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心存孝道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实际上就是孝道,孝为立身之本。当一个人真正懂得孝,并做到了孝,然后他才能立身、修身,继而能够齐家。“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样的人最后才能为国家、为天下出力、为人民造福。反过来讲,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忤逆之子能在国家机关好好工作,能为国为民造福的。所谓百善孝为先,《孝经》上说“身体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我们一生应该谨记的。可叹世间多少自戕之人,他们没有读过《孝经》,没有体验到做父母对子女的那份存心。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而一个感念父母的人是不会做出自杀这样的蠢事的;当一个人能知恩感恩,他的孝心才能得以萌生。对于西方众多的节日,我很认同感恩节,这是一个亲情回归、人性回归的节日。中国历来的九九重阳节,也是“慎终追远”、感怀先人的日子,其意就在于祖先说的达到“民德归厚”之境界。
人是要思考的,您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走过的人生,您有没有一丝遗憾,有没有很充实?时常反躬自问,您就会常省常新。事实上,在我整个人生前二十五年里,几乎是混沌不知,时时都会觉得自己很空虚,不知道在干嘛。比如说读书读了十多年,在初中、中专,甚至在读大学的时候,内心觉得十分空虚,这种空虚不是没有事情做,而是没有一个真正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将从何而去。而读初中的时候只有一个目标,考中专,因为家里穷只能拼命考取中专,当时考高中比中专容易多了,千军万马都往这个方向冲;当我拼命的往那里冲,幸运的是冲到了这个目标,可是认真一想,这却不是自己人生的目标。这个目标完成以后,尤其是考上高中的同学,又要冲到下一个目标――考大学。冲到了大学这个目标以后,又要找到一个好工作。就在这个过程里,却没有一个人告诉你我,人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孝子,要做一个能够懂得时时去爱护他人的好人,就像范仲淹一样。假如我的小学、初中就有人告诉我,人生要有这样的目标,那我们从小当孝子的话,内心就不会空虚,就不会觉得空荡荡的。当我们只有一个自私自利的目标,您就不会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去付出,甚至不会为社会做一点点好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富了,却有不少都为富不仁。翟鸿森先生所讲的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真是一语道破了做孝子的意义,值得大家深思。
在一个人的人生当中,只有您真心付出,您的内心才会觉得很充实、很喜悦,所谓“施比受更有福”。人生不怕身累,就怕心累,就怕自己觉得对家庭,对这个社会一点贡献都没有。“大道归一”,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能够多为他人做些事,多为这个社会做事,只是有时不知从何做起而已。实际上,只要您从自己做起,从修身做起,自然而然“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们对社会的影响才会水到渠成,果能此道矣,从而实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河边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男人继续超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地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故事就是如此简单,可是在小男孩的大声回答中,我们应该悟到国家和谐、社会和谐甚至天下和谐在乎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和谐,在乎的是您从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开始,正应了那句古话“尽人事、听天命”。比如说,我们做老师的,在学校里是一个人,但是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那么在学校,您带的这些学生就表现得很好。其他同学和老师一看就觉得很欢喜,也希望跟您一样去做。和谐之道就是,您只是做好自己本分就能带动整个学校;当然,您再把这些经验奉献出来,就可以利益整个社会。所以一个人要利益社会并不复杂,而着重在于先把自己做好,尽自己的本分,正可谓“敦伦尽份”。在敦伦尽份中,您的能力就在慢慢提升,您的各种能力自然就水到渠成。《大学》里面有一句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提醒,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从天子到一般的人民,贩夫走卒,他的人生都要从“壹是皆以修身为根本”,修养自己的道德开始,修身是一个人一生能否在家庭、在社会建功立业最重要的基石。
当一个人不修身,没有德行的时候,他这一生的事业迟早会垮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赚钱赚到一定的时候要出状况,为什么很多大企业甚至大公司正当展得一日中天的时候结果突然败掉。我们有不少人一看这个人没有德行,每个月还赚那么多钱,心里很不平衡。当然,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看来龙去脉。去脉是代表他以后会展成什么样子,来龙是为什么他没德行现在有钱?为什么没德行,现在有事业?您一看来源,原来他爷爷、他爸爸有钱。可是您想想他的员工能不能留得住?要有德行才能留得住员工的心,如果对待员工不尊重、不关怀,不可能留得住员工。没有德行的人,他不懂得君臣之义,更不可能把这个公司员工带好,时间一到,他就会败下来。所以老子说“祸福相依”,福祸是同时存在的,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因为没有德行,只要有钱,危机就出现了。我们看中国圣贤人造字很有智慧,钱的繁体――?字,金子旁边配了两支戈(就是两把刀),所以钱愈多愈有冲突。国与国冲突,甚至于家庭里兄弟操戈都是因为金钱。现在因为没有圣贤教诲,我们也常常看到亲兄弟在争财产、在打官司。当兄弟俩在争财产的时候,您这一生败相已露,您的人生不可能经营好,因为您现在的动作已经给自己的下一代做了最不好的榜样,您给世人尤其是给子女的示范是:只要是为了钱,兄弟都可以反目成仇。所以,人无远虑则看不远,都去逞一时之气,都做出一些人生遗憾之事。为此修身重要,德行重要,心存孝悌之道很重要。
心存孝道是一个人思想和谐的根本,没有孝道和孝心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够思想和谐的。要做一个和谐、健康的人,先得有这种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哪里来,靠的就是心存孝道。为人子女,就理应将奉养双亲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双亲、孝顺双亲,不仅养双亲之身,还要养双亲之心、养双亲之志和养双亲之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让父母双亲身心更快乐,生活更圆满,内心更和谐。当我们心存孝道时,我们的心量已经打开,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为什么要心存孝道呢?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而产生。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先教人的就是孝。“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在《孝经》中论述了从天子到镇守各方的诸侯,九卿官员、读书的士人,以及庶人百姓的孝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