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会议(一)
秦汉到这个时代之后最大的愿望,在他带兵进京之后,迫使袁世凯下野,并与袁世凯妥协之后,经过数次商议谈判,在他和北洋主要将领的相互妥协下,宣告成立了。
虽然,新政府成立后,这个国家还是对外使用着原来的国名,但使其内部结构,已经面目全非。只要是个明白人,都能看出,原来的中华民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华夏大地,再次换天了!
南方的国民党,对于秦汉刚就任总统,就敢做出如此的大胆举动,胆敢逆天,都感到了巨大的恐惧。
毕竟,中华民国是由以国民党为主,成立的国家政权。而这是国民党人士的骄傲。可是现在,竟让秦汉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其消失了。这对国民党来说,无论秦汉如何辩解,都是不能接受的。
就算是秦汉针对南方的国民党,发表了数次的讲话,虽然暂时收到了一些效果,使得许多人闭了口。但是,有一件实事,是秦汉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中华民国,除了这个国名,其他的,全都变了。
这让建立中华民国的国民党,情何以堪!如何接受?
组建后的北京新政府,工作是千头万绪。好在秦汉不用像在兴华城那样,必须事事亲为,只需要把设想的计划和方案,交给各个部门办理就行了,这样他本人就减少了许多工作量,不再和初进北京城时,忙的晕头转向一样了。但就是这样,秦汉也没有时间,回兴华城看看,毕竟,兴华城的一切,才是秦汉能够稳定执掌权利的基础,特别是军工业等行业。好在,此时的兴华城,基本上按照预定的轨道、制度前进着,没有犯下什么大的错误,但是小的,不能解决的事项,还是堆积成山,这些,都是秦汉带来的新事物,只有秦汉才能解决。秦汉对此,颇感无奈,这些事情,他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在培养人才方面,继续加大力度、进度了。这当然又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好在,秦汉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最缺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
公元一九一四年七月,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将会爆发第一次世界性的大战,也就是自人类进入热兵器以来,历史记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九一四年,这个时间对秦汉来说,实在是太紧迫了,太短暂了。
一九一四年,这对秦汉来说,这个时间对他的计划来说,已经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是再努力,又能如何那!又能让中国有多大的改变那!
所以说,一九一四年,历史上将会爆发的世界性大战,是绝对不符合此时中国的利益的,不利于国家的崛起的,是不符合秦汉心里预定的那个计划的。
可是!尽管不符合秦汉的预定计划,秦汉又能怎么办呐?
秦汉对此,也是颇感到无奈,也明白,人力有时候也是不能胜天的!
面对字自己已经掌握的大好形势,秦汉又感到不甘心。只好硬着头皮,想尽一切办法。但是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争取让这场战争,尽量的迟延几年再爆发。但是,这件事情很难!太难!要知道,这场战争,是秦汉原来已知的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不是人力可以转变的。
再说了,其一,战争的发起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此人性格怪异,是个极端主义者,而且为人极度狂妄。威廉二世执政时期,就极度吹嘘大德国主义,妄想把德国建设成为世界德意志帝国。一个这样的人,而且还是一个这样站在权力顶端的狂人,怎么去说服他?靠什么去说服他?而且,这其中最关键的还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目的。
其二,一战的爆发,有它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就像是已经决堤的洪水,怎么能够堵上那!即将燃烧到尽头的导火索,怎能阻止它的燃烧!
这场世界性的大战,还有着另一个关键的原因,或者说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这个导火索,秦汉又如何熄灭它那?
在历史上,当时德国的威廉二世就是利用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索,才借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所以说,想要推迟一战的爆发时间,秦汉首先就必须要说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否则的话,一战,只会按照历史的进程,按时爆发。
可是,该怎么去说服威廉二世那?怎么去说服那个掌握着德国的最高权力,还又狂妄、自大、骄横的威廉二世那?
面对这个唯一能延迟一战爆发时间的办法,秦汉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到任何办法来解决!
这个问题,难!太难!实在是太难了!
一个人拥有的力量,以及他所掌握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再说了,秦汉也不是什么外穿裤头的超人,秦汉本来就是个普通人,只是经历与其他人不同而已,只是在偶然间,因为时光隧道的原因,使得秦汉比别人具有超然的条件。
时间就在秦汉的苦恼中,慢慢流逝。
数日过去了,也没有想到可行的办法。秦汉无奈,只好投降了。
人多力量就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人的智慧相对一个人来说,当然就高了,何况那些历史上的名人。无奈之下的秦汉,只好暗自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几个知己的人,让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至于那几人,早都知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了,也不会怀疑秦汉说的话。因为以前,秦汉对他们就早做过这种事,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才来到他的身边,并在后来真心的拥护他。
这一天,秦汉特地和蒋百里、蔡锷等几个,知道他能预知未来事件的人,都找了过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开了个重要的秘密军事会议。
秦汉在会议上,也没再做别的掩饰,开门见山地,用心情沉重的表情对几人说道:“各位同仁,咱们,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并使得我们的国家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不过!我在今天里,也将告诉大家另一件巨大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将与我国有着巨大的关联。”
秦汉说到这里,将众人都惊奇地看着自己,就皱了皱眉,接着说道:“据我所知,一九一四年七月份,这个世界上,将会爆发一次世界性的大战。这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卷入了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将会历时四年之久,有可能将导致超过一千万人口的死亡。”
秦汉的一番话刚说完。蔡锷等人闻听后,不由的都是面露惊讶、难以置信之色。
他们这几人,早已经不怀疑秦汉预知的事件了。因为就是以前秦汉所预知的那些事情,才让他们聚集在秦汉身边的。所以,现在秦汉说出此事时,几个人竟然没有任何的怀疑,但都大吃一惊。要知道,超过一千万人口死亡的一场战争,还没有发生过,此时几人闻听,能不变色吗?
秦汉见几人没有质疑自己的这一番话,更没有让自己解释,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样是最好的,否则,自己可不好解释自己是如何预卜先知的。
惊讶中的蒋百里,不由得惊讶问道:“校长。那我们中国,到时候也会参与吗?咱们,战胜了吗?”
秦汉看着蒋百里,心里暗叹口气!心情沉重的道:“中国也会参与这场战争,而且也获得了胜利。还因这场战争,死了很多中**人、平民。但是,让国人遗憾的是,在我国参战而且胜利后。我们中国,随即就被其它战胜国抛弃了。作为战争的战胜国,我们中国很悲哀,没有分得任何战争红利。其实,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们和战败国也没有什么区别,原因就是我们中国是个弱国,当强国需要你了,就一把把你拉过来。利用完之后,就再把你抛到一边去……”
坐在椅子上的蔡锷,听完秦汉的一番话,猛地站起身来。气愤的说:“校长,我不怀疑你今天说的所有话,我也一直相信你,可是现在,是校长你带领我们,在领导这个国家,这是一个新的国家,不是原来**不堪的中华民国,我们领导的国家,它与中华民国已经不同了,我们没有义务,去参加一场主要在欧洲发生的战争。”
蔡锷激愤的说完后,又猛地坐回沙发上,双手紧攥,随即,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无奈的气。
其余几人,还没来得及说话。秦汉就摆手让几人打住。然后缓缓说道:“我从与各位认识之后,从没有让大家失望过,大家也很相信我,这让我万分的高兴,这说明我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就像我今天说的这件事情,大家没有质疑我,而是非常的相信我,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还重要的了。当然了,我当初也说过,你们就算是问我,我也不能说的,这是我最大的秘密,任何人,包括你们,我的亲人,都不会说的,但是根据我以往说过的事件,你们也该知道我,不会信口开河的。现在我只能说,这场战争,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包括我们中国,也不能避免。再说了,这场战争对我国来说,其实也是个机会,是一次能够让我闷闷中国,借机崛起的机会,我们不但不能避免,还要促成它……”
秦汉的话,还没说完,屋里几人,不由的同时问道:“校长,为什么?”
秦汉看着几人,微微点点头。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崛起,让我们中国借助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崛起,所以说,我们需要这场战争!但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是对中国不利的,太早了!而我们国家还没有为这场战争准备好。所以,我今天把大家聚集起来,就是要大家共同的想办法,我们要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来改变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我们要想办法,让这场战争延后几年再爆发。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我们国家,多留出点发展的时间来,也给我们留出准备战争的时间来。”
秦汉的这一番长话说完后,转头又看了看旁边的冯玉祥和蔡锷,想了想。接着说道:“延缓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我想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很遗憾,也没有想到比较好的办法。我也很无奈,所以,我把大家召集起来,咱们一起想想,总要想出个好的办法来的,毕竟,大家一起想,比我一个人想要好得多。当然了,从现在起,我们需要的是尽快从军事上、经济上,真正的统一这个落后的国家。时不我待啊!你们负责整编部队的,一定要加快脚步,越快越好。毕竟,就算是咱们能够想到好的办法,能够延缓战争的爆发,但是!又能够延缓几年那?所以我们要尽快的准备好。再说了,早一点准备,万一战争按时爆发,我们……”
说到这里,秦汉也说不下去了。
秦汉明白,万一这场大战准时爆发,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是极度不利的。
而这样的机会,这样一个让中国借此崛起的机会,已经再也没有了!这是中国唯一能够借此可以崛起的机会。
万一?历史准时到来的话,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又在哪里?秦汉想到后世的中国,想到那个战争纷飞的中国,心里不由得一痛,再也想不下去了……
屋里的几人,看着秦汉忽然间那痛苦的样子,心情也不由得都沉默下来,都在默默的看着秦汉,一句话也不说,一时之间,屋里沉静的异常可怕。
过了很长时间,秦汉慢慢从沉思中醒来,发觉屋里的沉重气氛,秦汉摇摇头,不由的叹了口气。
秦汉望了望屋里沉默的几个人。又转头对冯玉祥、蔡锷说道:“对了,当初我给你们送那封信的时候,也同时给吴佩孚送去了一封同样的信,只是一直不见他有什么反应!后来,事情太多,我也就慢慢把这件事忘记了。这次你们整编老北洋军队的工作,你们可以去找找他,我想,现在的他,应当看清形势了,是会帮助你们的,如果得到他的帮助,你们多少会顺利的一点的,再说了,这个人,我了解的,算是个人才吧。”
对于秦汉这方面的话,屋里的几人,都没有质疑,因为他们也是如此,才来到秦汉身边的。
冯玉祥、蔡锷两人,也同时点了点头。
冯玉祥恍然又说道:“对啊!校长,我想起来了,吴佩孚此人,是老北洋不可多见的人才啊,他一向就反对各国列强,对我国的压迫,是个爱国、正直的军人。我和他,还有点交情,会议结束后,我马上联系他,只要他还在北洋,就能找到他。”
秦汉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