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图光复刘伯升起兵
上回说到王莽中了赤眉军军师徐宣离奸之计,将田况召调入都,齐地数县联防随即一盘散沙,土崩瓦解。赤眉军首领樊崇放开手脚大干,连拔十数城,挥师西进。王莽惊闻,急命太师王眶、宁始将军廉丹火速发兵前去山东征讨。王眶好大喜功,深入赤眉腹地,被董宪大败而逃。廉丹领兵前来救援,奋不顾身,杀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被董宪所斩。
绿林、赤眉反莽之举传至南阳春陵,令汉家后裔倍感振奋,也欲起兵响应,要讨灭王莽,索还汉室江山。
且说自刘秀在义士王霸相助下,从湖阳救下十三舅樊宏、二嫂马飞艳与兄长刘縯一同返回春陵后,便将绿林、赤眉等各地豪杰举义反莽之事讲于刘縯听。
刘縯素有鸿鹄之志,早存反莽扶汉之心,听后,兴奋之极,高声赞道:“文叔京都太学无白就,真是长见识,不同凡响也!”又慷慨激昂对其道,“我等乃汉家血脉,岂可望视王莽逆贼,窃我社稷,毁我宗庙,祸国殃民?兄正在春陵聚集乡勇,暗中厉兵秣马,练武摆阵,广交天下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常遣人到南阳、新野、湖阳等地联络亲友志士,积聚力量,只待时机,一举而起之也!”
一日,刘縯请来叔父刘良、族叔刘祉、刘赐,并召集胞弟刘仲、刘秀,族兄刘歙,族弟刘稷、刘嘉、刘信、刘兴、刘庆及十三舅樊宏等人,聚首刘氏宗庙,同来议事。
这一班刘氏宗卿,皆非等闲之人,个个都是豪杰志士。叔父刘良曾任过县令,处事周全果断;族兄刘赐饱读经书,深有谋略;刘歙通晓星历占卜,能掐会算;二弟刘仲,熟读兵书,自幼随兄习武,练就一身好本事;刘嘉,乃刘良之子,英俊豪气,文武皆备,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刘稷长得高大魁伟,勇猛刚毅,刺枪使棒,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刘信乃刘祉之子,刘庆为平林军中刘玄同胞之弟,皆为武艺高强,勇猛之人。
待众人坐定后,刘縯亮开高宏大嗓,爽然道:“我弟文叔,从太学归来。其满腹经论,见多识广,天下之事,无有不晓。今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正是我刘氏宗族有所作为之时,何不由文叔为众宗卿说与?指点江山,筹谋未来也!”众人同声赞可。
刘秀立于堂前,慨然道:“莽祸自元帝而起;一则曰权归女主,再则曰委事父兄,三则曰终于儿皇也!汉运沦,神宝亡,令人嗟叹不已。这也是木朽则虫生,墙罅则蚁入,不有女宠外戚之播弄在先,何有宦寺方镇之交讧于后?四星耀斗,百桷摧栋,阳弱阴强,其所以由来者渐矣,徭辨之不早辨也。如此之国残,怎不为王莽所祸,以欺国人?今四海翻腾,风起云涌,时荆州绿林振臂一呼,如久旱逢雨,万民响应;有琅琊赤眉揭杆而起,似云散天开,风卷残云。铜马、五幡、尤来、大枪等,皆呼啸而应,各显神通。汉室宗卿,刘氏后裔,岂有不顺应天意民心之理?汝南刘快、真定刘扬也南举北动。新朝气喘喘以渐绝;王莽命微微以将毙。今窃国之贼焦头烂额,东伐西剿,疲于奔命,灭亡之时,指日可待也。害人终害已,为天下耻,可不鉴哉!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南阳春陵,且是卧虎藏龙,英雄辈出之地,何不趁势而起,匡扶汉室,建功立业,还待何时焉?”众人击掌,同声喝采。
刘縯接过刘秀话语,高声道:“贼人王莽,篡我汉家江山,毁我汉室宗庙,夺我王侯爵位。国贼外侮夷邦,内欺百姓,把个好端端的华夏大地弄得分崩离析,乌烟瘴气。如今天下大乱,绿林新市、下江、平林三支兵马大闹荆州、南郡、江夏。山东赤眉攻略青、徐二州,新近又大败莽朝太师王眶,斩杀宁始将军廉丹,朝野震动。今人心思汉,如盼甘露,正是我等汉家子孙重整旗鼓,匡扶汉室之机。汝等何意乎?”
刘良、刘赐、刘祉、刘仲、刘秀、刘稷、刘嘉、刘庆等,皆齐声叫好,共推刘縯为主,行举义之事。
刘縯大悦,信心百倍,摩拳擦掌,趁时准备。先是仗义疏财,将自家宅院腾作大堂,稻场用为聚勇之地,把粮食银钱充作军用,马匹牲畜全都牵出,各用派场。刘良、刘赐、刘祉等长亲见了,不甘示弱,纷纷变买家产,缴于军库。
刘縯知人善任,遣弟刘仲到新野联络妹夫邓晨;刘秀到宛城联络好友李通、李轶;分派十三舅樊宏置炉冶铁,打造兵器;指定族叔刘赐储粮备草,收存银两;选授族弟刘稷清理武场,操练丁壮;又分派刘嘉招募兵勇等等。众人受托,分别操办,井然有序,各显神通,只待适时机会,便登高一呼,共举义旗。
且说刘秀受兄之令到宛城联络好友李通、李轶兄弟,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
原来,李通之父李守,曾任莽朝宗卿师,通晓《易经》,素好星历占卜。一日,李守对子李通道:“为父昨夜观星象,见北斗南往西移。我推测,刘氏不久当兴,李氏必将相辅也!”
李通找来从弟李轶,将父言告之。李轶欣喜,道:“现今四方皆乱,莫不真是新朝当亡,汉室当兴?”
李通点头道:“是也,人心思汉,由来已久,趋势已定矣。”又道:“南阳宗室,只有文叔兄弟,胸如鸿鹄,且泛爱容众,是与共谋大事之人,你我可投之。”
李轶拍腿而立,道:“兄欲成大业,就在这春陵刘氏兄弟了,切勿错失良机也!”
俩人正议间,忽闻门客来报,说是春陵刘秀来此会友,人已在大堂等候。李通惊异道:“父卜真乃神也!”即和李轶匆忙至大堂与刘秀相见,并把刚才与李轶所议之言说与刘秀听。
刘秀听毕,笑道:“真是天凑我也!我今到宛城,正是为此事而来矣。”便将春陵宗室欲举义之事一一说与 李通、李轶听,邀李通、李轶等宛城、淯阳等地豪杰一同响应。
李通欣然道:“我兄弟二人之意也是如此,到时定助春陵一臂之力哩!”刘秀甚悦。
随后,刘秀问及宛城可为举义之士,李轶答道:“连同兄长李倏、兄弟李宠、李季等族人外,可聚门客、义士四、五百人也。”刘秀大喜。三人随议举义事宜,约定二十日后,春陵率先举旗,李氏兄弟率宛城义士闻风响应。待春陵军前来攻宛时,作为内应。
刘秀随即返回春陵,将宛城之事告于兄长,刘縯自然欢喜。
少顷,刘秀问刘縯,道:“兄长,上次所议招募兵勇之事,乃为举义之关键也!秀今归来,为何不见动静?”又告诫道,“无兵勇如何能成大事耶?”
刘縯苦笑道:“贤弟有所不知,兄长何不想到?只是春陵非同他乡,招募之事甚难,我正犯愁哩!”
刘縯所言确实。原来,这春陵乃汉宣帝分封之地,所居皆为汉家宗卿,故侯、公、尉、令众多,三纲五常,古风颇重,家道甚严,行事谨慎。近日里,宗卿族人见刘縯等人跑马射箭,舞枪动棒,习武练兵,初露锋芒,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又见刘縯、刘良、刘赐等荬掉所有祖遗田产,樊宏也从湖阳邀来百名铁木工匠,并在白水边支炉生火,冶铜炼铁,日夜打造兵器,似有大举之趋,皆心存戒意,恐招惹是非。不日,春陵人又见刘仲、刘稷、刘嘉、刘庆四处竖旗扬幡,招募兵勇,大张旗鼓,欲行起义之举,更觉前途凶险,敬而避之,各谋躲避,免*烧身。
刘秀知晓此事后,对刘縯笑道:“兄长不必烦扰,秀自有良策。”
次日一早,刘秀穿一身自制竹铁墨青铠甲,披一绿色绛衣,戴顶红樱铜头盔,腰挎长剑,骑一头黄牛,脸露自信,威风凛凛,在春陵前后四处来回走动。春陵子弟见了,无不惊讶,交头接耳,惊道;“文叔乃深明大仪,博学谨厚之人,今且戎装着身,莫不真是星移斗转,天下要还我汉室江山乎?”有的还道:“文叔胜过他兄,乃有震乾坤,撼天地之才。若随此君而起,定能大展鸿图,功成名就,吾等不可错过也!”
众人相互奔走,交口私语,暗自商议到刘嘉处入夥。先是三三两两,再是三五成群,后逐渐增多,应接不暇,不过五、六日内,竟聚集七千余人。
刘縯喜上眉梢,对众人叹道:“我弟智高谋深,处艰难而敏捷;行为洒脱,处危急而不乱。真未料文叔有这般神力也!”
过了数日,刘仲领邓晨、邓禹、阴识所率新野五百人来春陵汇集。隔了一日,虎头山邓奉闻春陵举事也辞别寨主铫期,率二百余人来投。一时间,春陵人欢马叫,一遍沸腾。
刘秀见举义之事大都齐备,便对刘縯道:“今我春陵招兵买马,制旗磨刀,各路英雄纷至沓来,人心可用也。常言道:‘墙有缝,壁有耳。’若被莽贼所闻,必遣军来剿,举义不宜久拖,何不乘势而立耶?”
刘縯依言,当日将刘良、刘赐、樊祟、刘仲、刘秀、刘稷、刘嘉、邓晨、邓禹、阴识、刘歙、邓奉、刘祉、刘庆、刘信等刘氏宗亲及志士友人共二十六人,召於宗庙大堂。刘縯立于堂前,对众人振振有辞,道:“众英雄今是为倾覆王莽*,匡扶汉室,起复高祖旧业,平定万世而齐聚春陵。现正是苍天亡莽贼之机,我等万事齐备,只待宛城事成,便兴师伐莽也!”众豪杰听了,无不群情振奋,拍手称快,跃跃欲试。
刘良建言道:“兴师讨莽,应出师有名,首领有衔,方能使万众相助,天下归顺也!”
刘縯称赞道:“还是叔父想得周全,那就称春陵族众为柱天都部如何?意为顶天立地之师也!”
众人齐声叫好,歃血誓盟,皆称春陵之伍为柱天都部,称刘縯为柱天大将军。
一班豪杰正在轰轰烈烈商议举义之事时,忽见宛城李轶跌跌撞撞,哭将进来。刘演、刘秀等皆惊异,问明情由,无不失色。
即有阴风频起,顿感险象环生。原来,自刘秀离宛城后,李通、李轶按密约所定,分头联络宛城好友志士五百余人,欲策应春陵举义。但因处事不慎而泄密,招致一场杀身之祸,几乎将春陵举义断送,使后来二千历史不知该如何改写。说及此事,起为李轶,止也为李轶也。
李轶有一好友名曹放,此人*倜傥,素有见识,为人仗义。曹放在宛城开有一茶楼,接交甚广,朋友甚多,达官贵人,三教九流,皆都往来。那日,李轶劝曹放入夥。曹放动心,也想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来,亦满口应诺,并暗中联络一批同义之人。
曹放在妓馆‘逢春楼’有一红颜知己名香春,平日俩人情厚,打得火热。一日,曹放暗自想道:“将行大事,亦是离乡背井,风急浪高,生死未卜。虽子然一身,倒也无甚牵挂,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香春。”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要让她知道为好。到了晚上,曹放将此事向香春说与,无非是恩恩爱爱,难分难离,勉其保重之言。哪知香春另外还与一盐商相好,这盐商见其数天闷闷不乐,便巧言套之。香春也是无意,就将曹放所言透露于他,并千叮咛,万嘱咐,莫让泄露。这盐商近来正因得罪郡衙,海盐被课以犯律扣压,正无策讨要,临近破产。得知此息,暗自叫好,但却不露声色。
次日,那盐商即到南阳郡府,向太守甄阜禀报。甄阜听了大惊,即命衙卒拿住曹放、香春。一顿拷问,打得曹放皮开肉绽,求生不了,求死不成。曹放难忍皮肉之苦,便一五一十将李通、李轶与春陵刘氏共结反莽之盟,已在宛城暗地聚众,欲里应外合夺取宛城等等,如实供出。甄阜大惊,趁夜派兵围住李府,将李守及一家老幼共六十四口拿住,只是走了李通、李轶兄弟两人。事也凑巧,那日李通去昆阳会友,李轶恰巧在外吃酒未归,二兄弟侥幸逃脱。
南阳太守甄阜提审了李守、李倏、李季数人,一顿大刑侍侯,便一一招供。甄阜将李守全家统皆处斩,并令吏卒满城搜捕李氏余党,一经逮捕,俱被杀戳。一时间,宛城内外天昏地暗,腥风血雨。
刘縯与众豪杰听到这里,无不怒发冲冠,即令举事,发兵宛城,替李家兄弟及宛城义士报仇。独刘秀镇定沉稳,静坐一旁,不言一语。刘縯不解,问之。
刘秀略一思量,立起身,斩钉截铁道:“众位英雄豪杰,我等何止只取宛城?要取天下哩!”转而又审时度势,慎重分析,耐心对众人道:“不过,宛城乃南阳郡治所在,自古兵家重镇,现又有太守甄阜、莽将梁丘锡率重兵把守,若击此城,非为易得,不可轻举妄动也。先前,我等依盼宛城李氏兄弟里应外合,可克敌制胜。今内应已失,仅依我等八千人马,不足取宛也!”
邓禹听了,即赞同刘秀所言,起身道:“文叔所言及是,无克敌之力而攻之,是兵家大忌也!”
众人顿时群情激奋,议论纷纷。刘稷高声叫道:“我等若不去击宛城,那李家几十口人的鲜血岂不白流?”
“非也!”刘秀毅然道:“既然宛城事泄,春陵所为已为朝廷查觉,乃无秘密可言,我等应顺应潮流,即举大义!”众人同仇敌忾,齐声赞同。
刘縯拍案而起,慷慨激昂道:“众位宗卿既有此意,伯升哪有不顺天意之理!挑一良辰吉日,祭旗盟誓,拜将点兵,讨莽北伐也!”
刘歙通晓星历占卜,微闭双眼,掐指算道:“翌日正是既望吉时,紫气东来,祥瑞照日,可逢凶化吉,柱天大将军何不趁此举事?所向披靡,一举而成大事也!”
众人情绪振奋,皆呼道:“柱天大将军可发将令,即刻举义也!”
刘縯高声铿然道:“宛城事泄,事不宜迟,举义就定在明日!”
“众人拾柴火焰高,欲成大事者,必借众力也。”刘秀又对刘縯道:“如今绿林军分为新市、下江军两股。秀闻新市军与陈牧、廖湛的平林军正在随县、安陆一带经营,何不遣人邀来相助,共讨莽贼耶?”
刘縯点首道:“是也。船大经风浪,人多势力众,文叔之言正合我意。但不是何人去为妥矣?”
话音刚落,便有一人挺身而出,毅然道:“小弟愿往!”众人一看,原来是刘嘉。
刘嘉,字孝孙,年虽不足二十,但交际甚广,素有胆魄,且有三寸不烂之舌,能言善辩。刘縯大喜,亲书信简,派他到随县、安陆去寻新市、平林军。
当夜,刘縯自在宅府门前扎下大帐,又召刘秀、刘良、刘赐、樊祟及妹刘黄、刘伯姬进帐,令其分别编制军伍,制定进军路线,调集粮草,聚积军资,分拨军服,赶制军旗,垒土筑台等等事宜。众人领令,各自准备,皆忙到鸡鸣星落。
翌日亭午,刘縯传下将令,全军汇集“飞云台”前,誓师举义。
这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星火点燃万山林;
云起春陵战鼓擂,征程龙虎斗熊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