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边关宁夏急报
因为知道军情如救火,不能有半点拖沓。
于是朱楩一路急行军,在第二天傍晚之前,就已经来到了韦州城,也就是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
而此时距离宁夏,已经走完大半路程了。
恐怕明天下午之前,就能抵达宁夏镇。
说起来,韦州城正是庆王朱栴如今的封地。
庆王朱栴的封地本该是庆阳,因为担心宁夏镇难保障亲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庞大的经济负担,所以才暂时转移到了这里来了。
可是朱楩却纳闷了,这韦州城可是比庆阳距离宁夏镇更近,也就是说这里其实已经属于边疆了,甚至都可以就近去长城玩玩了。
闹呢?
这还不如直接封地到庆阳好吧。
何况庆阳的规模也比韦州城还大,如果说庆阳是个市,那么韦州城顶多是个镇。
怎么想的?
到底是谁出的馊主意?
(朱元璋:你个逆子你说啥?)
突然出现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部队,其中还有五千骑兵兵临城下,这让韦州城的守军紧张起来。
不过因为如今庆王朱栴在这里,倒也不是太过慌张。
于是很快的,城下就有一万五千多人的部队集结了起来,那就是庆王的三支护卫所。
朱栴的编制也是基本规模,由三支常规卫所部队组成。
朱栴也亲自出现在了城墙之上,对城下部队问道:“城下是何人部属?怎么突然出现在我韦州城下?”
朱楩抬头看去,毕竟当初两人是一起封王的,而且朱栴排行十六,他是老十八,两人以前虽然不熟,但是也不至于不认识。
于是他认出了朱栴,并高声说道:“十六哥,别来无恙啊?我是老十八朱楩啊。”
“什么?你是老十八?”朱栴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楩,久久之后才说道:“休要骗我,我十八弟今年才十四岁,伱这家伙一看就得有二十多岁了吧?”
朱栴虽然是老十六,却只比朱楩大一岁,老十七朱权和他同一年出生的。
再看十五岁的朱栴,可谓是一个身形瘦弱的文生公子形象。
你再瞅瞅朱楩,明明比朱栴还小一岁,却是个人高马大,身材壮硕矫健,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骁勇悍将气势,可谓是英武不凡。
但是两兄弟完全就是两个画风。
朱栴站在墙头上,都让朱楩担心他被一股风给吹跑了。
“好了十六哥,本王可是有父王亲赐的尚方宝剑呢,难道还能作假?”朱楩把腰间尚方宝剑取了出来。
城墙并不高,也就只有几米,恐怕也就是今天七层楼那么高。
所以朱栴还是隐约能认出尚方宝剑确实是朱元璋的佩剑的。
这下就没有怀疑了,剩下的只有疑惑了。
“你还真是我十八弟?弟弟呀,你这两年吃什么了?怎么长这么大?”朱栴惊叹道。
朱楩哭笑不得的摇摇头,说道:“你可别卖乖了。我只是听闻哥哥你在这,所以来打个招呼。放心吧,我没打算入城。全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不许入城骚扰百姓。来日继续赶赴宁夏。”
“宁夏?你去宁夏干什么?”朱栴听到朱楩的声音,不由再问。
朱楩纳闷了:“宁夏正在遭到袭击,你不知道吗?”
“宁夏遭到袭击了?我怎么不知道?”朱栴好像还真不知道。
可就在此时,城内突然响起嘈杂的动静。
“急报,宁夏急报。”
有一个骑兵,而且浑身上下都带着血迹和泥污,一路狂奔在大街上,喊着:“宁夏遭到袭击,宁夏要被攻破。急报。宁夏要失守了。”
朱栴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连城外朱楩都听到了。
兄弟俩对视了一眼,朱栴赶紧吩咐下去:“开城门,迎滇王入城议事。”
城门立即缓缓打开了。
朱楩转头看了眼王福,又对一脸惊疑不定的彭越、钱术与牛胜说道:“你们四个跟我一起进去。”
“喏。”
于是朱楩只带着四大指挥使来到了韦州城内。
城内,朱栴身边也簇拥着他的三大指挥使,几人凑到一起,往城内府衙走去。
朱栴毕竟只是临时改封在这里,而不是藩地就在此地,所以这里还未开始修建王府,他也只能暂时住在府衙。
之前的骑兵已经被迎入府衙了,但是朱楩他们一进来,就被告知那个骑兵伤势很重,而且一路奔波,已经累得昏死过去了。
“但是他有急报,”县令拿出一封被血水打湿的信封。
朱栴皱了皱眉,想接又犹豫了一下。
朱楩瞥了眼朱栴。
朱栴天性英敏,问学博洽,且长于诗文。
虽然不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是学术方面很有造诣,还留下了许多不错的著作。
但是你让他接触战争,那他可就要麻爪了。
于是朱楩赶紧接过来,打开信封取出信纸,上面是一封以血代笔写下的模糊的字迹,就一句话‘宁夏将破,请求支援,保护关内百姓。’
这是一封求救信,却不是寻求援助的,因为写信的人认为,宁夏镇已经守不住了。
这是为关内百姓寻求的求救信,希望边关百姓不要被烧杀掳掠。
朱楩深吸口气,不禁庆幸还好自己之前当机立断,没有犹豫着要等到求救信使来了才出兵。
否则,边关百姓该遭到多大的伤亡与迫害?
“彭越,”朱楩高呼一声。
“末将在,”彭越站了出来,再无任何质疑。
“传令全军,立即埋锅造饭,准备连夜驰援宁夏。十六哥,”朱楩又对朱栴说道:“让城内准备酒肉,我要提前犒赏全军。今夜有酒有肉,让弟兄们吃饱喝足了好上路。”
此话一出,朱栴不禁愣住了,他还没听懂什么意思,倒是他身后的三大指挥使为之动容了。
如果宁夏镇已经城破,可想而知攻击宁夏镇的敌军肯定阵容不小。
而少了城墙的防卫,到那时一旦朱楩这支部队与敌军突然遭遇,恐怕将会凶多吉少。
可就算如此,哪怕知道宁夏镇可能已经城破人亡。
朱楩还是要去,他还是要带着这支部队,哪怕明知可能九死一生,还是要去。
“殿下,吾等愿助滇王一臂之力,”有一位指挥使不禁主动请缨。
朱栴这里可是也有一万五千人的部队啊。
朱楩心里一动,看向朱栴。
但是转念一想,朱楩摇了摇头,说道:“不,这里也需要防守。不止是为了保护我十六哥的王驾,也是为了守护此地百姓,和后方百姓。庆阳也有无辜百姓啊。”
“如果我们也败了,到那时鞑子就要长驱直入再无防守了。所以你们将是前方最后一道防线。不容有失。”
宁夏一过就是此地,如果再无防线,到那时敌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或是转道去兰州,或是去庆阳,乃至去延安,或者直接攻破西安。
别人不知道,朱楩还能不知道吗。
西安的守军已经被自己带出来了,可谓是不设防的大姑娘,怎么玩弄都可以(咳咳咳)。
其他诸如庆阳等地,虽然也有守军,可最多不过一所士兵,也就是一千多号人。
毕竟就连宁夏镇这种九边重镇,也不过一卫所的兵力。
天下卫所几千上万,却不会屯兵到一处,唯恐拥兵自重局面出现。
但是这也给了敌人机会。
朱楩需要兵力,此时他需要很多很多兵马。
但是他更担心,一旦自己这支部队真的灭亡了,他自己还能逃出来,可是后方怎么办?
此时朱栴也终于醒悟过来,他深深的看着朱楩,喃喃道:“十八弟,你长大了啊。不似哥哥我这般毫无作为。好,我这就让人把全城酒肉给你送去。”
这也是他唯一能帮上忙的了。
同时朱栴也不忘重新安排信使驿骑,要以八百里加急火速把消息传达给京城。
当然这是后话,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数日才能抵达京城。
而就在当天晚上,朱楩让全军停止了安营扎寨,只点燃了一簇簇篝火,并指着堆积成山的酒水与各类美味肉食。
他高呼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古来征战几人回?袍泽弟兄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今天美酒美肉先吃着,等来日得胜犒赏之时,再不醉不归。”
“哦。”
全军欢呼起来,却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原本朱楩的打算是让全军休整一夜,明日再赶去宁夏,毕竟就算兵贵神速,可也不能只为了赶路而把体力都耗尽不是。
却没想到,宁夏的情况可能已经危在旦夕,明日是等不到了,如果今天晚上能赶到城下,或许还有机会。
于是他让全军上下痛饮了一番,以酒精麻痹大脑与身体,以肉类食物迅速补充体力。
然后,朱楩一声号令,全军顾不上休息,连夜就往宁夏方向继续火速前进了。
韦州城上,朱栴望着很快消失在黑夜下的那支部队,不禁潸然泪下。
他想作一首诗赠给那些人,以及自己的弟弟,但是又觉得假惺惺,像是侮辱似的。
因为此时他能想到的,唯有那句古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可这也太大煞风景了。
“十八弟,你可不要有事啊,不然为兄可要羞愧难当,不敢苟活了,”朱栴喃喃道。
他是朱楩的哥哥,却只能躲在这里,不说瑟瑟发抖,那也是毫无作为。
而身为弟弟的朱楩却毫不畏惧。
如此一对比,自然是高下立判。
“驿骑已经出发了吗?”朱栴收回目光,询问身后的一位指挥使。
指挥使答道:“已经派出了,八百里加急,携带三匹马同行,一路换人换马,日夜兼程,争取在三天之内抵达京城。”
一路有三匹马同行,哪匹马累了就换一匹,而且一路驿站无数,换人换马日夜兼行,可谓是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说是三天内抵达京城,恐怕不是夸张。
而在三天之后,当京城朝廷得到消息时,一下子就炸开锅了。
反倒是之前朱楩让李贵送的消息还没到,先是这一封战报到了。
这封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当中,还夹入了那封血书,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封血书犹如遗书,肯定是守城的指挥使已经面临城破的最后时刻才发出来的,也是警告后方,预防遭到袭击。
朱栴也在信里说出自己的担心,并且说明了朱楩已经率军前往宁夏,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糟了,糟了糟了,”朱元璋当场就急了。
能攻破宁夏镇这种边关重镇,可见敌军肯定是早有预谋,而且兵力不少。
而且这可是关外草原上的鞑子,哪怕北元被明军赶出去了,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些游牧民族是有本事的,并且多为骑兵。
蒙古人的骑射能力,那可是得到了世界认可的,那是差点把欧洲都给踏平的战力。
而朱楩呢?他只有一万五千部队,而且此时朝廷还不知道他有五千骑兵。
这可不是云南面对那些土族部队,哪怕朱楩以骁勇善战所闻名,朱元璋也不禁担心起来:“这个小子怎么又犯浑了,楩儿,你可不能出事。徐达,快,火速派兵支援。”
徐达刚要开口,却猛的咳嗽起来,到最后更是‘噗’地,没忍住喷出一口血。
原来徐达之前就已经生出背疽,加上一直以来都在帮着朱元璋分忧,如今突然一激动,一股急火窜了上来,顿时让病情变重了。
背疽可不是背上长个痘痘那种皮肤病,徐达都一把年纪了,还能长青春痘不成?
据说背疽也分不同种类,有阴虚火炽型,气血两虚型和热盛阳实型。
但是毫无疑问,不论是哪种类型,都会让人身体虚弱,且抵抗力低下,更不能着急上火。
结果就在这个时刻,徐达也倒下了。
朱元璋赶紧派人把徐达送回家,还让整个太医院的御医去照顾。
徐达虽然倒了,可如今的明朝还有很多大将可用,哪怕蓝玉死了,不是还有傅友德和冯胜吗。
于是朱元璋赶紧把这两位国公叫来。
只是现如今他们还不在京城,远水救不了近火,朱元璋急得是满嘴起燎泡,头一次发现,原来他已经这么重视这个儿子了。
可为什么呢?因为他最像自己?
另外一边,魏国公徐府,徐妙锦与徐辉祖等兄弟姐妹们(三姐还在家,没出嫁呢),因为徐达病重而被吓了一跳。
直到御医们总算把徐达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他们才终于松了口气,也好奇询问朝上发生了什么。
于是有太医说出他们听到的消息。
“是边关出事了。好像是宁夏镇要被攻破,魏国公一时心火上涌才病情加恶。”
“而且我们听说,滇王殿下当时正在西安,听到消息已经火速驰援宁夏。”
“可惜宁夏如果已经城破,殿下只有一万五千人马的话,恐怕。唉。”
“只希望边关能守住吧。”
他们在这里闲言碎语,却没注意到徐妙锦的表情变化。
徐妙锦紧紧攥着拳头,本就白皙无瑕的脸上更加惨白。
本来就因为父亲倒下而吓了一跳,现在听到了朱楩的消息,还是噩耗,咬着牙才忍着没掉下眼泪。
她转头看了眼父亲休息的房间,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扭头就走。
“小妹?”徐家三姐徐妙珍注意到了徐妙锦的举动,忙惊呼一声:“你要干什么去?”
徐辉祖也转头看去。
徐妙锦站住脚步,头也不回的说道:“我去找他。”
“你要去干什么?”徐辉祖头一次拿出当大哥的气势,怒道:“你是去找死吗?”
“他不会死,”徐妙锦转过身,瞪着大哥,笃定的说道:“他绝不会死,如果有人要伤害他的性命,我就把那人杀了。所以我去找他。”
“你疯了吗?”徐辉祖还想阻止。
徐妙锦惨笑一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你们不会懂的。如果他真的死了,那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我宁愿和他葬在一个地方,也不会苟延残喘被拿来当做联姻工具。而且这是他欠我的,哪怕死了,他也得娶我。”
说着,徐妙锦转过身继续离开了。
徐辉祖再想阻拦,却被徐妙珍挡住了。
徐妙珍对徐辉祖摇摇头,惨笑道:“大哥,小妹被咱们全家都宠坏了。也正是因为,我们三个姐姐都不敢对抗命运。只有她敢,就让她去吧。难道徐家牺牲我们三个女儿还不够吗?”
徐辉祖张了张嘴,终于还是叹了口气,说道:“让她把我的马骑走吧。还有,多给她准备干粮,多穿衣服。”
于是当天,徐妙锦骑着马,身着一身银白铠甲,腰间佩戴一把宝剑,两侧马腹边上分别挂着一杆长枪和一柄长弓与一袋箭囊。
徐妙锦才是得了徐达的真传,不论是枪术还是箭术,都是徐家翘楚。
连徐达都曾自豪的说过,他已经没有东西教她了,如果父女是一个年纪,十个他在战场上,都不是徐妙锦的对手。
当然了,其中肯定有自卖自夸的嫌疑,毕竟徐妙锦从未统兵作战过。
但是徐妙锦也才只有十五岁啊,可见一斑。
从徐府出来,徐妙锦纵马狂奔,已经顾不上许多,直接冲出京城,奔着宁夏镇就去了。
可徐妙锦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离开之后,不到一天的功夫,又有八百里加急的驿骑从陕西来到京城。
“捷报,边关大捷。滇王大捷。滇王斩首两万众,俘虏敌军八千,缴获战马两万五千,宁夏镇守住了。”
一时之间,全朝野上下都被震惊了。
那么,这三天内,或者说三天前的那天晚上,又发生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