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剌黑锁江大败玛里克(1)
作者:胡善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50

1220年,花剌子模忽毡城。

帖木儿玛里克,这个在花剌子模素有“铁王”之称的勇将,正站在城墙上注视着西坠的斜阳和彤云拖开的巨大阴影,如雕塑般一动不动。他已经这个样子站了很久,成吉思汗的西征军刚刚攻克了别纳客忒,正溯江而上,已经接近忽毡城。接到战报的玛里克清楚地知道,蒙古军对敢于反抗的大小城镇和乡村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很多花剌子模城池不战而降。而今,灾难降临忽毡城,该如何去对付这群魔鬼之师呢?玛里克常常陷入这样的沉思。投降是不可能的,那不是我帖木儿玛里克的性格,但要战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争做到战则必胜。玛里克安排妥当,遣走了众将,就一直站在城头上凝望着西方。

天际处,云层间夹杂的亮橘色渐渐变化成一抹柔和的粉蓝,夕阳呈现着最后的华彩。闪缎般的锡尔河泛着点点珠光,仿佛一双双悲悯的眼睛,与夕阳在对接中融为一体。这是锡尔河的黄昏,宁静、美丽、忧伤。

暮霭沉落,夕阳毫不留情地将水面上燃烧的火焰收起,一条疲惫的长龙乖乖地卧在夜色中,等待黑夜睡去,等待黎明来临。

“是撤退的时候了。”帖木儿玛里克摇了摇头,转身对身边的护卫说道:“传我命令,借助夜色掩护,全部撤退到河中城堡!”

“是!”护卫转身离去。

帖木儿玛里克完全遵照自己制订的战术,依托城墙,稳固防守,达到挫败敌军士气、拖垮敌军的目的。作为“铁王”,玛里克早就听说了蒙古人的战法,自己避开他们的第一波进攻,让敌军失去优势,然后利用小股机动部分骚扰敌人,杀伤敌军。

“记住,把能带走的都带走,特别是粮食和牲畜。”

忽毡城(今塔吉克列宁纳巴德),是费儿干纳的首府,城市分内外城堡。内堡建在锡尔河中央的沙洲之上,它将河道一分为二,全长两千八百公里的锡尔河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每秒一千三百多立方米的流量让它成为一支天然的守备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正因有此天险可依,帖木儿玛里克决定避开阿剌黑部的第一波攻击,放弃外城,固守内城,用锡尔河的天堑阻挡蒙古大军的打击。

成吉思汗完成对讹答剌城的保卫后,即派出四路大军横扫整个花剌子模,其中第三路大军阿剌黑部赶到锡尔河边的时候,玛里克早已全部撤退到了内城。

阿剌黑发现无法渡河,于是就派传令兵招炮兵向前,命令道:“贾塔剌,你小子要给我狠狠地轰,我到大汗那儿给你报头功。”

贾塔剌立刻安排炮兵架起抛石机、射火机和强弩机,准备用炮火开路,打开内堡。

一只鸣镝飞向天空。

弓箭手开始放箭,抛石机开始抛石,射火机开始射火。

随着“轰隆隆”的巨响,炮石凌空飞射出去,却在半路上纷纷坠落河中,因为有河水相隔,城墙远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贾塔剌没办法,只得下令停止射击,回复阿剌黑。

炮声虽然停了下来,但岸边的嘈杂声远没有结束。两万多人马聚集在岸边,进攻不能,撤退不得,人喊马嘶,阿剌黑焦急万分。

然而,玛里克却在同蒙古军斗智斗勇,他派出了十二艘特制的密封的战船,上面蒙上一层厚厚的湿毡,又涂上一层抹有食醋的黏土,再用油浸透的毡子包裹着,外面还涂上厚厚的泥土,上面留有若干射箭窗口。经过这样处理的船只牢固结实,火烧不着,抵御火箭,非常有效。拂晓或傍晚,一旦蒙古人疏于防守,小船就靠近岸边,用密集的飞箭射杀蒙军。而等蒙古军的弓箭手、炮手出来迎击时,他们却早已撤到了河对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