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诸葛连弩
作者:故尘有哀      更新:2024-07-21 09:44      字数:2214

丘衡思索许久,叹道:“主公,若是如此,不如将仲华(马岱)调回武威,以御外族,调令明回长安,再将孟起调往上庸作为主将镇守,最后将文长调回益州。”

刘备顿感疑惑:“调仲华,令明与孟起备尚能理解,可调回文长是何用意?”

丘衡答道:“衡近日思虑过,南中不稳,蜀中若无大将坐镇,恐生意外,故防患于未然,而且,主公称王大典,武将有文长为首,也好一些。再者,若局势稳定,衡欲出兵镇压南中,届时若有文长相助,则事半功倍。”

听完丘衡的话,刘备点头:“原来如此,那便依子平之言,备马上发布调令。”

刘备听从了丘衡的建议,很快下达调令。

时间一晃而过,一日,在刘备府上,诸葛亮带来了两个好消息。

“主公,所有劝进大臣皆已在劝进表上署名同意。”诸葛亮递上劝进表给刘备观看。

刘备面色如常,却不难看出眼中之喜意,检阅一遍后,递给丘衡,对诸葛亮笑道:“孔明辛苦了。”

丘衡接过,眯着眼笑道:“主公,明日议会,衡便领百官三劝进,跪求主公称王。”

刘备一时不知道该怒该笑,瞪了他一眼:“国家大事,不得嬉闹。”

“衡知错,衡知错。”

玩笑过后,丘衡恢复神色,沉声说道:“既然大事已定,是时候派人出使东吴,告诉吴公这一大好消息了。大典乃由孔明筹划,不知具体时间何时可定?”

诸葛亮稍作思考,答道:“若是急于出使,时间定于三月之后比较合适。”

丘衡一口应下:“好,那便定于三月之后,若是届时大典筹备有何差池……”

诸葛亮看向丘衡,抿嘴道:“所有责任,亮一力承担。”

丘衡一笑:“很好。”

丘衡咄咄相逼,诸葛亮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恕亮直言,东吴未必肯乖乖就范,为主公庆贺,若是东吴在庆典上搞出事情,破坏庆典,又应是何人之责?”

丘衡满脸不屑,说道:“此责任,衡亦一人承担。”

“如此甚好。”

刘备在旁左右看看,无奈道:“不过一个庆典,你二人不至于此吧?”

刘备没有想到的是,看似争锋相对的两人,不过是在以另一种形式提醒对方需要慎重之事罢了。

在刘备的“劝解”下,二人终于不再此事上多说。

“此次出使东吴,二位可有推荐人选?”

诸葛亮想了想,举荐道:“伊籍,伊机伯,可堪此任。”

此去东吴的使者只需向东吴陈明称王一事,将难题抛给东吴即可,只要态度言辞上不落刘备威风,便没有问题,从这一角度看,机敏善变的伊籍确实是不错的人选,所以丘衡附议道:“衡无异议。”

“好,那便决定由机伯出使东吴!”

话毕,诸葛亮又说道:“主公,亮还有一事。”

“哦?孔明请讲。”

“亮悉心研究过子平的手卷,发现其连弩体积较大,较重,难以单兵使用,只适合固定防守,故在其连弩上加以改进,研制出一种新式连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可十矢连发,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经过试验,已可批量制造投入军伍使用。”

诸葛亮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颇有些得意,诚然,这一发明能让刘备的军队得到一个质的提升,足以令他终生自豪了。

丘衡心中暗惊,他给的图纸是后世元戎弩样式,也被后世当做疑似诸葛连弩看待,争议纷多,因为始终没有明确的诸葛弩出土,丘衡便想碰碰运气看诸葛亮究竟是不是能在元戎弩的基础上改良出诸葛连弩,若不能,则说明元戎弩的确是诸葛连弩,但没想到真的成了!

一弩十矢,还可单兵使用,只要提前装好铁矢,一个弩兵可以近似于当以前十个弩兵使用。

丘衡问道:“不知这连弩工艺上生产难度如何?”

丘衡一针见血,诸葛亮答道:“弩机与箭矢皆需特别生产,耗资尚可,故亮欲特别成立一部专司此连弩之制作,特此请示主公。”

丘衡进言道:“主公,此弩对我军战力提升意义不凡,衡以为,应立即投入生产,刻不容缓!”

“如此国器,备岂能不知轻重,孔明,此事由你亲自操办,便在益州境内生产,务必做好保密工作。”刘备当即应道。

刘备想了想,又问道:“孔明,此弩名唤为何?”

诸葛亮微微一愣,行礼道:“主公,此弩乃是改进子平手卷之弩而来,基础乃子平所打,亮并无起名,还是请子平赐名吧。”

丘衡不屑道:“此二弩功用意义截然不同,岂可恰为一谈,该是衡的,衡分毫必争,不该是衡的,衡分毫不要,孔明还是自己赐名吧。”

诸葛亮知道丘衡之意,不再推辞,细想之下,便道:“主公,此弩便唤诸葛连弩!”

丘衡微微一笑,刘备亦是乐道:“好!诸葛连弩,有此弩在,诸葛之名注定要载入史册。”

诸葛亮行礼道:“谢主公成全。”

少顷,丘衡凝眉道:“孔明,这诸葛连弩,今年六月之前,大抵能制作出数量几何?”

“六月?”诸葛亮陷入沉思,在脑中推算一番。

不久之后,答道:“若是马上启动,全力生产,保底估计,六月前大抵能装备上八千人,箭矢数万。”

“好!这一批出来全数运往长安。”丘衡喜道。

刘备闻言问道:“子平是担心曹魏会进攻长安?”

丘衡点头:“昔日衡便说了,曹魏极有可能在今年秋收之后重新组织进攻雍凉之地,这对其而言乃是最佳时机,我军立足未稳,兵力稍显不足,而其粮草得以补充,战力本就强盛,此时不反攻,再过几年,我军兵力补充上来,可就越来越难攻克了,除非……”

“除非什么!?”刘备一听,还以为事有转机,急切问道,毕竟,他也不希望今年再与曹魏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