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曹植(五)
作者:横批竖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17

第一百三十一章曹植(五)

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嗣,但并不代表这是最后的结果,曹植与曹丕之间的争斗,依旧没有结束。只不过,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后,又以一种新的状态,继续进行。

名义上,曹丕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但实际上,这太子的位置,始终还是临时的,一旦曹操变卦,就会狠狠地把曹丕拉下马。以曹操的性格,只要还没断气,就有能力左右太子的最终人选。

毕竟这次初选,只是曹操为了应急,为了稳定大魏的局势。万一自己的归天了,总得要有个人总揽全局。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要不,大魏国,岂不乱了套?岂不要随着自己的玩完,也跟着玩完了?好不容易做下的事业,可不能就这样说完就完了,总得要好好地传承下去。自己之所以不称帝的原因,可就是要让曹家后代兴旺发达起来,好让自己流芳百世。

如果在死前,圈定不好继承人的人选,做不好交班工作,别说吴蜀两国,就是大汉的遗老们,也会趁机在曹家的门口放上一把火。

即使在大魏的内部,也难保没有“好乱分子”,会借机起事。在加上曹植与曹丕两派的势力,也会有大的动作,同室操戈,危害国家的安全。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老是决定不下来,就会遭到朝廷内外的猜忌,引发各派之间的明争暗斗。

曹操在世的时候,大家还有所顾忌,不敢太嚣张。曹操只得先应付一下形势,真等自己快断气了,或糊涂了,难保不会有秦始皇的沙丘之变。曹操一死,就代表着以曹操为首的势力,将要进行一次大的洗牌,以决定谁是真正的接班人。这不仅是曹操迟迟没有定下接班人的原因,也是不得不定下谁是接班人的原因。

曹丕在成为太子后,竟有些得意忘形,抱住辛毗的脖子,大声说,你知道我该有多高兴么?

原来,曹丕认为自己终于熬到头了,其实并不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曹丕的举动,多少会让曹操听到一些风声,使得曹操开始对曹丕,又有些怀疑了。

曹操本身就多疑,何况是这等国家大事,怎能放之任之,不做两手准备?

曹丕也多少开始有了警觉,在他的心里,只有把太子的宝座,一直坚持等到曹操死了,才能算是成功。曹操不死,太子的位置,始终是不牢靠的。

曹操对曹植的看法,是因对曹丕的怀疑,重新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并开始暗自锻炼曹植,给他创造建功立业的机会,好用实际的能力,去钳制和压倒曹丕。

那是在曹操死前的一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形势十分危急,等着大军的援救。

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个很关键的一战,只能赢,不能输。一旦关羽得志,大魏的江山,可就失去了屏障。战机往往是微妙的,一招不慎,就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曹操把这个救援的任务,交给了曹植。这是一个绝好的立功机会,曹植不敢懈怠,积极做好行军准备。

就在这个当口,曹丕得知了消息,急忙赶来与曹植相见。曹丕以庆贺为幌子,请曹植喝酒,为他壮行。曹植本身为了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已经把酒戒了,这对他来说,是要极大的毅力,才能控制的。

但曹丕毕竟是兄长,又是太子,为自己践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论公论私,都不好推却。曹植一开始还以公事为借口,敷衍两杯就算了。谁知曹丕不怀好意,想尽办法,要把曹植灌醉。

曹植一开始还能控制,到后来,酒精起了作用,就开始“原形毕露”了,一下子就醉烂如泥了。

等到第二天要出军,曹植的状态还没有恢复,神志也不太清醒。看来,这次是被曹丕灌很了,或者下了一些药。否则,以曹植的酒量,酒桌上的应酬,是难不倒的。

曹操不明就里,一气之下,临时撤换了主帅,曹植与这次立功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曹植肚里委屈,又不能申辩。解释解释掩饰,就是推卸责任。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解释,曹操都不会听进去的,只会激起曹操的更大怒火。这头再得罪太子,可就是罪加一等。曹丕也不会承认的,不仅很容易以合理的理由,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会添油加醋,放上一把火。

谁叫自己原本就有贪杯的习惯,给别人有了可趁之机,再加上曹植的傲慢性格,也不会为自己辩解的。一切都随缘吧,反正自己爱的是文学,其他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

通过了这件事情,曹操对曹植有些泄气了,看来,曹植是扶不起来的烂泥了。朽木不可雕也。

不过,这件事情,对曹操只能是瞒过一时。曹操号称“阿瞒”,竟被曹丕给瞒住了。但这件事情,除了几位当事人,恐怕只有曹彰知道了,只有曹彰,才是曹植比较信任的兄弟,才有机会获悉一些情况。曹彰自身,再与曹丕的交往中,也会对曹丕有所了解。当然,曹植会让曹彰保守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