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浅析宝钗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33

))与探春相比,两人的才干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不过,她毕竟只是贾府的亲戚,碍于身份,也不好多管事的。在这一回里,探春似乎太出彩了,以致于宝钗的展才显得不是那么引人注目。这时,她显然已经看出凤姐理家时的弊端,再加上与探春的交流,应该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了。有了这样的基础,等到她理家时,想必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当然,宝钗是应王夫人之请、不好推脱才过来帮忙的。她的表现,应该说是非常得体、合度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据我推测,宝钗虽然深藏不露,绝不会像凤姐那样跃跃欲试,但内心大概也期待着有这么一个机会展才吧(就像黛玉在元妃省亲时想要大展诗才一样)。不过,宝钗的“内热”,是被“冷香丸”强压了下去的,因此给人一种不好表现的感觉。等到她成了贾府的媳妇,那么凤姐自然是要让位的,此为“高士”出山之时。

既有理家之才,又有停机之德,这大概是那个时代挑媳妇最重要的两条标准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贾府挑宝钗做媳妇,也是不奇怪的。

与宝钗相反,黛玉显然没有什么用世之心。虽然闲来也偶尔为贾府筹划一下,但毕竟心思并不在这上面。她在菊花诗中夺魁,在我看来,则是一种隐喻:菊为隐者之花,为陶渊明所最爱者。黛玉是那么纯粹:因情而来,为情而去。如出水芙蓉,一尘不染,天然去雕饰。让人感觉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梦想,不是凡尘中所能有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出世,并非是没有任何欲求。陶渊明为什么要出世呢?是因为感觉世事如樊笼,不得任情任性;而回归田园,则是重返自然。以我的理解,这与黛玉的追求,也并无本质的区别。

有无用世之心,全在个人的选择,并非是判断孰优孰劣的标准。在我看来,宝钗虽有抱负,却不能和雨村相提并论,亦不可以“禄蠹”视之。黛玉和宝钗,表明了中国士大夫的两种理想:出世和入世。钗黛之争,亦是其矛盾的体现。当然,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入世的思想一直是主流、正统的。像陶渊明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是心中想过这个念头罢了,却并未付诸实施。就连苏东坡这样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其实,世事的樊笼,又有谁能够解脱呢?宝钗的追求虽然显得世俗了一些,却更现实;而黛玉的追求,只能是一种理想罢了。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宝钗可以如鱼得水,而黛玉却无法生存。

在我看来,宝钗和黛玉基本上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理想。因此,宝钗近圣,黛玉若仙。儒家的修炼,偏于外,因此宝钗谨言慎行,其表现近乎完美;道家的修炼,在于内,因此黛玉虽有锋芒,但内心却很明澈。

钗、黛二人的不同表现,是因其心中不同的追求所致。若想有所作为,则必须修身,方可齐家治国;若是为情而生,自然是挥洒性情,不拘世俗礼法。黛玉和宝玉之间,亲密不避嫌疑;而在宝钗,就不能不有所顾虑了。

曾听人讨论贾母对宝黛姻缘的态度。在我看来,贾母疼黛玉是真的。当然,宝玉对黛玉自然也少不了照顾。应该说,黛玉在贾府所受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若非如此,黛玉也不会被宠出那样的“小性儿”来。当然,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了。

作为外孙女儿,黛玉自然是可人疼的;但若是选媳妇,自然还是宝钗这样的合适。即便是贾母挑了宝钗作媳妇,那也不表明她就不疼爱黛玉。贾母是我很喜爱的一个角色,而续书中则把她写得太无情了。

既云“莫怨东风当自嗟”,那么黛玉之死也就不必归咎于“东风恶”了。

在我看来,续书写得太戏剧化、太煽情了。虽然赚取了不少眼泪,却反落入书中所批判的“陈腐旧套”:宝钗成了破坏宝黛姻缘的小丑,而贾母、凤姐等则成了帮凶。就我的理解,这样反倒失去了那种平淡中的深沉。

宝钗最被人指责的是滴翠亭事件和对金钏之死的反应。

在我看来,滴翠亭事件说明:宝钗也不是圣人,没有人可以那样完美。让别人疑心是黛玉偷听了这段**,应该说是很不厚道的,这与宝钗平时表现出来的风格显然是不一致的。当然,人都是有私心的,宝钗也不例外(相比而言,我倒是觉得黛玉惜宝玉胜过自己)。把这件事推到黛玉身上,隐隐表露出她对黛玉的一些敌意。当然,黛玉老早就表现了对宝钗的敌意。这说明,宝钗对此也并非是真的满不在乎的。

对金钏之死,她最初是不知情的;后来,看到王夫人和宝玉的情形,便也猜出了几分。这表明她对世事的洞察是非常明晰的。但是,她是一个颇有城府的人,即便自己有什么看法,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她很理性,很实际,不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一些无益之事。在情感上,她是比较含蓄的。即使对宝玉,也极少流露真情。在我看来,即便她对金钏抱有同情和伤感,也未必会表现出来。不管怎么说,这毕竟也不过是她的性情罢了,并没有伤害到别人(这件事罪责在于王夫人,而宝玉亦是难逃其咎)。

比较喜欢宝钗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她对湘云的体贴照顾,确实是雪中送炭。这时的宝钗,给人一种大姐姐的感觉。湘云对她,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敬重。后来,送黛玉燕窝,那一番话,也是实实在在地为黛玉着想。黛玉后来对她去了疑心,摈除了成见,两人遂成金兰之交。在我看来,能得到黛玉的认同,是非常难得的。

“金玉良缘”是前生注定。对宝钗来说,贾宝玉并非是合适的人选。以她的条件和材质,完全可以有一门很好的姻缘(在我看来,薛宝钗和甄宝玉,才是般配的一对)。可惜,前八十回中没有宝玉成亲的情节。若真的是这样的结合,那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幸福的。宝玉最后是弃“金”而去,亦是悲剧的结局。

在我看来,宝钗自有宝钗的魅力。令人欣赏,值得玩味。

2004年06月13日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