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灯光,照在罗温和李晓苒疲惫的身体上。
屋里温度还可以,俩人都没盖被子,一个仰天而躺,一个趴在床上,罗温的手指还被压在李晓苒的身下。
他转过身,腿压在李晓苒身上,抚着她光洁的后背说道:“这次去剧组体验过后,有什么想法吗?”
李晓苒还有点迷糊,偏过头眯着眼睛问道:“什么?”
罗温亲了下她的眼睛:“就是,还想当演员吗?”
李晓苒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嗯,我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我还挺喜欢演戏的。”
罗温提醒她:“那你可想好了,如果演戏免不了到处奔波。”
李晓苒抽出胳膊,紧紧拥着罗温:“嗯,想好了,我也想赚点钱,受点苦不算什么。”
罗温面上微笑着,心里却是叹了口气,他说的奔波并不是累和苦,而是俩人会因为这个聚少离多。
但他也不会去扫兴,想了下说道:“想演戏也行,我让人给你找剧组。”
李晓苒闻言,有些幸福的在罗温的胸前拱了拱:“嗯,我都听你的。”
……
第二天一早,罗温和李晓苒晨练结束,罗温带着礼物去了郑学福家里。
昨晚罗已经和郑玉全约好,在郑学福家里碰面,正好今天周日,郑玉全也休息。
郑学福还是老样子,身体还不错,看到罗温很高兴,尤其是在罗温递过礼物,一支钢笔,75型派克。
这个系列在93年已经停产,罗温费了好大功夫才买到新的,送钢笔是罗温考虑很久的,对于长辈来说是一种敬意和敬仰的意思,很应景。
而送郑玉全的是汉密尔顿手表,独立日中威尔史密斯同款系列,去年刚推出的新款。
价格不贵,不会让人误会,而且这款手表大气、粗犷、看起来很爷们,和郑玉全温文尔雅的气质正好相得益彰,补足气质中的短板,更显的温和中的一丝霸气。
郑玉全接手表的时候有些犹豫,但是罗温装作没看见,还在推送着。
郑学福看出郑玉全的犹豫,张嘴问道:“小罗,这手表多少钱?”
罗温微笑:“没多少钱,几百而已,我就是觉得适合玉全哥才买的,快收着吧,这可不算贿赂。”
郑玉全闻言放下担心,接过手表,不经意的问道:“人民币啊?”
罗温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让他知道是美元,可就送不出去了,他转移了话题:“玉全哥,找我什么事儿?”
郑玉全还没来得及说话,郑学福先扔了一沓报纸在茶几上,说道:“小罗啊,这是我早上买的报纸,你现在可算是出了名了,全是头版头条。”
罗温忙谦虚道:“都是虚名,为了新电影上映做准备,还不知道将来票房怎么样。”
郑学福翻过一篇报纸,指着问道:“那这個美利坚女孩和你的事是真的?”
罗温没想到老头还这么八卦,有些汗颜,怎么照片还传回国内了。
他看了下报纸上他和詹妮弗拥吻的照片,有些模糊,能大概看出俩人的样貌,毕竟不是原版的照片,想来国内也拿不到美利坚报纸原版的照片。
他想了下,觉得没必要瞒着,俩人都是自己的长辈,关系紧密:“呃,算是吧…”
郑学福闻言哈哈笑着,格外痛快,跟自家儿子郑玉全说道:“你看,我就说嘛。”
郑玉全摸了摸鼻子说道:“没想到,我还以为这是他们炒作的。”
罗温接过话茬:“也算炒作,我们都没打算公开,但是为了电影,就顺势炒作一下,不过我们关系也算是真的。”
郑学福爽朗的笑着:“哈哈,这得给你爸打个电话,还能娶个外国媳妇。”
罗温窘迫的说道:“别,老爷子,我们就只是谈个朋友,还没到娶媳妇的地步。”
说完,郑家俩父子都愉快的笑着,为罗温的窘迫,也为罗温的率真笑着。
几人笑罢,郑玉全还是引入了正题:“这次你在美利坚的事情,我们司里主任也夸了你,想见见你,过几天等我电话,去司里见见面,对你有好处。”
罗温有些惊讶:“那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郑玉全笑着摆摆手:“不用,主任不喜欢这些,问你什么,伱实话实说就行。”
罗温放了心,既然郑玉全这么说,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
郑玉全接着说道:“对了,你的新书,英文稿子我看过了,挺不错,尽快出个中文版,这次就不要交给泉城出版社了,他们体量太小,之前《大卫》的发行就有些差强人意,我帮你研究一下,用这边的渠道发行能顺利一些。”
罗温想都没想,直接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沓稿纸,在郑玉全惊讶的目光中,递给他:“已经写好了,就等玉全哥一句话了。”
郑学福却是抢了过来:“你这孩子,写好了,不知道早点送过来。”
郑学福很满意罗温的态度,能不犹豫的要求帮忙,没有把自己一家当外人,他的言语里也透着亲近。
郑玉全扶了扶眼镜,也笑着说道:“那正好,让老爷子给你改改。”
罗温乖巧的笑着,这人情往来四个字,最重要的是往来,其次才有人情,都是互相牵绊,才会有以后的互相扶持,所以郑玉全提出帮忙发行,罗温才会毫不犹豫的递出稿件。
之前写好英文原件也是第一时间传真给了郑玉全,名义上是要郑玉全帮忙指导,实际是为了试探郑玉全的态度。
如果郑玉全不先开口要求帮忙,罗温也就明白郑家并不想和自己牵扯太深。
现在郑玉全主动开口,就是要俩人一内一外,互相成就,所以罗温没有任何犹豫的递出稿件。
罗温:“嗯,最好老爷子能给写个序,玉全哥也能给个联名。”
郑学福却是摆摆手:“写序的事你不用管了,但玉全联名就算了,他不合适,你能记得把书交给他运作,已经得承你情了。”
罗温:“是我要承玉全哥的情。”
郑家两父子也不多说,一个看书,一个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