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谈到家风,其实讲的就是作父母的风范。当范仲淹做出风范的时候,他的整个家族得益;当他继续做出良好风范,比如范老买了义田,养了整个村里的人的时候,他的这个动作做下去,就为后世子孙做出了良好风范,所以他的家族传承了一千年到现在还不断。我想,当我们讲课的时候,碰到范仲淹的后代,他们肯定会非常光荣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就是范仲淹家族的后代。这就是人生的经营智慧,反过来,我们想想:又会有谁会站起来说:老师,我是秦桧的后代。所以看一个人也要看长久,那才是人生智慧,当我们培养一个孩子,他的科学技术学的特别好,知识学的特别好的时候,结果他来一个高科技犯罪给您看,那还不如一个孩子什么都没学,在家里安安稳稳做一份工作,陪伴父母,孝养父母,这是一个家长的智慧抉择。官强8.5日更新:一群22726566;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维持社会秩序有“五伦大道”,其中第一伦就是“父子有亲”。父子关系不是某一个人规定的,它是天然的秩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很自然会对孩子产生无限的慈爱与关怀。没有一个父亲看到孩子刚生下来,心里就想着孩子以后要给自己买大房子、买大车子的,初为人父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这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孩子从小也对父母非常依恋,对父母的爱是一种天性。我们回想一下,很多一、两岁的孩子,父母亲处罚他的时候,愈打他,他愈往父母的怀里钻,您打得愈用力,他抱得愈紧,他那种对父母的依恋也是天性。父慈子孝,所以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亲情是自然的。可是现在我们看一看,父子有没有亲?母子有没有亲?为什么那种自然的亲和爱会变成彼此冲突?我们为人父母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官强8.5日更新:一群22726566;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与父母冲突很大,一个简单的原因,孩子对您依恋不够,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如果您打他,就会激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分析孩子和父母形成深层依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官强8.5日更新:一群22726566;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科学家现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这样的特征:一是在人际关系中,孩子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二是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官强8.5日更新:一群22726566;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听话,我们要分析,孩子不听话就是与父母依恋不够,我始终认为:小孩子在三岁前一定要父母自己亲自养育和带领。其实依恋是由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的,心理学家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由于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这个时候,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请保姆来带领),把孩子寄养别处(让自己的父母来带领),甚至虐待孩子(不懂带领的方法),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他的内心心理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官强8.5日更新:一群22726566;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展。其实心理学大大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孩子努力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心理学家李子勋在《陪孩子长大》一文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儿童的心理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所以,我比较认同孩子要父母自己亲自带这一环节,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您亲自带过孩子,您就会体会到父母亲从小对待孩子的心念。前些日子,我到观音故里――遂宁去了一次,因为遂宁是一个农业城市,在那里,我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与农村建设的完美结合,这座城市很美,我就有一种与探究竟的想法,去了几个农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和村民的善良,可是,渐渐地,我现了一个让我心酸的问题:这里的农村,几乎少有壮年人存在,家家户户一老一小,有的甚至七八十岁是老两口相依为命,年轻人都到哪儿去了?都到大城市,诸如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打工去了,很多人一生下孩子就交给父母,说趁年轻赶紧挣钱,结果村子里很多又是年迈的父母去带孩子,很多情况还一带两,为了节约路费,许多父母一去两三年都不会回来,其实,许多中国农村都在上演这样的情景,真是不胜嘘嘘,这样的作法不是“道法自然”啊,我无法想象孩子将来和父母会有多大的教养困难,更无法想象这座美丽的城市将来还能不能更加美丽。当所有的农民工都涌向城市,田地荒芜,我们的粮仓如何保证,所谓物极必反,人们总有大量返回的一天,今天的金融危机、农民减税让我们都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希望我们社会精英和专家们能深层次研究这个问题。官强8.5日更新:一群22726566;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