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天若有情之一
作者:慕容古董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60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

在太后的慈宁宫中,万历怀抱着四岁的常洛,童心大起,唱起了另一个时空的儿歌。常洛粉团儿般泥在万历怀中,咕咕直笑,仰着小脸儿,断断续续的跟着万历唱:“两只老虎,跑跑得快,咕咕,咕咕,跑得快,咕咕……”常洛生下来,就由两宫太后和恭妃王氏共同抚养,和万历亲近的机会并不多,但父子天性,一见到万历就颤颤地扑到了万历怀中。

看着父子亲近玩耍,李太后和陈太后也不禁莞尔,回想起了万历小时候的模样。一转眼,万历已经是主宰天下的无上君王了,儿时的那种依赖母亲的可爱早没了踪迹,这让太后们多少有些遗憾。后来有了常洛,才稍解此遗憾。

前不久,常洛出天花,来得凶险,让太后和恭妃担心不已。好在李时珍妙手回春,诊治护理得当,得以平安无事。两宫太后大喜,厚加赏赐,还请万历颁赐“士”的爵位褒奖李时珍,万历自然应允。

“皇上,常洛已经四岁了,按照规矩,是不是应该在翰林园找一个学士,给常洛启蒙?”恭妃说道,因为常洛的关系,她和两宫太后关系极好,对常洛所望也甚大。

万历举起常洛来,笑道:“这事不急。常洛还小,二来请翰林院的学士教常洛,我也有些舍不得。那些先生,也未必有什么学问,一味装模作样,开口说严闭口说勤,我可舍不得常洛去受苦。”做了父亲后,万历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有一份亲情在,就要多少为儿孙考虑。比如,常洛的教育,万历就早早留了心。明朝的皇室教育很差,子弟成才的少。传统教育所用的教材和教育方法,在万历看来也需要大的改进。人言“消磨一代英雄气,八股文章殿阁书”,常洛看来也还聪明,可别让冬烘先生教坏了。

众人都是一笑,李太后道:“翰林院的先生们都是十年苦读,千中选一的,学问怎么不好了?皇帝怜惜常洛,却拿他们说事,外朝的先生们听到了,可又要上折子了。”李太后当年监督万历,很是严厉,不敢稍有懈怠。

万历抚摸着常洛的小脸,道:“我们是天子之家,那里去比寻常士子,教子弟读几本书,让他乐天知命,明理孝悌就好了。难道也要像那苦寒书生头悬梁锥刺股不成?就算他愿意,母亲们怎么舍得?”

“你呀,好一张嘴。”李太后笑指万历道,陈太后也道:“皇帝这话不错,皇家子弟能知道忠孝大义,安荣保泰就好了。”

“现在常洛就请母亲们每日教他认识几个字,让人陪着他说话,玩耍,舞刀弄剑,上房揭瓦都由着他;请老师的话,还过几年再说吧。”万历道,因问道:“潞王的学业怎样了?”

潞王乃万历亲弟,半大小子,因为太后慈爱,留在京师,未曾就藩。因为之前的一些事情,万历不大和他亲近,虽然礼遇不衰,但兄弟之情却淡。

李太后道:“他呀,也是不爱读书的,偏爱弄杂学。顽劣的很,教他的几个翰林院检讨头痛得紧。”话虽如此说,做母亲得眼中还是露出几丝喜悦。

陈太后道:“我看潞王这孩子挺孝顺的,有了好东西都先孝敬了我们。上回还派人送来了一些南洋进贡的果子,虽然不值什么,却难得他一片心意。”

李太后笑道:“那是他该做的。皇上,前儿听潞王说他想去致德公学,想讨你一个示意。”

万历一愣,近年致德公学的发展还是挺快的,在万历的强力推动下,大半的亲王郡王的适龄子弟﹑功勋子弟以及一些大臣子弟都入学学习。作为贵族学校,环境固然优越,师资固然丰厚,但管理也越来越严格,课程也比较的重,要顺利毕业不是那么容易的。潞王怎么想起要去的?说道:“上进是好事,只是学中生活颇为辛苦,我怕他受不了。”

“我也这么说他,他偏不听,还说不去致德公学就要去讲武堂。”

万历笑了,原来如此,道:“那就让他去吧,他是堂堂的亲王,也没人敢欺负他。”近几年,万历尽力扭转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儒林中影响不大,但在高级贵族和军中却颇有收获。一般的功臣子弟,年少张扬,不屑于写八股文,对军功反而热心得多。致德公学和讲武堂的性质在时人看来,是天子的私塾,学成之后,多授予军职;现在又是边关多事之秋,正是建功的大好机会,于是有志之人多入此二学。既然潞王也有此心,无论学业有无成效,都应该成全他。

不处慈宁宫,黄昏的阳光正斜照过来,映着紫禁城一片金碧辉煌。斜阳中,安宁快步上前,秉道:“皇上,张先生府上来报,先生快不行了。”

“备车,立即去张府。”万历即道,虽然心上早有准备,但听得张居正弥留的消息,万历还是觉得惨然。年前,张居正就病重,稍好一点,又放心不下国事,坚持进宫与万历交代了几件大事。一来一回的劳累,病势越发沉重,整日半昏迷着,由药汤吊着性命,气若游丝,不绝如线。

期间,万历也到张府去看望过几次,两宫太后也降旨慰问,百官问讯,外省的官员还私祷苍天,为张居正祈祷。奈何人各有命,死生大限,谁也不能代替,张居正的病情一点也没好转。眼见如此,万历召集内阁成员,商议了后事,内阁之事先由申时行和王赐爵料理,礼部侍郎许国负责礼仪上的事情,其余各官俱守本职。

——这段时间,正是新春,本来就事多,边关还有征伐大事,够万历忧心的了。若是张居正一去世,朝中的平衡立马就打破,万历又不得不大大的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