,以乡民之身勉强求得户籍名牌。

眼下,南奕想将名字由原身贱名南一,改为南奕,需要在衙门民务所更换户籍名牌。

其实改名原本不难。但由于更换户籍名牌后,县上的民务所,还需将此事往郡城民务监报,便不欲轻易办理,非得请县里有身份的人请托一二,才肯办事。

南山学舍的讲师朱献,执教多年,桃李满南山,身份倒是足够。但如果南奕拿不下岁考第一,也很难请动。

对此,南奕只能说,承平日久,吏治僵化,懂的都懂。

除此外,与户籍名牌关联颇深的,还有一物,名叫「路引」。

没有路引,却是去不了县外之地。

若南奕能拿下今年南山县的岁考第一,由学舍开具推荐信,本质上也是一种路引。

不过整个楚郡统一阅卷,成绩出不来这么快。

要等到年后的一月十一日,岁考成绩才会正式明传各地学舍。

眼下的话,学舍既然结课,南奕便往北河居赶去。

“谢叔,《明报》现在销量如何?”

来到北河居,南奕一边问着,一边扫了眼店里布局。

放着《明报》的书架,从店外街道上,挪至书店门口,仍旧可以取过以后直接在柜台结账。

“南郎来啦,岁考发挥可有把握?”见南奕来了,谢北河连忙自柜台里起身走出,“《明报》销量颇为喜人。首批千份,当日便售尽了;第二批,到现在也差不多卖出去了七七八八。”

不考虑印模的情况下,批量印刷一千份报纸,成本就在十铜元。算上印模成本三十铜元,谢北河之前投的四十元刊印费,刚好够建模印上一千份报纸。

首日特价一文,回笼的一千文,也就是十元,拿来印第二批的一千份。

从第二批开始,哪怕只是定价十文,每份报纸都能盈利九文。而现在已经卖出去了七百多份,意味着不仅《明报》第一期的印模成本已经追回,连第二期的刊印成本,也差不多有了。

再往后卖,就是纯利润了。

虽然单期报纸在南山县内的市场余量,已经不大。但在其他县城,还有着非常广大的市场。

即便其他县城不像南山县,没法由北河居直销,须得折价批发给其他县城的书商,其盈利依然十分可观。

如此暴利,南奕只是稍一心算,便觉惊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是建立在报纸有人愿意买的基础上。如果无人问津,只怕是连印模成本都赚不回来。

这也难怪谢北河,在估量出《大离双龙传》的惊人潜力后,毅然决定自起炉灶,创办《明报》。

“南郎,可要再支些稿费给你?”

其实《明报》暂时还未真正开始盈利,只是刚填上了前两期报刊的印模成本。但只要金额不太离谱,谢北河并不介意提前预支稿费给南奕。

“不用了,等年后我去郡城之时,再来分账也不迟。”南奕摇头。他之前在宋府得了一银元,眼下暂时不缺钱用。

“那好吧。”谢北河倒也不强求,转而又道,“不过南郎,伱回老家之前,可得先再给点后续文稿才行。”

“知道,我今天过来,主要也是与谢叔你商量下《明报》后续。”

谢北河神情一肃,与南奕低声商讨起来。

《明报》眼下,已然是在南山县站稳了脚跟,除去按期刊印后续内容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往外拓展市场。

在这一块,一方面是书行执事费进,依托本身人脉在联系外县的书商与书行执事;另一方面,则是谢北河在努力向郡城带货了。

包括昨日岁考,三位监考官固然是全程待在教室内,没与外人交流。但他们的随行文吏,要负责联系安排考生晚餐等事宜,会在外走动。

谢北河昨日,便寻着机会,往这些吏员送了几份《明报》,塞了些小钱,请他们后续择机,将《明报》呈给几位监考官。

总之,各种宣传推广手段,零零碎碎的,倒也无需多言。

主要还是在于,等后面南奕去了郡城,拜入南天学院后,《明报》,该当如何。

谢北河早有思索,此时便道:“我与费执事已经商定,印刷事宜,仍旧在南山县操办。然后慢慢铺开销售网,逐步扩大《明报》名气。”

知道谢北河两人是担心跟去了郡城后,或会被人强行收购《明报》,南奕点了点头。

“那我以后文稿,是写信给你寄来?”

谢北河笑道:“我有个侄子,你应该也认识,名唤迦南,正在南天学院读书。届时你可将文稿交给迦南,由他寄回来。此外,平时若是遇到麻烦,也可找迦南帮忙处理一二。”

南奕恍然。谢迦南,正是南山学舍两年前的岁考魁首。

那年原身南一刚刚才进南山学舍求学,与谢迦南虽然不熟,但也认识。

见谢北河已想好后续安排,南奕也就不再管了。

反正,他只需要保质保量地按时提供小说文稿即可。

眼瞅着诸事已定,南奕转身便欲回学舍寝所,将《大离双龙传》的第四、第五章写出来。

但这时,有客登门。

“老板,买份《明报》。”来人说着,看到南奕,微微讶道,“南一,你也在这呀?”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南奕同学,敢带上墨精参加岁考的周青。

————

感谢「夏目弘」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