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还讲不讲道理了
作者:春秋各半      更新:2024-01-11 23:47      字数:3675

嘉靖正准备起程去往大同。

往日乘坐的马车已经换成了一辆新的马车。

四个轮子。

车窗上还镶嵌着透明的玻璃。

徐杲正在给驾车的车夫,讲解如何使用的方法。

“左手边这一个杠杆,往后拉就能刹车,右脚这一块踏板踩下去也能够刹车,两种停车的方式不同,可要记清楚了。”

“还有这个方向杆,摆动的时候,也要时刻记得左右,别一昏头忘了怎么使用。”

“这个是上马车踩踏的梯子,后面车厢两边也是一样,用完了还可以收起来。”

“容易坏掉的部分,也能够拆卸,匠人和零部件都准备好了,若是路上有问题,可以立刻解决。”

徐杲说着,还拍了拍车身。

“别看外面是木头,中间可是夹了铁板,弓箭没有办法穿透,安全性没有一点问题,就是弩箭射到上面,也不见得能够伤到人。

这一点裕王殿下亲自找人测试过,可以放心。”

说了马车的使用方法,又说了马车的性能。

已经驾驶过好几天的车夫和早就知道有这辆马车的陆柄,一脸的淡定。

黄锦却是满脸的惊讶。

此刻的嘉靖也是如此。

心中满意的同时,也对朱载坖的靠谱程度多了些信任。

连弓弩都测试过了。

相比起他原来的马车,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陛下,您看。”

黄锦小心翼翼地低声询问道。

“裕王有心了。”

此刻嘉靖对朱载坖这个儿子很满意。

一个能够时刻把他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儿子,任谁都会舒心,而且有了对比,其他两个儿子就不是很出彩了。

结实的马车,是出行的必备工具。

“去把三皇子叫过来,不是一直嚷嚷着要出去看看嘛,这次朕就把他带上。”

“是,陛下。”

临时多带一个人,也没有什么。

想了想,嘉靖决定给自己三儿子一个出远门的机会。

一天到晚的不读书,只想着练武。

这次就去大同看看那些军汉,是怎样的辛苦,这样也就能够从侧面,打消小儿子不切实际的想法。

顺便他也想要看看,自己离开京师之后。

有没有一些人跳出来搞风搞雨。

刚好回来也可以清理一些不合适的人,今年中举的人不少,官员储备也足够替换了。

新人总比在官场中已经染黑了的老人更有干劲。

商部的建立,现在只是在朝堂中通过了,可也没有立刻建立,他需要和秦王好好的合计一下,到底怎样才能够保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腐化。

清算寺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涉及到信仰问题,从来都没有简单过。

而且他的锦衣卫现在也在紧紧的盯着这群人,免得弄出祸患,还是他这个皇帝的问题。

所以到目前为止,推行的速度并不快。

看着是一块肉,吃不到嘴里去,还被锦衣卫盯着用不了官府的强硬手段,那些文臣们应该会被牵制一段时间,不来找他这个皇帝的麻烦。

若是以前。

他们还可以拉锦衣卫们下水。

毕竟谁会嫌弃银子呢。

可现在不同了,锦衣卫也是有着正当财源的,细水长流总要比一锤子买卖划算。

去往大同的官道。

由于需要连接京师,修建得还算平整。

四轮马车安稳地行驶着,嘉靖感受着新马车和旧马车之间的区别。

一张放下了来的小桌子上,一盏茶就放在上面,看不到多少的摇晃,这是原来的马车不曾具备的功能。

明亮的车窗,也不用吹冷风,更不用顾忌外面扬起的尘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色。

隔音效果也很好。

只要需要,就可以封闭车窗和天窗,让乘坐马车的人不用受到马嘶声影响。

嘉靖看了一会外面,就见到自己的三儿子,安静地抱着一本厚厚的,没有名字的书籍认真地看着。

已经七岁了的小家伙,长得很是壮实。

随着经常见自家的儿子,嘉靖对于二龙不相见的说法,虽然还很在意,但也只限于和太子之间的相见。

其他的皇子,似乎还算不上真龙。

此时见到儿子看书,一开始还很欣慰,儿子终于知道学习了。

可慢慢的,却又怀疑儿子看的书不正经。

毕竟有过前科。

“看什么呢?”

嘉靖敲了敲小桌子,让沉迷于书上东西的朱载圳回过神来。

“父皇,再看兵法?”

朱载圳骄傲地一扬下巴。

“三十六计?还是孙子兵法?”

嘉靖问道。

“都不是,二哥说,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前人的兵法只能借鉴,儿臣也深以为然。”

朱载圳别看年纪小,也是有着自己的认知的。

虽然在和朱载坖下棋的时候,没有赢过,可每一次的进步,做不得假。

“不错!”

嘉靖闻言一愣,想了想还是点头赞同了儿子的说法。

“那么你现在觉得,自己的兵法水平如何?”

朱载圳立刻就拉胯着脸,郁闷地道:“纸上谈兵都算不上,也就看书看个热闹。”

自知之明很少有人有,朱载圳也是如此。

不过是在下棋时,运用所谓的兵法,从来没有赢过而已。

“拿过来,你父皇教教你怎么去学习兵法。”

嘉靖劈手躲过自己儿子手中的书。

翻开一看,上面文字没有多少,更多的是插图。

而这一页上面正好说的是陈平之战。

最上面的一行字,战役: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秦昭王听从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向韩国发起连续进攻。

提问:1、为何秦会首先向韩发起进攻?

2、秦国的兵力是多少,粮草后勤是多少,武器的精良有多高,为将者是谁?

3、韩国的兵力有多少,粮草储备有多少,武器方面和秦国差距多少,为将者谁?

4、两国内部,贫苦百姓们有多少?向往战争的意愿有多高?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

详细到连一个国家能够多长时间,打造出一把兵器,道路的通达,都有详细的提问。

林林总总地加上了数字之后。

再来看最后的胜率。

并不是结果,而是那一个更有取胜的机会。

越看,嘉靖越是惊讶。

别的兵书都是在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可现在他手中的这本无名兵法,却是把一切都拿到了明面上,然后再来对战出结果。

难度的增长一下子就大了好几倍。

似乎谋略在某些时候,都很难起到作用,想要取胜,就只能想办法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大势,从而形成不得不战的状态。

“打仗还可以这样?”

嘉靖算是开了眼界,喃喃自语道。

“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

一开始,朱载圳就别朱载坖给带偏了,知道他想要练武艺,想要做大将军。

朱载坖为了不想以后,被自己的三弟按着打,只能给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是真正的将帅。

却没想到朱载圳不但练武没有放下,还多了一项学习兵法。

特殊的学习方式,让一直对枯燥的四书五经很反感的朱载圳,瞬间就喜欢上了。

嘉靖无语地看了自己的小儿子一眼,于是决定考考他,思索了一下问道。

“你来说说,为何秦国为何首先要攻打韩国?”

“因为秦国穷啊,就像那些草原蛮子,不打仗他们就得饿死,在饿死和战死之间选择,当然是要挣扎一下了。”

朱载圳不假思索地回答,紧接着又道:“结果就是不怕死的,打倒了怕死的,然后那些不怕死的尝到了好处,自然有一就有二,一直打下去了。”

闻言嘉靖眼神闪烁。

其中没有仁义道德,忠信礼智。

只有不同死法之间的抉择。

和他曾经小时候,那些先生们讲的这场战役,有很大的区别。

他还记得,那时的先生们说暴秦发动了不义之战,还说坑杀降卒不仁,若是剥开种种的迷雾就会发现。

秦国的人也只是想要活着。

仅此而已。

“战争从来都没有仁义,或者不仁义的说法。”

略有感悟的嘉靖,自言自语道。

随即就想到了大同外面的贡市问题。

自从贡市建立以来,纠纷很多,蒙古人却再也很少有组织起大规模的战役。

无外乎可以不用死人,就可以拥有一点活下去的物资。

谁还会再去想着拼命。

除非是眼看着能够拿到更多的好处。

也只有利益最能动人心。

“本来就是嘛,我想打你,就是想要你的好东西,只有没利益的打仗,才是真的蠢,这我知道。”

朱载圳和朱载坖两人对战过很多次。

他都输在了想要更多成就,而延误了战机,同时还损失了更多的粮草和兵力,让自己再也无法取胜。

此话让嘉靖就不开心了。

想他以前对贡市的一度关停,就是为了给自己涨面子。

虽然会被打。

无论是人力物力的损失也很大,可面子有了呀?

怎么到了儿子这里,就成了蠢了?

难道他不要面子的吗?

朝廷的大人们都没有说话,轮得到你一个小孩子来评价?

瞬间嘉靖的脸就黑了。

“进学要好好地学习四书五经,看这种插图多过文字的书籍,就是闲书,是要不得的,从现在起,这本书父皇有暂时替你保管。”

朱载坖干瘪嘴。

委屈得无处安放。

他好看的书籍,又没了。

大哥仗着太子的身份,夺了他的书,父皇也是如此。

还讲不讲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