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接站
盛希平三人中午到的松江河,在周家吃了午饭。下午,王春秀和面剁馅,众人一起动手包了饺子。
晚上,盛希平哥俩住西屋,周家四口人住东屋。
王春秀挨着闺女睡,娘俩躺被窝里,嘀嘀咕咕一晚上,也不知道啥时候睡着的。
二号一大早,王春秀就起来了。
把昨晚上剩下的饺子,用油煎了几盘,先装了两饭盒,留着给周青岚他们上车吃。
剩下的,才是早饭。、
除了油煎饺子,王春秀还煮了粥和咸鸭蛋。
那鸭蛋是王春秀托人从东岗淘登来的,搁坛子里腌了三十来个。
平时也舍不的吃,这回王春秀一下子捞出来十多个,都煮上了。
除了早晨吃之外,剩下的给周青岚他们带着,路上吃。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屋里人听见了,知道这是来接盛希平他们去车站的,于是赶紧收拾了东西,出去坐车。
周青越昨天请假了,今天不能再请假,所以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盛希平他们把大包小裹的行李都放到了车上,然后四个人跳上车。
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些行迹可疑的人,混在买票的队伍里,探头探脑,趁着人家不注意,手就伸到别人兜里了。
“这些人都是有团伙的,喊一嗓子能跑出来十多个,闲事别管,好好经管自己的东西就行。”希平按住了盛希安的手,朝着弟弟摇摇头,不让他开口瞎嚷嚷。
盛希安从小就在前川林场,最远也就是去趟松江河。
林场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虽然也有些勾心斗角的事儿,大面儿上还说得过去,所以盛希安没见过这些事情。
他性子简单,太单纯,刚才看见有扒手在偷别人的东西,惊讶的张大了嘴。
盛希平就以为,弟弟见到有人偷东西想要喊,所以连忙阻止。
“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小心。”单纯的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受到的震撼太大,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希平点点头,让老二多见识见识也好,免得心思太过单纯,将来无法适应这复杂的社会。
哥俩排队买了三张到浑江的慢车票,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然后找到了周明远父女俩。
此时离着火车进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众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坐下,周明远又嘱咐了周青岚和盛希安一番。
等广播里喊着去由白河始发,发往通化的列车开始检票时,一行人赶紧拎着行李等东西站起来,过去排队检票。
估计是坐车的人特别多,车站管的严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送站就能跟着过去,必须得买站台票才行。
周明远有心回头买票,被盛希平拦下了。
“爸,别花那个钱了,我们三个人,咋地也能上了车。”
周明远一看后头那些人,估计等他买了票回来,不定排哪儿去了。
“行吧,那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啊,青岚,记得往家写信。”
周明远便没再往前跟,而是朝着盛希平他们喊了嗓子,看着三人来到检票口,见了票进站。
十点多这趟是慢车,动不动的就晚点。今天就晚了十来分钟,火车才进站。
这趟车是白河始发到通化的,慢车,大站小站都停,所以别看是从白河始发,到了松江河也有不少人下车。
松江河算是个大站,要坐车的人不少,大家伙儿都往前挤。
乘务员一见这样,忙大声喊着,先下后上,不许挤。
人一多了,谁还听这些啊?有些人不管不顾的就往车上挤。
盛希平背着行李,护着周青岚,三个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得亏盛希平和盛希安俩人身强力壮能挤,上车之后赶紧就找了个空着的长座。
“媳妇,你先坐下,我把行李放行李架上再说。”
盛希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行李卷,好几个包,都塞到了行李架上面去,这才跟盛希安坐下来。
大站停车三分钟,时间一到,前头有人吹响了哨子,挥动小旗,火车鸣笛,关好车门,然后缓缓向前行驶。
后头才挤上车的人,就没有了座位,有人在车厢接头的过道站着,有人还在四处走动,想要找个空闲的座位。
实在找不着,那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了。
这是盛希安第一次坐大火车,看着明显比小火车宽敞一倍不止的车厢,再看看这满车的人,倒是挺新奇的。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到了中午,盛希平他们也没买火车上的盒饭,而是从兜子里掏出来两盒油煎饺子,还有张淑珍用熊油给烙的大饼。
熊油烙的饼软,十冬腊月把那饼扔在雪地里,都不带硬的,出门带这个最好不过。
有饺子,有饼,还有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大葱,再去打两茶缸热水,这顿饭也能吃的挺熨帖。
当然,盛希平他们三个人吃的挺香,也把附近那些人,馋的够呛。
这年月,有几个人出门能带饺子、白面大油饼啊?多数人,能带点儿苞米面大煎饼,那就是挺不错了。
“哎?同志,你们这是去哪儿啊?”旁边站着的人,打量了盛希平三人,问了句。
“哦,去省城办点儿事儿,投奔亲戚。”
盛希平用眼神制止了周青岚和盛希安开口,随便扯了个谎儿,糊弄过去。
盛希平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顿时就明白了。
估计着三人应该是从哪个偏僻农村回城的知青,闹不好,还是偷摸回城的,所以他们才说是去省城投奔亲戚,这是怕人家查。
这些知青啊,别看是上山下乡锻炼,可身上那股子毛病,多数都改不了。
瞅瞅,出个门吃的那么好,也不怕太出眼,招来别人关注?
这车上,可不光是出门办事的人,还有专门的扒手呢。
“出门在外,多注意点儿哈。”对方倒是一片好心,还提醒了盛希平一句。
“哎,哎,知道了,谢谢啊。”盛希平连忙点头,笑着向对方道谢。
他之所以不提上大学的事儿,就是怕被人盯上。
吃完了饭,再喝点儿热水溜溜缝儿,肚子里暖呼呼的,三人往座椅后背上一靠,舒舒服服的闭上眼睛休息。
当然,表面上看,盛希平是在迷瞪着睡觉,实际上他精神着呢,随时留意周围的动向。
正好他坐在三人长座的最外面,不管是有人想靠近他们的行李,还是有别的举动,盛希平都能觉察得到。
从松江河到浑江,慢车得七八个小时,火车一路咣当咣当,下午五点多才到站。
三人带的行李太多了,所以也没乱跑,买完票就在候车室里坐着,随便对付了口吃的。
晚上八点左右,浑江到长春的火车发车,由于是始发站,车上的人倒是没那么多。
三人带着行李上了车,正好占了两个面对面的长座。
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躺在了长座上,盛希平则是把狼皮褥子铺到了地上,他后背靠着座位边儿,这么蜷在狼皮褥子上。
这样正好堵在长座外头,一旦有点儿啥风吹草动,盛希平能够及时觉察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火车从浑江出发,路过通化、梅河口,再然后路过辽源、四平,这一个晚上,火车绕了大半个省。
好在,这一晚还算太平,没出什么意外。直到三号上午将近十点了,火车终于到了省城车站。
“都拿好行李啊,检查一下别落下啥东西,这是终点站了,等会下车不用着急,别跟着挤。”
盛希平嘱咐了那俩人几句,然后把行李物品都检查一遍,确认东西都在,这才放心了。
火车进站停车,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下车。
盛希平三人也随着人群下了车,朝着出站口走。
人群一窝蜂从出站口往外挤,盛希平三个没那么着急,就慢慢在后面跟着。
他们刚过了出站口,还没等走出几步呢,就听见有人高声喊,“希平,这儿呢。”
盛希平顺着声音看去,见不远处站着两人,正是陈瑞卿和邵敏芝夫妻俩,二人来接站了。
盛希泰跟陈峰始终有书信往来,家里嫂子和哥哥参加高考的事儿,盛希泰老早就跟陈峰说了。
陈峰知道,陈瑞卿夫妻自然也就知道了。
等到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陈瑞卿特地打了电话询问。
在得知盛希安和周青岚都考上了大学后,陈瑞卿也是格外高兴,特地询问了盛希平什么时候出发,大概什么时候能到省城。
所以,陈瑞卿今天特地请了假,过来接盛希平他们。
“瑞卿大哥,敏芝嫂子。”盛希平领着媳妇和弟弟赶紧上前,跟陈瑞卿夫妻打招呼。
“你看,这还得劳动你俩过来接站,给你们添麻烦了。”盛希平朝着陈瑞卿伸手,一边笑着说道。
“瞅你说的什么话?啥叫添麻烦啊?
还没恭喜弟妹,还有希安老弟呢,真不得了,考上重点大学了,人才啊。”
陈瑞卿伸手,跟盛希平握了下,然后又跟盛希安也握了手。
“这小伙子多精神啊,四年大学读完了,找个好工作,再娶个媳妇,多好?”
陈瑞卿这么一说,盛希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也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了。
“哈哈哈,大哥说的是,当初在我们林场,老多人要给他说亲,我妈当时也着急了,要盖房子给老二说媳妇呢。
还是我拦着,要不然啊,这会儿他已经娶媳妇了。”盛希平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走,先跟我回家去,休息一会儿,下午我陪着你们,给弟妹办入学手续。”
陈瑞卿也笑,伸手接过来一件儿行李,引着众人朝车站对面走。
出了车站,往对面走没多远,六路无轨电车停靠在站点儿处。
陈瑞卿领着盛希平三人一起上了电车,费劲巴拉的把行李放下。车子沿着斯大林大街,边走边停,一路向南。
盛希安只在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过一次老家。那时候他还小,也记不清都看见过什么。
这应该算他长大以后,第一次出远门,还是省会,盛希安就觉得到处都是人,都是车,都是高楼大厦。
而最多的,还是骑自行车的人,一溜两行,不停穿梭。
耳边的声音也非常的嘈杂,根本没有再林场那样的静谧。
盛希安一下子就懵了,晕头转向,分不清东西南北。
电车一路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之后,陈瑞卿对盛希平他们说了声儿,快到地方了。
让他们把行李都收拾好,别落下东西,前面惠民路站点儿停车。
果然,售票员在前面也喊了。盛希平等人拎着行李,等车停稳后,陆续下了车。
“走,咱往这边来,我家就住在这里头。其实离着东北师大也不远,下午领你们过去就知道了。
往后弟妹星期礼拜的没啥事儿,就来家里吃饭,小峰成天念叨你们呢。”
陈瑞卿帮忙拎着行李,领着盛希平他们顺着惠民路往里走,然后七拐八绕的,来到了一条小胡同里。
陈瑞卿以前住在单位的家属院里,后来他出事了,原本的住房被单位收了回去。
等他恢复工作后,原本的房子回不去了所以单位重新给安排了住处,是个单门独户的小院。
小院不大,三间砖瓦房,院里还有仓房、厕所啥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盛希平眼里,比那筒子楼强多了。
陈峰和陈月都去上学了,没在家,邵敏芝上前开了门,将盛家三人迎进去。
“来,先进屋坐,歇一会儿,我这就做饭去,等会儿小峰回来,见到你们,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邵敏芝笑呵呵的把盛家一行人让到屋里,然后翻找出茶壶茶叶,赶紧给他们沏了壶茶。
眼瞅着时候不早,邵敏芝就让陈瑞卿留在屋里陪着盛希平他们聊天,自己则是去外面厨房烧火做饭。
“嫂子,我来帮你吧。”
周青岚见邵敏芝去忙活,心里过意不去,忙跟着出来,挽起袖子,就要帮忙干活。
“哎呀,弟妹,不用你。菜我早就预备好了,都是现成的,热一热就行。
原本瑞卿说,要请你们出去吃的。
中午时间短,不如等下午,我们先陪你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咱们再找个饭店,好好庆贺一下。”
周青岚是第一次来陈家,邵敏芝哪好让她动手做饭啊?忙把周青岚撵回屋里去歇着,邵敏芝在厨房煎炒烹炸的,一会儿做出来六个菜。
陈峰上三年级了,陈月上学前班,都在一个学校,离着陈家也不算远。
中午放学,陈峰去学前班接了妹妹,也不用大人接,俩孩子溜达着就回家了。
“妈,我放学了,饭好了没?饿死了。”
虚岁十一的陈峰,个子已经不矮了,饭量也大,跟所有念书的孩子一样,中午放学,进门就喊饿。
“就知道吃,也不看看家里来客人了?去,进屋看看,是谁来了?”
邵敏芝正做最后一道汤呢,听见儿子的动静,也没回头,直接说道。
陈峰一愣,家里经常来人,也没见妈妈这么说啊,这是谁来了?于是好奇的领着妹妹进屋。
结果一进东屋发现,盛希平和周青岚、盛希安都在炕沿上坐着呢。
“哎呀,叔,婶子,二叔,你们怎么来了?”陈峰高兴的不行,上去一把就抱住了盛希平。
“月儿,快来,这就是我说的,咱盛叔叔,这是婶子。”陈峰回头,赶紧招呼陈月过来叫人。
八岁的陈月,已经不是当初在李家洼大队时,枯瘦如柴的模样了。
如今陈瑞卿回城,工资待遇都提升不少,家里条件也好很多,邵敏芝便没出去工作,专心在家照顾俩孩子。
小陈月也养的面色红润,个子蹿了一大截,小脸肉呼呼的,可稀罕人了。
“盛叔叔,婶子。”当年盛希平去李家洼,领着陈月去医院治病,带走陈峰。
那时候陈月才五岁,根本记不住什么,如今再见到盛希平,也想不起曾经见过。
只是哥哥成天念叨前川林场,念叨叔叔婶子、爷爷奶奶,所以陈月有些印象。
此时听哥哥说,小陈月乖乖的上前来,“盛叔叔好,盛婶婶好。”
“哎,哎,好。这就是小陈月吧?以前你哥总跟我们提起你,快来,让婶子看看。”
周青岚生了俩儿子,一直都琢磨着再要个闺女,见了女娃更是稀罕的不得了,连忙把陈月叫到身边来,扯着陈月的手打量。
“希平,你看陈大哥家这闺女,长的多俊啊,可真稀罕人。说话柔声细语的,多好听?”
周青岚把陈月揽在怀里,稀罕的不行。
“哎呀,婶子来的着急,也没带啥好东西,你等会儿啊,我找找。”
“弟妹,你别忙活了,家里啥都不缺,年前你们给寄来的木耳、蘑菇,你嫂子都不舍得做了吃,家里还有呢。”
陈瑞卿一看,赶忙开口,不让周青岚费心找什么了。
陈瑞卿好心客气下,周青岚却不能真的就停手不找了,就见她从包裹里,翻出来一包松子、一包榛子,还有一包扒出来的核桃仁。
“这些都是去年秋天,你小叔他们上山捡的,给你们带来些。还有这个,给月儿吧。”
周青岚说着,就把一根拴着东西的红绳,塞到了陈月的手里。
“这是狼牙和猪惊,你叔特地磨出来,打了眼儿,用红绳穿了戴着的。
这东西小孩子戴着好,辟邪压惊。”周青岚见陈月愣着,以为她不懂,忙解释道。
盛希平每次打猎回来,都会把一些动物的牙齿还有其他东西留下,尤其是狼牙和猪惊。
猪惊,又叫猪精石,实际上是猪耳朵里面的一块小骨头,扁圆形,可以磨好之后打孔。
小孩子眼睛纯净,老辈人总说小孩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容易吓着。
一般人家,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佩戴猪惊,多数是系在手腕上。
盛希平弄的猪惊都是从野猪身上获得,据说效果比家猪的好。
盛新华、盛新宇两个,出生就戴。
盛新华现在大了,就把猪惊和狼牙都穿在一起,戴脖子上。
家里盛希泰、盛云芳姐妹也都有,陈峰当初在盛家的时候,盛希平也给他做了戴着。
“婶婶,这个我有,哥哥把他的给我了。”
陈月腾出一只手,从衣领里拽出根红绳,底下果然也拴着狼牙和猪惊呢。
原来是陈峰看妹妹喜欢,就把自己的那份份儿,送给妹妹了。
“哦,没事儿,你要这个新的,把那个还给你哥。”周青岚笑笑,“要不然,把这个给你哥也行。”
陈月想想,就把脖子上那根绳取下来,还给了陈峰,然后把周青岚给的,挂在了脖子上。
周青岚喜欢陈月,就搂着陈月,俩人小声的唠嗑儿。
正好这时候,邵敏芝也把饭菜都做好了,于是放桌子收拾吃饭。
“那啥,下午咱还有正事儿要办,中午就简单吃点儿。
等着弟妹的入学手续办完了,晚上我请客,咱出去吃。”陈瑞卿招呼盛希平他们坐下吃饭,笑道。
“哥,六菜一汤了,这还简单啊?已经很不错了。”
干部下乡才四菜一汤的规格,这六菜一汤,有猪头肉、烧鸡、罐头,已经很不错了。
“哎呀,跟你家没法比,我们这住城里,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上面,比不得你们,依山傍水的,吃啥都方便。”陈瑞卿笑道。
“你等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就去你们林场,弄个小房子,小院子。
养点儿鸡鸭,种点儿菜,闲了还能去钓个鱼啥的,那小日子多悠闲舒心啊。”
“好,到时候我陪着哥,咱俩一起钓鱼去。”盛希平笑着应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b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b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