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访夷门卫
作者:楚秦一鹤      更新:2023-09-27 23:58      字数:3377

马车驶进大梁,到大梁门附近一拐弯,就进入南城;再一拐,便到了魏公子府。远远看见张辄站在门前等候。

四人下了马车,车迅速被家臣接过。张辄见他们过来,早已降阶相迎,将他们揖让入门。进了门,转过箫墙,信陵君已经在不远处迎候,身后站着好几名先生,郭先生、靳先生、曹先生和曹包都在其中。信陵君抢上前来礼道:“郑公子初临,甚慰孤心!”

四人按照昨天和仲岳先生商量的礼仪,奉上大雁,伏拜于地,道:“臣等谨奉挚,拜于魏公子信陵君前。臣等蒙君上之恩,得奉席下,必当竭力,以图报效!”

信陵君也伏拜于地,道:“无忌寡德,敢得诸义士之献,愿以辞!”

四人道:“臣等皆慕君上忠义,德被四海,不敢或忘。谨以投效,愿勿辞!”

信陵君道:“得义士投效,孤何德以当之!愿勤匡孤之过,补孤之陋,非为一身,但全社稷!”

四人皆道:“谨诺!”

对拜一礼,五人站起,再对诸先生见礼。礼毕,一起上堂。信陵君坐在中间,门客们坐于主座,郑安平等四人坐在客座。

信陵君道:“四子镇于管,虽为孤之封邑,实当魏之门户。必有以教我!”

郑安平道:“非敢言教,但有所疑,愿君上及诸先生解惑。”

信陵君道:“公子且言!”

郑安平道:“管邑当魏之门户,户不过百,当以守御为先,当以富庶为先?”

信陵君道:“民者,国之本也,无民则无地。故当以富庶为先。吴子曰:‘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愿子行之。”

郑安平道:“谨诺!管邑之民皆化外也,当以刑威之,当以德怀之?”

信陵君道:“怀德为先,刑威则次之。”

郑安平道:“谨诺!化外之地,设有盗贼,当何以御?”

信陵君道:“尽付于民!”

郑安平道:“设有强敌至,当何以御之?”

信陵君道:“长城、圃田以为助也。”

郑安平道:“守御之策,愿诸先生计之,臣等行之!”

信陵君道:“靳先生可为公子一谋!”

靳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幅地图,走到信陵君座前打开,其余诸人稍稍围过来。靳先生道:“管邑小城,当长城外三十里,方则里许,有户百余。四野之田,不过四五百亩,民皆力商,智狡而性惰,非编户力田者可比。其外十里有废城,乃故管国也。城垣废颓,荒草丛生,野兽出没,盗贼啸聚。两城之间方十里,地平无陂,惟荒草温野,怪石嶙峋,然沟壑纵横,土肥水丰,实良田也。自小邑至长城,方三十里,当大道也。植以桃李、松枣之属,必有其宜。管国废城,其地被河而阻,形势甚优,诚立国之基也。公子其在意焉!”

郑安平拱手道:“先生之言,诚金玉也。当铭肺腑。以先生计之,复废城,其费几何?”

靳先生道:“废城虽小,亦千人守也!今只百人,守之不固,故勿复之。”

郑安平道:“先生之计诚有以也。然吾之所虑,其邑粮秣不继,若无城旦之劳,土木之役,恐难为命。此冬春之时,当兴土木。开田之后,犹需力农。故愿先生计之,城旦之役,年费几何。”

信陵君道:“公子之计是也,孤虑所失。此当熟筹,未可孟浪。公子其待之。”

郑安平道:“百户百丁,皆在军中,何等而归?”

信陵君道:“民军之遣也,此军非魏民,不在遣中;非武卒也,不归大梁。乃使暂居囿中。”

郑安平道:“既为魏民,复不可缓,当即遣之。”

信陵君道:“诚如公子之言也。然其民狡黠,素无王化,恐难服之。”

郑安平道:“君上仁义布于四方,天下英雄且尽归之,乡野之民何难哉!”

信陵君道:“公子其有策乎?”

郑安平道:“曹叔久在草莽,必得其计!”

信陵君道:“公子诚智士也,岂独勇士哉!”

曹包见郑安平点到自己,也只得站出来,道:“夫草莽者,皆附于英雄,听于长老。臣往言于长老,告以归魏,长老应喏,惟言邑中粮少,当比救灾之例援之。”

信陵君道:“比救灾之例……是得其口粮与粮种……”

郑安平道:“君上可勿计口而济,但计亩而济可也。管中野大亩少,须拓荒开亩。得亩一,则为一亩之种;得亩百,则为百亩之种,则人人奋力矣!口粮之例亦类,有一日之役,则有一日之食。”

信陵君道:“若济之,得粮几何?”

仲岳先生很快答道:“户年九十石,百户九千,种亦在其中也。”

信陵君道:“九千石,约六十金。他者几何?”

仲岳先生道:“牛马车乘、耒耜铫锸、布帛丝麻……不一而足。”

郑安平打断道:“先生所言差矣!一邑之田,当养一邑之众,焉得汲汲他求。但得君上一年之助,免三年之赋,管邑必富且庶也。”

信陵君道:“公子此言,出自金口,必有其信!孤其待之!”突然话锋一转,道:“公子其婚配否?”

郑安平不知究里,答道:“未也!”

信陵君道:“子曰,三十而立。孤有一妾,公子其知之,愿与公子执帚奉席,公子其纳乎。薄有妆奁,自当奉上!”

郑安平满脸通红,道:“臣家贫寒,焉能枉屈贵人!况臣无聘……”

仲岳先生道:“君上非嫁女也,乃赠之妾,公子其纳之。聘礼之属,但以管邑为之!”

信陵君道:“先生之言,甚合吾意。若得公子三年之期,其言信,其行果,复当厚谢,岂区区一妾耳!复有小僮,其性甚慧,愿公子善加调教,必有后用。”

郑安平依希猜到是谁,心里有些失落,但也不敢推辞,只得再拜道:“臣必竭心尽力,以报君恩!”

随后信陵君扯起了闲话,郑安平情知谒见结束,急忙辞出。信陵君还要派车送,四人固辞,道:“臣等久未归家,今得其便,当归家探视。”

信陵君道:“自今而后,诸子高大其门矣!”

四人辞出后,约好次日在驿中相会,即各自回家了。

郑安平回到家中,已是午时末。见了张禄,把与信陵君相会的事详述一遍,张禄道:“信陵君遣曹叔相助,复嫁小邑之女,是相助也。是二人必有大用,不可忽也。”

郑安平道:“先生其言先复废城以为根本,惟靳先生言废城复之不便,当暂后,奈何?”

张禄沉思一阵道:“信陵君所谋深远,公子恐其劳矣!何者?废城之不建也,府之不复也,公子其往来百里而治之?”

郑安平道:“君上其遣曹叔相助,曹叔其有所依?”

张禄道:“曹叔,出于草莽,四海皆兄弟也。公子其能乎?”

郑安平道:“若得小奴者,岂非得所依乎!”

张禄道:“如此,深劳公子!”沉思片刻,道:“愿公子往见夷门卫,告以守管邑之事,夷门卫或有所助!”

郑安平诧异道:“夷门卫,或有所助?”

张禄道:“公子救臣者,得无夷门卫乎?既托公子救臣,焉得不助公子。”

郑安平知道其中有些门道,遂问道:“吾当何以往见?”

张禄道:“公子可变服而往,但言张禄所托,夷门卫必纳之!”

郑安平依言换了武卒装束,只披一甲,不携弩和戟,再次进了城,往东北而来。走过集市前面的一条横街,忽见车右先生从夷门卫所出来,慌慌张张地匆匆而过。现在正是日昳,集市正火爆之时,进出集市的人很多,如果不注意,谁也不会注意到他。郑安平一边疑惑着车右先生来说什么,一边走到夷门卫所的门口敲门。有人开了门,见是武卒,便让进来,问道:“兄弟公干,私情?”

郑安平道:“弟郑氏安平,奉张兄之命,拜夷门卫侯兄!”

这人听闻,连忙道:“吾往报之,兄其候。”

郑安平道了劳,那人去了。这时一个青年人过来问道:“可是郑兄来此?”

郑安平一看,原来是陈四,他们在启封见过面,后来跟着车队一路到见到信陵君才分开,虽然未曾多言,但相互都还记得。郑安平即道:“敢是陈四兄!”

两人见过礼,陈四道:“郑兄此来何干?”

郑安平道:“特来拜见侯兄!闻陈四兄亦至华阳,却未得见。”

陈四道:“但随魏公子门下郭先生四出探查地势,每日均绘图册,食宿皆减,焉论其他!”

那个开门的领着侯嬴过来,侯嬴见陈四与郑安平谈得热乎,便问:“陈兄亦识得郑兄乎?”

两人皆道:“乃于启封相识。”

侯嬴道:“非只此也,汝二人亦识得张先生,可谓幸也。郑兄请往堂上!”

郑安平向二人告辞,随侯嬴上了堂,对面坐下。侯嬴道:“闻郑兄连晋五爵,实乃可贺。如吾者,才一爵也。”

郑安平道:“若非兄深自潜隐,功名可俯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