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安排好了住宿,李卫东已经没有了力气,宿舍也变了,原来的舍友是机加工车间的一个比他早来一年的同事,现在却是变成了与他一起报道的郑阳,汉东中等专科技术学校毕业的。
“李哥,您好,我叫郑阳,你可真厉害,能考上京工院那样的学校!”
“你好小郑,考上考不上的,这不咱俩都一样嘛!”
对于自己的崇拜者,李卫东还是挺高兴的,笑着说了句。
“那哪能一样,你是干部身份,转正后一百多,我虽然也是干部身份,但是级别低多了,转正都没有你实习工资多呢,而且我听说现在提倡大学生当领导,你这干个三五年可能就是领导了!”
对于郑阳的孩子话,李卫东自然不会反驳,但是心里却有点想法。
“你是厂里的子弟?”
“我爸是模具的,我妈是厂医院的,我哥是冲压,我姐是财会的,现在我总装,我们全家都是厂里的,家里住不下了,就让我住宿舍!”
李卫东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虽然知道以厂为家,但是也没有这么厉害的,其实这个时候的很多国企都是如此。
这亲戚套着亲戚,关系套着关系,一个厂子的可能就是一辈子都不会再挪个地方,都是打算干一辈子,可惜后来的市场经济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了,虽然感情在,但是这种方式注定会落后淘汰的。
而郑阳的家庭,只是无数个的国企家庭的一个简略的缩影。
“你姐夫和嫂子呢?”
“我嫂子在家看孩子呢,我姐还没结婚呢,要不你们认识一下,我姐可漂亮了!”
无需猜测,李卫东肯定会是抢手货,大学生这年头不多见。
“呵呵,走吃饭去!”
晚饭好解决,拿着饭盆直接干到食堂,几毛的饭票能吃到怀疑人生,只是天实在太热,让熟悉空调环境的李卫东很不适应,草草吃了几口就跑到外面乘凉去了。
靠着墙站在厂区大门边上,看着路灯下的几个老头杀象棋,也许这是目前最有意思的一件活动了,这里一堆那里一堆的。
李卫东会玩,或者说懂规矩,但是玩起来,跟对面老头比,李卫东自信十步之内必见分晓。
“啪!”李卫东抬手看着手心里的尸体和鲜血,想找张纸擦一下,无奈最后在墙上蹭了一下,抽纸是多么的奢侈,随着人类的文明的进步,抽纸的销量直线上升,可见精神与物质是正相关的。
在一个上厕所都需要旧书本废烟盒解决的年代,抽纸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受不了蚊子的叮咬,李卫东朝着宿舍区走去,郑阳吃过饭就回家了,第一天上班是要和父母汇报一下,以后也是可以自食其力,并且每月可以向家里交钱有身份的人了。
李卫东一个月前刚见到过父母,只是那是已经年老的父母,八十多岁的老父母,四五十岁的父母似乎他已经忘记了。
不过在孩子眼中,父母永远是那个样子,似乎永不变老,但是又似乎从未年轻过。
李卫东的家庭和这个时代的家庭一样,兄弟姐妹众多,有个大姐,有个弟弟,还有个妹妹,姐弟四人差点压垮父母的脊梁。
父亲是个手艺人,本职木匠,兼职铁匠,有时候也兼职干些泥瓦匠的工作,一个有些文艺气息的理工男,只是生在了农村,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恐怕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用历史的眼光看,母亲就是个典型的农村人,不怕事,不惹事,但是脾气比较大,几乎所有精力都用在抚育他们姐弟四人。
突然李卫东想做个冲动的事,要回去看看。
拿到毕业证和档案,一路从京城赶来没有丝毫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只是刚刚工作,就请假那是万万不行的,不是不允许,而是领导认为你不识大局,难堪大任。
一个印象的形成往往只需要一瞬间,如果要改变这一瞬间,恐怕需要好几年。
回到宿舍,郑阳还没有回来,打开灯,拿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放着李卫东的一些个人物品,几本书和笔记本,还有一个影集。
五寸的毕业照,三寸的黑白照,还有一寸的大头贴(证件照)。这是李卫东的大学同学留的纪念册,如今的时代,毕业恐怕就意味着终生不再见面。
李卫东拿出另一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已经有了几个字,描了无数遍的字,灵魂三问。
第二页,还是空白,李卫东想写一下未来能干些什么,他有什么条件去干些什么,想了多少次,都没能留下一个字。
“哎,老子重活一回难道还要走以前的老路不成?”
叹了口气,重重的合上笔记本,似乎只有原来的老路是最好走的,不然只凭着兜里的几十块钱去干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还是告诉厂领导,赶紧转型,咱们厂子也就是三五年的好日头了,谁会信你,恐怕只剩下看傻子的眼神。
次日一早,嘹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哎嘿!”
极其穿透的声音,让熟睡的李卫东睁开了眼睛,开着的窗户除了能够让声音穿过,那刺眼的阳光也照射进来。
夏日里的阳光来得格外早,看了一下手表才七点钟,本想继续闭眼的李卫东,又睁开双眼,无神的打量了周围的景色,嗯,还是在梦里,不错。
“小郑,什么时候回来的,赶紧起床了,一会要上班了!”
“半夜才回来的,李哥,现在是第一遍,等第三遍再起来时间也来得及!”郑阳迷糊的说着,看来昨晚还是很兴奋的。
果然十分钟后,二十分钟后,接连的响起两遍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起床号挺别致。
每日里在这种声音中醒来,绝对是对于某首歌曲怀有最大的仇恨和最大的侮辱,是把这首经典老歌拉下神坛最有效的手段。
收拾妥当,穿上蓝色的工装,走进大食堂,人声鼎沸,这才有工人阶级的氛围。
大食堂的早饭人是很多的,一天三餐,能自己的做的,最少的一定是早餐。无论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有没有小孩的都是会到食堂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