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铁路、铁厂、船厂、战舰一个都不能少(上)
作者:斛斯闲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8

对于费雷德里希先生即将迎来的悲惨命运文彦轩是一点都不知道,即使是知道了也恐怕不会放在心上,就像瑞安说的费雷德里希先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果不是恰巧他在为南洋工作恐怕不会比路边的一堆牛粪强多少。

对于文彦轩来说,这种布撒在欧洲探听情报的小人物多如牛毛,就是死几个都不会心疼,更何况这些家伙根本就掌握不了南洋的什么动向,就算被英国人的威逼利诱拉过去也没什么损失。

眼下文彦轩更关心的是因为费雷德里希这家伙而被拐骗到南洋来的那个德国工程师,这个可怜的家伙仅仅因为6千英镑就被弗雷德里西给卖了,不得不拖家带口万里迢迢的躲到中国来支援建设。

不能不说此人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至少他来了之后大冶铁厂的筹建工作立刻加快了步伐,为此文彦轩还受了左唯湘的专门表扬。当然文彦轩也不小气立刻给此人涨了一倍的薪水,当然暗地里也是加派了人手保护,倒不是忧心他的安全。实在是文彦轩害怕这家伙一高兴手痒起来又跑进中国的赌场里找乐子,这位仁兄在欧洲那种小儿科的赌场里都能输得清洁溜溜,进了咱们中国的赌场还不得连皮带骨头给赌场里的那些老千给活吞了。

说起来这个大冶铁厂也筹备了三五年了,随着萍乡煤矿的发现才大大加快了进度,去年七月在左唯湘的支持下文彦轩是初步和几大合资方签订合资合同。后来虽然因为朝廷里的一些小鬼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所有的合同还是于当年十月份签署完毕。

大冶铁厂,其实原来应该叫做汉阳铁厂,因为按照左唯湘的计划,虽然大冶是发现了铁矿,但他却希望铁厂建在汉阳大别山脚下,原因是地处省会交通便利用工方便。但后来文彦轩给他算了一笔帐后,老左才放弃了这个打算,从大冶到汉阳大概是120公里的路程也就是240华里,这么远的距离每日仅运输所需铁砂的运费就达60多两白银,再加上还有采购煤炭炼焦,按照最低标准推算炼一吨钢的成本就达到了25两白银,而当时广州从外国进口一吨优质钢材却也只需30两白银。这还不算完,大别山山麓地势低洼要在此处建厂必须垫高地基,仅此项费用就得30余万白银。真要这么干这个铁厂还不得赔到姥姥家去。

于是乎筹备了几年的汉阳铁厂一夜之间就变作了大冶铁厂,将厂址设在矿石产地自然是省下了来回折腾的运费。说起来像左唯湘这样的老学究终究是不太懂得科学,在技术上总喜欢想当然自以为是,若不是有文彦轩在,这个华夏第一所大型炼钢企业恐怕是命运堪忧。

比如一年多前,左唯湘就急吼吼的下令立刻去英国采购炼钢设备,当时外国技师人曾有过的善意的提醒:“必须将铁矿、焦煤进行化验,并须将矿量、地点及距离详细说明,方可计划。”面对提醒,左唯湘一笑了之:中国之大,何无佳煤良铁?于是英国人便随意给筹备中汉阳铁厂随便配置了2个贝塞麦转炉。

说起这个贝塞麦转炉,就不得不提一提贝塞麦其人,贝塞麦(BessemerSirHery1813—1898年),又译贝色麦。英国发明家和工程师,转炉炼钢法的发明人之一。19世纪50年代,他注意到在设有鼓风设备的炉中熔化铁时,空气可除去铁水中的碳,炼出熟铁或低碳钢,于是采用风管吹炼坩埚中的铁水,后发展成为贝塞麦转炉炼钢,1856年获得专利。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贝塞麦集中精力从事于发明一种新型来福式射弹,它可以在飞行的同时自身旋转,因而可以保持一个更为稳定的弹道。大炮上装用这种炮弹,可以发射得更远更准确。英国陆军部很保守,对他的发明不感兴趣,于是贝塞麦拿着他的发明找英国的盟友法国(贝塞麦是法国人的后裔,他父亲是在法国革命爆发时移发到英国的)。

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三世对他的试验很感兴趣,并鼓励他做试验。然而他的这个炮弹头必须要在大炮内装得很紧,否则火药产生的膨胀气体会从这个弹头旁边漏过去,使弹头失去了使它旋转的力量。一个法国火炮专家嘲笑的指出,大炮内必须有较大的膛压,才可能使用这个武器,但当时大炮多为青铜制造,膛压做不到这么高,如果硬要使用这种炮弹不光无法杀伤敌人,反倒毁了使用武器的人。

贝塞麦感到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于是着手研制一种有足够强度的铁,用来制造威力巨大的大炮。显然,他所需要的正是钢。但是钢在当时极为昂贵,实际上成了一种珍贵金属。因为一般从炼铁炉炼出的铁是“生铁”,含碳很高。这种铁极硬但很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费很大力气精炼生铁后则形成一种可说是纯铁的“熟铁”。这是一种韧性铁(一点也不脆),可以把它锻打成任何形状,但是它却很软。用来制造枪炮同样不合适,于是乎还要反过来给熟铁中加入适量的碳元素,这就是含碳量介于熟铁和生铁之间的钢,既坚硬又有韧性。从上面可以看出炼钢所遇到的困难是,需得先将生铁变成熟铁,然后再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碳,可是说来回的倒腾很是麻烦。

那有没有可能不这么折腾呢?你还别说这个贝塞麦还真有点主意。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铁矿石来达到目的,他将经过仔细称量的铁矿石加进生铁中,再将此混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此时铁矿石中的氧原子则与生铁中的碳原子化合而生成一氧化碳,此气体逸出而被烧掉,留下的就是纯铁。除了利用铁矿石(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还有没有别的加氧方法把碳烧掉呢?为什么不能利用鼓风直接通氧呢?一些反对的意见认为冷空气会使铁水冷却、凝固,从而使整个冶炼过程停止。

但贝塞麦认为事实恰好相反,并坚持做了试验。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鼓入的空气将碳烧掉,燃烧的热不仅可以保持铁呈熔融状,而且确实提高了铁水的温度,因而不需要外界的燃料。贝塞麦发现把冶炼过程进行到适当的时候就停下来,钢就炼好了,用不着经过熟铁阶段,也用不着花钱买燃料。这就是冶金史上贡献卓著的转炉炼钢法,说实话转炉炼钢确实揭开了工业化大炼钢铁的序幕,贝塞麦的发明也是意义重大,说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都不为过。

但是贝塞麦的发明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用来实验的铁矿石是不含磷或者含磷很低的铁矿石,他的转炉虽然能练出钢但是却无法完全除去铁矿石中的磷和其他杂质,而钢铁中如果磷的含量太高,那这种钢就和废铁没什么区别,那是非常之脆,用这种钢材别说是造船造炮,恐怕就是用来建房子结果都是房倒屋塌。

实际上贝塞麦1856年公布自己的发明没多久就差点死在了这上面。当时一些“冶金爱好者”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投资营造“鼓风炉”,不幸事情出了茬子,他们炼出的钢质量很差。于是乎始作俑者贝塞麦遭到了痛斥,被认为是骗子。后来贝塞麦经过实验才发现了这要命的含磷问题,遂推荐用他转炉炼钢最好采用优质不含磷矿石。像他本人的铁厂就是采购的瑞典优质不含磷铁矿。

贝塞麦是可以采购别的矿石,但左唯湘可就没有这种条件了,他是要立足国内建造钢厂,而大冶的矿石却很不幸的含磷非常之高,若是按照他的方法直接采购贝塞麦转炉,那估计这个铁厂就可以直接改为废铁厂了。

实际上老左确实是个很固执的人,哪怕就是文彦轩和一干技师提出了问题,他也是充耳不闻。幸亏这个铁厂不是他的南洋独资,占了百分之六十股权的文彦轩、阿姆斯特朗和维克斯公司联合是否定了他的意见,转而采西门子马丁平炉才避免大冶铁厂还未建成就成笑话的结局。

按照第一期工程规划,三年之内大冶铁厂将兴建两座日产百吨钢铁的高炉,年产生铁十万吨、优质钢材三万吨,初步满足南洋即将上马的武广铁路和黄埔造船需求。

说到了这武广铁路就不能不多提一笔,武广铁路自然是指广州到汉阳的铁路,左唯湘想修建这条铁路的用意很明确,就是想将大冶的钢运到黄埔来造船,毕竟两地相隔千里,用传统的运输方式一则太慢二则费用太高,有了这么一条贯通湖广的铁路,既方便了运输钢铁间接的也有助于军事调动。当然这条铁路还处于规划之中,完全动工还得等南洋凑够了足够的资金。

这几年南洋的开销确实是太大,哪怕就是能从海外贸易中获资巨大,南洋也渐渐的有些支撑不住,每年采购的兵舰要钱、训练新军要钱、保养水师要钱、兴办工业要钱、打仗更是要钱,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去处,而短时间内这些新版的工业却是没有一点进项。这种局面不要说左唯湘受不了,就是大金主文彦轩也是渐渐的支撑不住,眼下里他是打算好好的和老丈人商讨一次,重点就是南洋今后的规划,再也不能这么盲目的上马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