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君王做事的风格,特别是在早期,与明朝前期的君王有桌明显的不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仁慈和宽容。与历史上大部分丰功伟绩的君王相比,万历不是脾气暴躁的人,不喜欢杀戮,至少对待汉人是这样的,至于其他民族就不一定了。在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到的许多例子都表明皇帝对他的臣子有足够的容忍心,在他统治时间,很少有大臣被处死,对待有过错的大臣,一般的做法是免除官爵,或者流放到寒冷的北方去。皇帝还极端重视亲信,这几乎让他在晚年犯错,让帝国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最终他幸运的避免了。”
“不过,那个时代的一位高级官员却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轻视天子,要知道死于温柔的水的人,远远多于死于火的人。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为皇帝是道家的信徒,实际上皇帝明确的支持儒学的传播,甚至将它输入外国。”
“如果,我们将万历和他前面的武宗,世宗相比,我们会发现很多相似的事情。在享受世俗乐趣方面,他们是如此的相似,在某种意义上,万历皇帝还远远超出了他的前辈。但是,万历并没有因此倦怠朝政,也没有因此耗费大量的朝廷收入,明朝在他的治理下,迅速的发展,并且向近代国家转变,文治武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虽不断有人提出批评,但总体上文官对万历的做法是容忍的。”
——《中国通史》卷159,白龟寿著。
且不管历史学家何如评说,万历十年的夏天,对万历来说是喜事连连。
恰值登基十周年的大好日子,后宫中朝鲜李妃诞下一女,万历取名“雨童”。而皇后和郑妃也相继有了身孕,眼见皇室人丁兴旺,
直把两宫太后高兴等合不拢嘴。
朝廷上的斗争暂告一段落,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期;由申实行领导的内阁勤勤恳恳的办事,六部也正常运转。地方上,除了东北和西南不时有一些小规模的战事外,大都安静无事。边疆上与蒙古人相安无事,归化城中的李谪凡正积极备战,防备秋冬之际,漠北的明图安汗卷土重来。东边一点,大宁城的修筑工程也在蓟镇总兵张臣的监督下进展迅速。
庶几可以说是政通人和。清平无事,是传统治国的最高境界。
万历也有了空闲的时间,玩玩音乐,踢踢球,和秦枭一般浪子斗鸡玩狗,消遣漫漫长夏。甚至还和沈小山做起了“冰”生意,酷热的夏天,“冰”可是热销的东西,万历利用所知的热学知识,小赚了一把。—皇帝的身份是一个枷锁,有时压得万历透不过气来,总想小小的叛逆一下,玩玩票,轻松一下。这期间,还请滞留京师的**喇嘛到宫中来,畅谈一下无上佛法,其实万历想学的是密宗的房中术。当时,喇嘛搞这一些可是鼎鼎有名的。几次会谈过后,房中术没有学到,反而给了**不少赏赐,比如承认**喇嘛的官方身份啊,在京师为**建立庙宇啊,比如允许喇嘛教在中土传播啊,比如免除蒙藏地区佛教喇嘛的税赋啊。
而当江南水师的奏报抵达的时候,万历正和皇长子常洛在树荫下玩蚂蚁,指挥蚂蚁打仗。前来报告的陈于陛和安歧已经见惯不怪了。
“去看妹妹吧。”万历将常洛交给阿母和宫人,让她们带他去李妃宫中玩耍。常洛正是好动爱玩的时期,对新出生的妹妹“雨童”有十分的好奇。
陈于陛禀道:“皇上,这是江南水师最新的奏报。台湾的变乱已经平定,与葡萄牙人的条约也已经拟定,请陛下过目。”
“陈嶙的动作还是满快的嘛。”万历走到椅子上坐下,先看了王道的报告,“这小子很是心狠手辣。”
“皇上,不如此恐怕难以威慑裙夷。”安歧冷静地说道,“不清除他们,汉人在台湾就难立足。”
从实惠层面来说,万里是赞同安歧的。像台湾和东南洋等岛屿的土著,其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人口又众多。大明要控制他们,用和平的方法是不可能的。
陈于陛却道;“陛下,此举虽于国有利,却不符合仁义之道;过度的杀伐,也伤天和,有污陛下声名。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实行。”
在道义的层面,万历赞同陈于陛。他确实不想自己手上沾太多的鲜血。杀戮和鲜血终究不是祥和之气。但自己是大明的天子,遇事需得从国家这一角度思考,个人的感觉必须放在后面。
万历想了一下,说道:“让兵部给王道叙功。”说完,拿起与葡萄牙人谈判的记录和签订的草约仔细的看了起来。
万里很看重签约一事。世界变了,大明原来的天下—朝贡的格局已经不适合如今的世界了。在新的格局下,如何与外国交往成了一个问题。抛弃天下观念,从新认识世界,实行国与国的平等外交是大势所趋。给予西方强国以平等的地位,也有利于打破明朝封闭的观念,引入对大明有利的事务,促进自身的进步。继续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人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然了,在这个实力决定一切的时代,万历没有放弃原有潘属国的意思,还有扩大数目和加强控制的打算。
与葡萄牙人签订的这个条约,应该是大明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国家条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权的保护。所以万历才在圣旨中明确划定底线,防止由于谈判者的无知导致主权被侵害。通览条约全文,万里感到满意,这个周云轩,不光达成了自己的要求,还为大明取得了额外的利益,特别是“大明子民可以在葡萄牙领地经商,享受与葡萄牙人同等的权力”这一条。
抛开政治利益不说,单是商业利益就十分的可观。要知道这个时候,葡萄牙人控制了非洲,印度洋,南洋的数个重要交通咽喉,比如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贸易网。现在虽然衰落,但仍然不可小视,如果大明能利用上这个网络,商业上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于陛,条文朕没有意见,交内阁和九卿商议,看看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安歧忙道:“陛下,此事陛下独断就好,不须再交内阁商议。而且,这样的条文,臣以为不便公开。”
万历明白他是担心内阁大臣脑子太冬烘,不能理解条文,反生事端。特别是允许葡萄牙继续留在澳门,本身就有争议。说道:“与外国定约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很多,总该让他们先尝试尝试。不理解的地方,朕会亲自给他们解释的。”顺便给他们上一趟关于主权的课。想一想清代人因为不懂得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而主动放弃得国家主权和利益,就让万历心痛不已。那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在自己掌握下的大明朝出现。
条文陈于陛也看过,大体上是赞同的,特别是第一条:葡萄牙向大明称潘,让陈于陛很高兴。其他的条文他虽不大懂,但见万历和安歧都赞成,想必不会有大的问题,只有允许传教士传教这一条,隐隐让陈于陛感到了威胁。说道:“陛下,传教士与中华言语不通,习俗不同,允许其传教,恐会引发误会,乃至于骚动。”
万历暗赞陈于陛想得深远,也知道他真正忧心的是儒家的地位收到冲击。比照清末,传教士确实是值得担忧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一来传教士没有治外法权,二来明清国力不同,还不担心列强侵凌。允许传教士传教还是利大于弊的。说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明还容忍不了几个传教士么?而且,这些传教士多有学问,朕记得内阁悬挂的那幅地图,还是他们绘制的呢。还有,水师奏报上说的这个利玛窦,说是才华不错,朕很有兴趣,大可以见一见嘛。”利玛窦,中西交流的第一人,朕到都要看看你是何等的人物。看看剥开历史的沉雾,你的真面目如何!
安歧立即说道:“臣一定尽心安排,让这利玛窦早日进京朝见陛下。”新定条约后,允许葡萄牙人朝见天子;为利玛窦到京师朝见万历开通了道路。
陈于陛回味万历那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委婉的批评,陈于陛当然明白,也觉得自己多心了。两千年的道统,十三经的光辉,何惧区区几个传教士?说道:“陛下心胸宽广,臣深感佩服。臣也认为这条约不宜公开,臣担心有人将此比成绍兴和议。”
万历笑了笑,明代理学盛行,宋代对金人的战合成为了道德问题,凡是主战的就是好的,凡主张和的就是奸臣。说道:“他们要那样想,就由着他们去吧。只有深切明白自身力量的人,才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