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曹髦被刺身亡后,司马昭更是加紧了对朝政的控制,而曹家的皇权,已经形同虚设了,曹髦的死,实际上也是宣布了曹魏政权的终结,朝中再也没有谁,敢站到皇上这一边。
司马昭虽然野心很大,但也不好直接趁着曹髦一死,就急急地做皇上,那可就真的没品了,也难以平息朝廷内外的舆论。
司马昭也不傻,为了皇帝这个名号,就会让自己背上千载的罪名。弑君之罪,毫无疑问,就会完全加到自己的头上,成为普天之下,所有有良知的臣民,共同讨伐,不共戴天的头号公敌。试想,背着这样的罪名去做皇上,还能安心吗?君临万民,要是大家都以这个皇帝做榜样,岂不引起天下大乱,就是死一万回,估计也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只得继续找一个代言人,继续维护曹家的帝号,以转移公众的视线。司马昭至少需要一定的缓冲期,试探一下天下人的反应。
曹奂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皇上。这个皇上,实际上就是司马昭扶植起来的傀儡,也是大魏名义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奂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只得完全听命于司马昭。
对于司马氏来说,曹奂只是曹家与司马氏两家政权交接的减震器而已,临时帮司马氏看家护院的。
曹奂作为一个皇帝,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等到司马昭死后,曹奂就顺应民意,主动将皇位禅让给司马昭的继承人,司马炎。
这一切,就像历史的重演一样,再现了当年曹丕篡汉的场景。
大魏的江山,终于在曹奂的手里,彻底转让了。但不能说,是曹奂弄丢了大魏,也不能说,是曹髦的原因,毁了大魏。
要追究大魏衰败的原因,应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而是在大魏建立之时,就埋下了阴影。大魏是靠着武力。征服了天下。
但是,曹丕在称帝前,就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继承权。在曹丕成功篡取大汉天下的时候,鉴于兄弟之间的倾轧,对自家人防范更严,让曹家的人,远离军政。
几代人过后,大权逐步落入司马家族。曹家的后人,手上没有军队,无力起兵抗争,只能默默看着司马氏夺走大魏。
而明帝曹髦,也难辞其咎。别看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把大魏的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只可惜,他竟然犯了滔天的大错,沉湎于声色犬马,并一发不可收拾,将大魏几代人勤俭节约的财富,一下子都耗干了,使得大魏元气大伤。
曹睿在临死前,又将江山丢给了年仅八岁的曹芳,让司马懿做辅政大臣。这样的托孤,让司马懿有机会,控制大魏。
再加上,司马家族,个个都是奇才,加上手中的权势,聚集了一批死党,也拉拢了人心,极大地孤立了曹家,让曹家彻底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好不容易,就中出了一个曹髦,也是寡不敌众,一出手,就死于一时的冲动。冲动是魔鬼。但这种冲动,是唯一的希望,就像一丝的光亮,刚刚一划,就被夜空吞没了。
大魏国,成了大晋国,曹操创造的辉煌,终于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