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韩-国公的病
朱元璋说道:“朕知道了。”
朱元璋不再说了。一个示意,外面忽然响起一声惊呼。一道鲜血喷射在门窗之上。李善长为之一惊。杀的不是别人。而是李善长带来的随从。一共几十个人。丫鬟,侍从,护卫,一个不少。
李善长说道:“陛下,你这是何意?”
朱元璋说道:“他们照顾国公不善,致使国公落水。自然罪该万死。朕下令处决了。”
李善长一惊,说道:“你不怕千古骂名。”
朱元璋说道:“朕起兵,只为求活。从不求名。而且,朕一辈子不受人威胁。你想死,朕成全你。你要感谢,你儿媳是朕的女儿,李祺也是一个好孩子。对了,韩林儿之死,朕一直不明白,这背后到底有谁,廖永忠也死了,好像永远弄不明白了。不会是你吧?”
随即朱元璋一挥手,说道:“不重要了。陈年旧事。不过,这个办法倒是启发了朕。天下人都说朕沉了韩林儿,也不多一个李善长了。放心,你是失足落水。然后身子骨太虚,病故了。”
“一切哀荣都在。你自己也说,到了你这个岁数,多活几年少活几年算不了什么?”
“对吧。”
李善长微微有一些惊慌,随即镇定下来。说道:“这不像是你的手段。”
朱元璋说道;“人都是会变的。韩-国公,该落水了。”
朱元璋一声令下,立即有人将李善长拉了出去,“扑通”一声,随即有人大喊道:“韩-国公落水。韩-国公落水了。”立即有人“噗噗通通”地跳下水,将李善长给救了上来。
朱元璋自然会做戏做全套。要让李善长病死,就不会是淹死。李善长这个年纪的人。摔一跤,都有可能要了命,更不要说落水了。生病太正常了。
而且李善长是一个聪明人。
是一个聪明人就知道这一次该怎么办。
之前李善长一方面是不甘心,另外一方面,也被朱元璋一些手段所迷惑了。以为,朱元璋不会下狠手。是的。因为何夕的影响。胡惟庸案之后,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案子。但是总体上来说,朱元璋并没有一点对勋贵动手脚的样子。还有与开海之事,与很多淮西勋贵和解了。
陆仲亨等很多原本在李善长阵营,或者与李善长交往密切的勋贵,也因为利益的原因,与李善长疏远了。
怀柔手段用多。李善长以为朱元璋改变态度了。
这才有所依仗。
更重要的是,李善长从来是一个政治人物。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他需要存在感。门前冷落车马稀,那种过气的感觉,实在是李善长不能接受的。
这也说明李善长是有一些老了,他自然还没有觉得。被人一哄,就忘记了朱元璋的本来面目。
但是朱元璋已经有了决断。李善长很清楚一件事情。
如果李善长老老实实乖乖地病死。那么李家的一切都可以传给李祺。李家还是韩-国公门第。但是如果他不肯,还要闹出什么事情来。那就是另外一个下场了。
所以,李善长救上来之后。朱元璋一定会好好医治。
李善长一定会救治不了的。
如果李善长非要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朱元璋最后一点余地也不留了。通倭谋反这个罪名不大好。但是历史上能用,他现在未必不能用。其实,朱元璋没有想过完全保密。
如果朱元璋想要完全保密的话,有很多办法,让李善长死得神不知鬼不觉,而是用落水这种很容易引起联想的死法。
其实,朱元璋就是要这个作用。
不明着杀。但让人知道李善长的死法有疑问。
就是用来震慑某些人的。
李善长说得也对。李善长一个人代表不了什么。那种潜伏在朝廷之下的暗流,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想要解决这些暗流,杀人是不行的。因为谁拥有了土地,就本能反对对土地征税。本能想要土地兼并。不管这个人是勋贵,是士大夫,是皇室宗亲,都是一样。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地主阶级。
除非改变经济基础,否则这些人杀不完的。消灭这些人的事情,朱元璋做不了,让他们暂时安稳一段时间的办法。却是有的。
就是用李善长的人头。
朱元璋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安安稳稳地拿着一本书,继续读着。
牛庄码头上。
何夕带着辽东上下,文武官员等候多时了。
等远远看见龙船之后,更是各自就位,连厕所都不敢上。
可见朱元璋威信之深。
可是当挂着龙旗大船一靠岸,首先下来的居然不是朱元璋。而是戴原礼。何夕大吃一惊,以为朱元璋生病了。立即上前说道:“戴神医,出了什么事情?”
戴原礼说道:“韩-国公在船上落水了,虽然被及时救上来了。但是老人家年纪大了,一上来就开始发烧,迷迷糊糊的。船上药材不多,空间局促,不适合养病,所以陛下开恩,让韩-国公先行下船,找地方安置。对了,何大人,这里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韩-国公养病?”
何夕听了戴原礼这么说。顿时松了一口气。毕竟他而今所有的依仗都来自朱元璋,如果朱元璋出什么事情,何夕不觉得自己的下场有多妙,所以病的不是朱元璋。这让何夕放下心来。
随即一个疑问,就在何夕心中浮现,那就是李善长真的是自己落水吗?
这不正常了。
如果何夕没有坐过海船也就罢了。正因为何夕乘船到底跑,早就坐出经验了。这种大船船舷,几乎齐胸高,一般人只要不是想跳下去,一般是不可能落水。即便落水也是在几种情况下,上船下船的时候,很多时候,船只不能与码头紧密结合,人都要踩着晃晃悠悠的木板,从船上到码头上,一个踩空可不就落水了。
另外一种,就是遇见恶劣天气。狂风巨浪。船只整个都好像玩具一样,在海浪上颠来颠去。一个不小心,人飞到船外,也很正常。
但是,李善长落水不是在上下船的时候,毕竟,如果在上船时候落水了。李善长应该留在天津,而不是这里。再者,渤海本身很平静,最近也没有风暴。李善长在朱元璋的船上,这船又是最大的船只。
不可能出什么问题。
那么-----?
何夕忽然想到了什么。浑身一愣。
戴原礼还在看着何夕,等何夕回答。何夕心中无数问题,想问戴原礼,但是却没有问出口。因为有些事情,本来就不能说出来了。何夕立即说道:“自然有。”派人去安排不提。
一会工夫,韩-国公被人抬下来。何夕看韩-国公脸色很难看。立即派人送走不提。
在韩-国公下船之后,才是朱元璋下船。
朱元璋一下船。
何夕带着身边下属立即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尘埃之中,说道:“臣等恭迎圣驾。圣躬安。”
朱元璋说道:“朕安,不用那么多虚礼。都起来吧。”
何夕这才起来。
朱元璋看着何夕,比起何夕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稚嫩模样,而今的何夕脸色黑了许多。也留了何须了。气质更是大变。从一个刚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而今已经有一方大员,方面之臣的气度了。
朱元璋说道:“不错。孩子长大了。”
何夕看着朱元璋,却见朱元璋威严依旧,但是却有几分老态了。毕竟当初见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才五十多岁。看上去并不显老态,转眼之间,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了。
六十岁似乎是一个门槛。人到了这个年纪之后,会迅速衰老。
或者在一段时间之后稳定下来。正式进入老年时代。
是以在何夕看来,朱元璋这一两年变化很大。
何夕忍不住脱口而出,说道:“陛下见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