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纛飞,全军集结】
作者:邹久官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78

在平凉北郊的安静生活是在第国梁,乃昭武大学参谋部984年入学的学员。开 心 文 学 今年三十二岁。徐栋到达这里时立即下达了两道北疆方面军参谋本部的军令。第一道是勒令云外诸州乙等军团士卒立即赶赴平凉城接受战时编制;第二道是命令学员兵各连以现有之连队编制,组建三个曲,成立北疆方面军第三军团前师直辖的特编部,部帅就是他徐栋。

接到这个命令后,第云甫,帝国为数不多的将军之一,少将军衔。汉元974年益州军校毕业,今年四十七岁。同时也是帝国袭九世的出云伯,算是个二等伯爵(一等伯是世袭,与国同休)。

这侯少将乃是帝国诸葛元帅的得意门生之一,十八岁考入益州军校,二十二岁毕业时就是上尉军衔。汉元978年,随军出征西海州,惩戒小国蔡奄,立功晋升少校,之后就一直常驻西海州。汉元992年,大月州又有小规模叛事。其带兵东进,又一次积功晋升大校。当然,这里必须说,在这个阶段的侯少将还是个敢打敢拼的将军,作战也极其勇猛。以犀利著称。不过在汉元996年被调往北疆打匈奴的时候,他的整个带兵风格却发生了改变。每战不想怎么冲锋。而是琢磨退路在哪儿。

最有趣的是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四百里路途,他所带的那一镇足足走了六天!然后发现匈奴在前方设下了埋伏,他又一马当先,率先脱离战团。这次追击的汉军有两个镇,他的部队损失最轻,仅阵亡一人。伤两人,其中阵亡者是因为跑的太快,摔下马摔死的。另外两个受伤的也是因为脚踝崴到,并没有受到致命伤害。

在随后的作战中。这位侯少将带着他那个镇四处作战,却四处“逃跑”,跑来跑去,倒是打出了一定的名气,因为匈奴人在这种反复被追击又反复设伏的战术中,无法给侯少将的队伍以致命打击,到最后自己先被拖垮了。侯少将最后一击,将已经被拖垮的匈奴入侵军队全部歼灭,杀敌六千余,自身伤亡不足百人!

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是要晋升将军的,可枢密院却不知该如何叙说他的功绩,与其随同作战的将领也对这个只知道跑来跑去的“兔子将军”毫无好感,一致不愿在叙功时加上他的名字。到最后还是一向沉默的诸葛元帅发火了,亲自写奏折给皇帝,为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叙功。枢密院无奈,只好晋升了他的军衔为少将。

对于这样一个将军,的确很难得到普通士卒的信服,不过侯鉴自从上次反击匈奴之后就一直驻守北海州,麾下的北海州第七军团后师也算是一支常年与匈奴人作战的劲旅,在召集令中枢密院也就加上了他的名字。

说实话,胡公也不喜欢侯鉴,不过帝国将军本来就少,侯鉴怎么说也算是个将军,这次北疆方面军刚刚组建,若让他单领一师,真的有点浪费,考虑到特编部这个心尖子,胡公也就勉为其难让他担任军团长,不过军令却是第三军团最后随辎重粮草出发。

作为一个骑兵军团,沦落到押送辎重的地步,所有被编为第三军团的将士都有点无奈。不过想到这场仗已经有飞骑卫和烈武卫包办了,押送辎重粮草也就不算太丢人。

特编部到达银州城,在银州城下停了两天,补充辎重和粮草,同时还接收了一批军医。

是的,帝国的军医并不是固定编制,而是出征前临时配备。当然,常驻军团中会有固定的军医编制。

按照规定,一连士兵中必须配备至少一名军医,不过这些军医都会统一安置在部帅的警卫曲中,组成军医曲。这些军医都是各大军校毕业,骑马是基本的技能。同时还能进行作战。当然,除非到了最后关头,不然军医是不被允许参战的,他是所有受伤士卒最后的保障,在作战中是被其他士卒保护到最后的人物。

分派到沈云这个连的军医姓蔡,名仲,字八斗。贵州昭通郡人氏,吴郡军校毕业。已有十年的军龄,今年三十岁。生的有些矮小,但很壮实,因常年在宁州驻扎,所以皮肤有些黑,北风吹多的脸上也都是皱纹,看上去像是四十岁。很憨厚的一个人,医疗技术也算过硬---刚来的第一天就判断出庞通有严重的脚气,还给了贵州老家的秘方,只三天就让庞通的臭脚丫子不会那么痒了……

话说沈云原来的五个人中,沈云是连长,方誊、赵信和钟离泗都成了排长,唯独庞通这小子还是个小兵。不过他们的军衔都有所晋升---原来的横纹剑章,都换成了双纹剑章,当然,只局限于军官,像庞通是还没有的。等打完了仗再说。

汉元1003年三月十日,银州城外大纛飞扬,第三军团两万五千人最后一批,雄纠纠气昂昂地押送着大量的辎重粮草翻越阴山,直奔北海州大戈壁!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面对他们的将是如何的一场恶战!

※※※※※※※※※※※※※※※※※※※

ps:呼,编制之类的事情头疼死我了。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很是一番折腾才总算完成。这一章主要是将战前的编制,和一些人员的调动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接下来的战斗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好了,下一章【飞云堡,恶战先声】

求个票,行不?(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