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初经由百济和新罗传入大和,当时奉神道教为国教的朝廷将佛教视为异端邪说,十分抵制。直到圣德太子的时候(六世纪中叶),这位皇子联合了大臣苏我氏,以强制的手段在宫廷上下推行佛教,广建寺庙。
事实上,一方面,佛教的传播不仅涉及宗教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大量汉的文化与艺术,这正好符合了圣德太子想要模仿唐朝改革大和国的目的,另一方面,无论是神道教还是佛教,在政治倾轧中都起着跳板的作用,苏我氏和圣德太子以宗教为借口发动战争,打败了坚持拥护神道教的政敌,谋得上位。
之后的两百年里,因为各种原因而得到大和朝廷的支持和提倡,佛教在这片土地上几乎疯狂的发展起来,不仅仅只是在宫廷和贵族的圈子里传播,更迅速的分布到全国,无数佛教派别,如真言宗(密教)、天台宗、净土宗也相继出现。
为了争夺信徒、奉纳、土地等资源,不同的宗派,地方的寺院与京都区域的寺院之间冲突不断,于是,各个寺院纷纷培养出一批‘武士僧侣’,充当打手和保镖,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纷争。
到了正历年间,武僧作为一种寺院常备的武装力量已经相当普遍,不容小觑,所以这次,除了在暗处行动的影武士,藤原道無就只带了两名亲随,骑马微行至音羽山,没有惊动清水寺,由侧面的小径上山。
在后山的松林,他找到那个孩子。
上山的时候,先行潜入清水寺调查的影武士向藤原道無作了简单的汇报,看来对方并没有为难那个孩子,两个月,那个孩子在这里的戒台院抄写佛经,既没有被看守,也没有被禁足,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自由的。
自由,藤原道無刚刚有些平复的怒气现在又不自觉的涌上来,明明是自由的,可是眼前的这个孩子什么也没有做,没有试图逃走或反抗,两个月,他是真的想要待在这里吗?或者,他根本就不想要回去?
藤原伊竹,这个穿着粗布僧衣的孩子微微仰起了脸,面容平静的望向突如其来的藤原道無,他的目光里有着些许无奈和疑惑,但下一刻,又很快的恢复成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样子。
藤原道無凝望着面前的这个孩子,黑沉的眼睛里透着一股凛冽的寒意,一瞬间,他想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份,和早已划定的结局,按照他的心性,一件事情一旦决定好就不容许改变,这个孩子作为他不需要的子嗣,总有一天会被处理掉,这个既定的结局是不会改变的,那么,他现在又为什么发怒?是他的私有物,却被别人从他自己的屋宅里偷出去,是他的私有物,却试图脱离他,他发怒,是因为一些事情似乎有一点失去了控制,仅此而已?
回到二条院,一段时间内,藤原道無都刻意的不去接触那个孩子,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调查当中,他要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了这次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可是,就在他大力挖掘清水寺名下相关田产、庄园的捐赠者名单时,清水寺戒台院的那位别当僧侣竟染了恶疾,很快的就死了。
这当然不可能是巧合。
果然,不久,留在清水寺继续潜伏的影武士赶回来向他禀报了实情。
很有意思,也很难想像,出面动手的人居然牵连出他兄长右大臣藤原道长那个很早就被送到華山法皇身边当侍童的孩子,藤原伊家。
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件事情是出自華山法皇的授意,还是藤原道长的谋划。
九月,重阳的夜晚,藤原道無在二条院举办了一场赏菊宴,邀请来几位乐器上的名家,以及藤原道长家的两位公子。
中途,他特别安排那个孩子出现,并亲自将那个孩子带到主殿的宴席上,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却不向别人作正式的介绍。
藤原道無原本只是想看一看藤原伊家的反应,令他意外的是,藤原伊家竟状似‘惊喜的’认出了那个孩子,亲昵的叫他‘小竹’,他们曾经见过吗?藤原道無皱了皱眉。那个孩子,显然并不认识藤原伊家,有两次,他的目光在藤原伊家的面上停了停,但眼睛里始终浮现着一抹游离于事外、淡漠的神情。
藤原道無不着痕迹的观测着藤原伊家,身边的孩子很安静,喂他喝酒,他便喝,藤原道無无意中瞥见他像人偶般小小的脸颊渐渐被酒熏染出粉色,觉得有趣,忍不住有些坏心眼的又喂他喝下几碟酒。
那个孩子醉了,再没有丝毫不符合年龄的冷漠或嘲讽,那双眼角微微上挑的杏眼此刻就好像猫眼,有些茫然、无辜的睁得大大的。藤原道無侧过脸,看着他将发软的身体倚靠向自己,看着他伸出手抓住自己的衣袖。那个孩子用脸在藤原道無的肩上蹭了蹭,仿佛是很努力的眨了眨眼睛,最后还是睡着了。
顺势将那个孩子抱进怀里,藤原道無低垂的眼眸里掺杂着一丝懊恼的笑意深深的隐匿下去。
----------
百济,新罗,加上高丽,是当时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
真言宗即佛教的密宗,教义晦涩深奥,多使用梵语作为咒语,西历806年,由僧人空海从唐土传到日本。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因为创始于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西历805年,由僧人最澄从唐朝传到日本,天台宗传播的最根本的佛经是《法华经》,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法华宗。
(真言宗和天台宗主要流行于当时日本的首都及奈良地区的宫廷和贵族阶层)
净土宗即大乘教,倡导信徒虔诚的念诵‘阿弥陀佛’以达到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佛教宗派最初由天台宗的僧侣传到日本,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因为教义比较简化和直白,信仰者普通百姓信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