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世家提刀人
【唐代初期与门阀相关的重要举措是《氏族志》的颁布。
从魏晋末到唐初,世家的门阀被兵强马壮者砍的支离破碎,在这个基础上世家门阀逐渐向士族大姓转变,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四个利益集团。
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南渡的士族仍以中原名族自相标榜,称之为侨姓,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琅琊王、陈郡谢、兰陵萧等,
而在南方本地的大姓咱们就比较熟悉了,和十万哥相爱相杀的吴四姓朱张顾陆也兴盛到了这时候。
江东大姓瞧不起南渡的侨姓,称他们为荒伧、伧父,讥言他们是野人,应被天下耻笑。
但最终双方在利益上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双方统称江左士族。
双方大概度过了两百四十年的蜜月,南梁时侯景曾请婚于琅琊王和陈郡谢,但因为羯族人的身份侯景遭羞辱,就此结仇。
后来侯景南下攻克金陵之后便把豪门士族当狗杀,南梁末年西魏国攻克江陵后,将剩余的士族大姓如抓猪一般抓去了关中。
江左士族就此名存实亡。
而在北方,雄才大略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之后,以京都洛阳河南郡为郡望,鲜卑贵族也变化为汉姓士族,称代北士族。
其中显姓有长孙氏、宇文氏、元氏、窦氏、源氏。
额外说一句,华夏的源氏祖先是羌人,北魏时投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接纳这一支羌人,并下命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故而赐名源贺。
四百年后,倭国国库空虚,嵯峨天皇面对养不起的五十个子女,前后将32名皇子皇女由皇籍赐姓降为臣籍,姓氏拟定上照抄拓跋焘,赐源氏之姓,所以日本的源氏跟华夏源氏没关系,并且历史上还要晚了四百年。
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四十年后,权臣尔朱荣效参考历史,发动河阴之变,大肆屠戮北魏皇族和代北士族。
代北士族就此一蹶不振。
另外两个分别是关中士族与山东士族,相较来说都比较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关中的杨杜六姓与河东世族合流,形成了关中士族,北魏时进一步变化为关陇军贵集团,杨隋和李唐皆诞于此。
皇权打压地方权是天性,因此隋朝时候双方矛盾显化,至唐初关陇集团已经依附皇权变身为关陇勋贵。
山东士族则是从东汉到唐朝都保持讲经学重儒术的传统,作为代表的五姓七望历乱而不倒,并且因为唐朝稳定的环境愈发兴盛。
二凤对山东士族的打压在《氏族志》可见一斑,这东西贞观十二年修成时二凤点名批评:
山东士族全靠卖女儿得财被你们这样吹捧,能不能有点志气?
对此就有人不解,说二凤好虚名,整这个有啥用啊?还眼红博陵崔排在一档,暗箱操作给降成了三等。
是不是因为娶不到人家的女儿怀恨在心?而且排这个难道还能影响当官不成?
不过这个说对了,《氏族志》还真能影响当官。】
光幕说的清楚明白,对于这类事,张飞反而也分得非常清楚。
只见他掰着手指头道:
“那司马懿使了脏手段杀了老曹家,一群世家搅和在一起,成了晋对吧?”
“结果呢,又逢乱世,这世家们分成了四批。”
“南边的被侯景杀了,北边的被这个尔朱荣杀了。”
“结果这东边的和西边的一起斗了整整一个唐朝,最后被那黄巢和叫朱温的给一起收拾了?”
孔明都惊了:
“翼德你这说的虽然粗俗了点,不过……”
“不过挺对的是吧?”张飞自鸣得意。
孔明叹服的点点头,看起来大愚,但实际上有大智,说的应该就是如翼德这样的了。
随即瞧着这江左士族看了又看,最终摇摇头:
“看来这江东四姓,最终许是将孙家卖了个好价钱。”
从此前光幕所说中,只知晓江东最终是因乱而亡,只是乱从何起就没人清楚了。
但百年过去四姓悠悠而不见孙氏,想来江东归晋应是少不了龌龊事。
庞统对江东无一丝留恋,只是有点伤感:
“江表鲸吞天下之谋,最终只成四姓私户之计。”
“赤壁谈笑间灭曹军灰飞烟灭,百载风云苟且过,侯景之乱荡江东。”
孔明在一旁轻轻拍了拍庞统以作安慰,庞统则是笑笑并无介怀之色。
上首的刘备看着这倭国的源氏来源大皱眉头:
“这倭国隔海竟能知晓我汉地四百年前之典故。”
“如此钦慕中原,为何丝毫不知礼义为何物,徒为牛头马面之徒邪?”
张松声音尖锐道:
“主公,这番邦学礼而不知义,不过是沐猴而冠徒有仪表罢了!”
“定然是慕中华之大,故自惭形秽引己为耻。”
“然!从其于己妄加尊号可知其野心!昔日慕中华之强而能跪伏于地,则他日中华遭乱而生侧反之心!”
“如此行径,岂非如那司马懿一般?!”
啊这…刘备沉默了下,应该倒也不至于拿那司马懿做比较吧?
毕竟如今司马懿不过三十几岁且曹操依然健在,如此应是生不出什么不臣之心的。
若是知晓倭奴之事之行径,定然也会破口大骂。
但从心底,刘备倒是觉得张松说的多半没错。
庞统冷笑:“一如肉饲鹰隼,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张飞挠了挠头疑惑:
“彼辈行如禽兽,又无如印度一般的佛教。”
“后世应当不会有那精倭之徒吧?”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李世民慢慢重复了一下这句话,若有所思。
魏征很贴心给李世民进言道:
“下之事上也,从其所行。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李世民很是嫌弃的斜视了一眼:礼记我又不是没看过!
这怎么见缝插针就能劝谏的?
他只是一时间思绪有点飘得远了,从帝王角度看来,佛道都只是手段,谁信那玩意儿?
萧衍倒是信佛,求没求到来世不知道,成了后世的笑话倒是真的。
但,上御其策,下奔其效,投上所好,言行必效。
看来不管是佛还是道,这皇权都要离它远一点,免得被拿去招摇撞骗而不自知。
就如这礼记所说,上者,民之表率也。
不过……看到后面的文字李世民眼神又是一凝:
关中与关东豪强之争?有这么夸张吗?
而对于光幕将魏晋至唐初的士族分四家的这个说法,贞观群臣也倍感新奇,低头思忖了一下便开始互相瞧着对方,心中暗自判断对方是属于哪一批的?
房玄龄倒是没计较那么多,他就一个感想:
这不是现成的写《晋书》的材料?
李世民倒是坐不住了:
“前面说朕小心眼,这里又谤言朕徒好虚名!”
不过言语中反倒并无多少怒气。
这两者虽不是什么好词儿,但光幕说出来时候的语气他是听得出来的。
这后世并非是将他当做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以平视的态度聊他的伟业,聊他的生平,聊他的功过。
就彷如与人闲谈自己的一位长辈一般,述其功不掩其过,宣其德亦言其短。
这种态度反而还令他舒服自在了几分,于是对左右笑言道:
“有时真想将这后辈从光幕中捉来,打上几板子。”
长孙无忌也笑道:
“何止大家有此想法?”
“若非有千年光阴之隔,臣等亦想能与其坐谈饮酒,听一听后世繁华。”
“想来应不胜畅快。”
【首先要勘正第一个误区:唐初山东士族的五姓七望并非是后来的“禁婚家”。
五姓七望分别是陇西李、赵郡李、博陵崔、清河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
其中李氏和崔氏各有两望,合计有五个姓氏,因此称五姓七望,崔氏之强也可见一斑。
早期的五姓七望也是非常愿意和皇室联姻的,甚至多有巴结姿态,毕竟这时二凤的刀太快了。
贞观年前清河崔有将一个女儿送入宫闱,二凤草草封作才人了事儿,并不怎么重视,这位崔才人也没留下更多记录。
约贞观八年,当时民间有传荥阳郑有女“容色绝姝”,长孙皇后派人寻访,并请二凤册其为充媛,二凤爽快下诏。
充媛为九嫔最末,上面还有四夫人以及一皇后,后宫伦次排第十三,只能说起点还行,但也不算非常重视。
但此时魏征站了出来,表示听说郑氏收了陆氏陆爽聘礼,已缔婚约,还未过门,要求二凤取消诏命。
最终陆爽屁滚尿流来长安请罪,称陆氏当时赠郑家之财属于发红包,什么聘礼啊婚约啊都是子虚乌有。
但当时的王公贵族没人理他,因为这件事在当时蔓延开来成了一场关于皇帝“礼乐”的辩论,最终李世民取消诏命,复命郑氏嫁与陆爽。
从这两件事当中可见当时所谓的五姓七望在二凤面前差不多是“站着如喽啰”的状态。
而给我们后世留下“士族高门大姓瞧不起李唐不愿意联姻”这个印象,主要原因还是二凤太猛。
宋朝之前,贵族阶层权利斗争的逻辑是皇权与大姓的斗争,唐初士族大姓弱,那么皇权就强。
皇权强的结果就是唐朝的公主行事大多肆无忌惮名声在外,对世家来说娶公主相当于将皇权接入家里斗,自然不愿意。
行事强硬的如平阳公主,打天下时领兵马镇守山西的苇泽关,因此后来此关美名曰娘子关。
行事荒诞如永嘉公主,嫁给了窦奉节,但不久之后就与外甥杨豫之私通,是的没错,杨豫之的母亲长广公主是永嘉公主的亲姐姐。
后来长广公主早逝,守丧期间两人依旧如胶似漆。
但窦奉节是唐初武将,武德充沛,后来抓包之后将杨豫之具五刑杀之,并与公主和离。
更厉害的比如太平公主,公然在府上包养男宠,后来更是把持朝政,政变夺位,只不过失败了被处死。
后来的如李裹儿,玉真公主、升平公主、宪穆公主等等等等,后面有机会会说到。
而话题回到荥阳郑氏这上面,长孙皇后如此行事咱们后人都猜测应该是提前安排后事。
毕竟此事之后不过两年就去世了,应该是对身体健康状态有所猜测。
长孙皇后去世后韦贵人想效仿长孙皇后行事,给李世民选美填充后宫。
然后武才人因此进宫,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件事儿了。】
晚上还有,今天努力多写点,感恩姥爷们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