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两侧,到处都是生长了几千年的原始森林,从来没有人涉足的幽深沼泽,以及生长着一人多高的野草的草原。在这条铁路线以北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荒原,秋冬季节几乎寸草不生,春夏季节也只生出非常微薄的苔藓。每到夏秋之交的雨季,大半个西伯利亚的土壤都被雨水溶化,所有的公路、铁路都浸泡在泥浆里,必须派出大量人力物力维护运输的通畅;到了九月底、十月初,来自北极圈的寒风又席卷了所有的森林、草原和荒原,把它们全部冻的结结实实,好象万年不化的冰山一样。在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的广阔土地上,散布着叶尼塞河、额尔齐斯河和勒拿河等宽阔湍急的河流,这些河流一般都没有堤坝,河边几十公里范围内都是芦苇从生的湿地沼泽,苏联在西伯利亚仅有的几座大城市都分布在这些沼泽附近。除了这些大城市,整个西伯利亚全部笼罩在荒芜野蛮的雾气之中,几十万蒙古游牧人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些半农半牧的部落已经定居下来,形成了几百个小村庄,他们都向几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上缴粮食税和特产税。西伯利亚的生活异常艰苦,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没有建成的时候,给莫斯科寄一封信都要等上半年才有回音;有时候霜冻提前来临,西伯利亚的耕地大面积绝收,许多农民、牧民乃至城市居民都只有吃野草和树皮活命。对于一个生活在欧洲的俄罗斯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被送到西伯利亚”,那意味着从文明世界被扔到野蛮世界,甚至比死亡还要可怕。西伯利亚占据着苏联近的领土面积,却只居住着苏联2%的人口,这个比例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自从国家社会党在俄国执政,并建立“苏维埃国家社会主义联盟”以来,情况稍微有了一点改善。西伯利亚是从俄罗斯通向东亚和中亚的门户,而且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木材和有色金属资源,甚至可以成为俄罗斯争霸太平洋的基地。早在托洛茨基掌权期间,西伯利亚大铁路就已经修的很完善了,斯大林上台之后又修建了一条电气化复线,使这条钢铁大动脉每天可以允许200列火车通过。为了加强对远东地区的控制,斯大林还修筑了蒙古铁路和北极圈公路,虽然这两条交通线经过的地形都非常恶劣,但至少可以满足一部分运输需求。斯大林还花费几百亿卢布,在西伯利亚的中心建设了一座宏伟的新城——“新西伯利亚”,它不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甚至还拥有大型飞机场和地下粮仓,即使遭到敌人包围,也可以自给自足地坚守一年。斯大林在1932年的一次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说:“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把欧洲看作国家战略的唯一重点,但欧洲并不是人类世界的全部。在遥远的东方,黄种人占据着辽阔而富饶的土地,在面积上并不逊色于西伯利亚,在资源和气候条件上则远远超过西伯利亚。俄国拥有世界第一位的领土面积,但大部分土地并不能让人舒适的居住。我们需要获得满洲、华北和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而新西伯利亚将成为我们遥控远东局势的中心。”此后,斯大林又花费十亿卢布,在新西伯利亚修筑了一个“大本营前哨基地”,这座基地由巍峨的地上建筑和错综复杂的地下坑道构成,直到侵华战争开始时仍在修建中。
战争开始的时候,西伯利亚大铁路每天都要把上百列满载的军车运送到蒙古的乌兰巴托、远东的伯力和海参崴、中亚的塔什干和阿拉木图等地,这些军车上有全副武装的俄罗斯士兵、刚刚走下生产线的T34坦克和鳞次栉比的伊尔2强击机,他们从莫斯科或高尔基等工业城市出发,四到五天之内就可以投入远东战局。但是,随着战争一日千里的推进,呼和浩特、包头、佳木斯、牡丹江等重要城市都落入苏军之手,从这条铁路经过的军列也不是那么频繁了。斯大林甚至早在6月15日就签署了一道最高苏维埃训令,要求各个军用工厂暂缓生产TB3、米格3和拉科3等高端军用飞机,并暂停对T34坦克的升级研发,原因是“对华战争可能在两到三个月内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在太平洋或大西洋对付敌国海军,不宜将主要精力放在陆战装备上”。斯大林并没有说明“敌国海军”是指谁,如果苏联想在大西洋帮助德国,那么敌人无疑是英国海军;如果苏联想在太平洋与日本人一道扩张,那么敌人肯定是美国海军,或许加上英国在澳大利亚、马来亚部署的海军。但是,也不排除苏联和日本分赃不匀,在太平洋上剑拔弩张的可能性,谁知道斯大林和裕仁天皇的脑海中究竟在想什么呢?
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军列减少了,另一种列车却在飞速增加。这种列车不是从西向东运动,而是从东向西运动,它外表看起来是货运列车,却带着货运列车不应该设置的通风孔、天窗和排气扇,列车末尾还有狭长的餐车和医疗车。6月6日,第一辆这种列车从中苏边境的海参崴出发,一路东进,经过48小时的漫长行程抵达新西伯利亚,接着就停靠在新西伯利亚郊外一个不起眼的火车站。6月7日,又有5辆这种列车从伯力、海参崴和黑河出发,目标无一例外的都是新西伯利亚,有的停在新西伯利亚南郊,有的则停在北郊或东郊。6月中下旬,这种列车明显增多,尤其是在佳木斯、依兰和牡丹江先后落入苏军之手以后,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有二十多辆这种列车飞驰在茫茫西伯利亚草原之上。如果外国新闻媒体知道这些列车是运送什么的,肯定会当做爆炸性新闻在国际上大肆渲染,苏联本来就很肮脏的国际形象会落到一个新的低谷,中国人民对苏联当局的仇恨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欧洲干的就是这种事情,斯大林干的比他们还“出色”,比那些训练有素的纳粹党卫军效率都高。这些列车运载的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的中国人,有的是被俘的中**人,更多的是无辜平民。他们以300人为单位组成一个“营”,每个营挤在一个破烂肮脏的车厢中,除了稻草和风扇之外什么都没有。他们带着愤怒和惊惶的眼神被驱赶上车,根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死亡,还是永无休止的折磨?
虽然战争中经常传来苏军屠杀战俘的消息,但是平心而论,在战争初期苏军对中国战俘还算宽厚,一般都允许他们携带少数个人财产进入战俘营。这不是因为俄国人有什么同情心,而是因为斯大林不希望把宝贵的中国劳动力都屠杀在战场上,而是希望把他们组成一支“黄皮肤的劳动大军”,代替俄罗斯人开垦西伯利亚一望无际的荒地,并在危险的煤矿、有色金属矿和杂草丛生的油田进行苦力劳动。每当一个城市被攻陷,苏联的方面军立即会派遣一位集团军级政治委员对战俘进行“甄别”,凡是四肢健全、体格强壮的战俘会被立即送往边境口岸等待装车,那些体质虚弱或者受伤的战俘则被扔在残破的战俘营里听天由命,有时候甚至被有组织的秘密屠杀。平民一样逃脱不了苏军政治委员的“鹰眼”,除了少数有俄罗斯血统的中国平民可以受到优待之外,所有人的档案都必须经过苏军的“详细调查”,那些被认为在政治上不可靠、有反苏倾向或者在中华共和国政府担任过官职的人都会被立即送到边境口岸,和战俘们一起装车。东北境内有许多犹太人,大部分是从俄罗斯境内被逼迫流亡而来的,这些人当然受到了苏联毫不留情的虐待,正如斯大林所说:“我与德国元首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国际犹太人集团的痛恨,他们是制造一切战争和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在战争的第一个月里,被送往西伯利亚的犹太人甚至比中国公民数目还多,不愿当苦力的犹太人争先恐后的逃往长春、沈阳乃至北京,他们的财产被丢弃的到处都是。每一个被占领的中国城市都会出现如下的惨剧:成千上万无精打采的中国战俘、犹太人、“政治上不可靠”的平民和被怀疑从事反苏活动的平民排着杂乱无章的队伍,被全副武装的苏军押解着通过一个“检查站”,苏联人为这种“检查站”配备了精良的医生,凡是被认为“身体不够强壮”的人会被立即拖出队列,扔到没有食物和饮水供应的“死亡战俘营”去;如果这个人不幸生为犹太人,那么等待着他的会是立即枪决。当然,有时候苏联人也会发发慈悲,让身体不够强壮的平民回家,但天知道哪天他们又会心血来潮,把那些无辜的平民抓回来继续虐待。据战后盟**事法庭的统计,东北地区平民的伤亡90%来自苏联人肆无忌惮的屠杀和虐待,这简直是比纳粹大屠杀还残酷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