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并不是很大,它毕竟只是一座豪华的住宅。二楼走廊的尽头,延伸出一条天桥长廊,通往主房之后的两层小楼。
我沿着走廊成功找到了我的房间。
壁炉、大床,以及其他法式的家具,虽然比不上宫廷中的豪华,却也算是最好的材质、最新的款式。
“殿下,”贝克里夫人见我进来,便走来对我说道,“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了,只是这里有些小。”
确实如贝克里夫人所说,这间房和我在凡尔赛、枫丹白露的套间确实没有办法比——只是一间单一的卧房而已。不过,我也想得很开,我现在毕竟不是在法兰西,在这个异国他乡之地,我也没有必要太讲究。
我说道:“不碍事的,夫人。反正也不需要住太久。”
现在是在秋季中旬,原本的预定便是在入冬前回去,因此我最多也不过是在这里住上一个月,只等英国国王召见我之后,我便可以离开。
房间中有一个凸出的阳台,光线很好地从阳台中射入,照亮了整间房间。
我将手中的书页放在床头柜上,随后便穿过玻璃窗门,来到了阳台上。我这时才发现窗外——大使馆的后面,五六十米长的后花园之外,居然是伦敦的贫民区。
两层或三层砖石房屋构成的街道和居民区,房体几乎都是黑色或灰色。房屋外没有豪华的饰品点缀,也没有贵族区常见的在外壁涂上白石灰的房屋。远远眺望过去,房屋与房屋之间的街道也是坑坑洼洼的,有些地方还有着污水——街道上的马车一驶过,便会激起水花来。随处可见到蜷缩在墙根或是房屋与房屋之间的流浪汉,也随时可以看见游走于大街上衣衫褴褛的儿童。
“这些可怜的孩子!”我情不自禁地感慨了一声。
就在我话音刚落下时,德·博蒙小姐的声音忽然从右侧传来:“这里是伦敦的贫民区,住着的都是流氓、小偷。不过,这里虽然肮脏不堪,但是巴黎比这里更加糟糕。”
我循声往右面望去,只见到德·博蒙小姐正靠在隔壁的阳台上。
她穿着一套似乎是由男式剑客服修改的服装——袖口、领口都处都绣有白色蕾丝边。她一头深金色微卷的长发完全不加束缚地散在背后,偶尔如柳絮一般自由地迎风飘舞。一把长剑悬挂在左侧腰间,与她的两条纤长美腿形成了优雅的立体几何图形。
或许英姿飒爽用在她的身上正合适。
我努力令自己的眼睛从她婀娜的身体上移开,看向远处的贫民区。
我问道:“巴黎真的不如伦敦吗?”
“那要看指的是什么。”她语带笑意地答道,“论起宫殿、教堂、广场,伦敦少有能与之相比的,但是,论起普通平民的话……”
她嘲讽一般地笑了笑,说道:“在巴黎,这些房子属于除贵族、教士的其他人。”
“其他人?”我疑惑地又望向了她,不过这一次纯粹是好奇,而非是觊觎她的身姿。
“您应该知道三级会议吧!”
“是的!”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三级会议”这一法国的特殊制度我当然不会忘记。前世的我知道“三级会议”是暴风雨的序曲,今生的我,更是从历史教师那里完完全全地了解了“三级会议”。
它并不是英国国会这样的常设组织,最初只是国王利用平民来抗衡贵族和教会的工具。它没有固定的召开时间和场地,只是随国王的需要来定。它最后一次是在一六一四年召开,不过随后便由于国王王权的加强而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国王不再需要借助平民的力量来抗衡贵族和教会,那么这一工具也真正成为了历史。
我的历史教师和其他许多人都已经将三级会议看作了遥远的历史,如果不是因为我知道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三级会议间接要了路易十六的脑袋的话,我恐怕也会将之看做一段历史。
德·博蒙小姐黯然神伤地低着头,叹息般地说道:“虽然三级会议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这种古代的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等级却保持到了现在。贵族拥有豪华的宅邸,教士虽然居住在教堂中,可也有大量的房产。然而,无论是有钱的银行家还是稍有些钱的手工业者,他们都只能生活在类似于伦敦贫民区的房子中。他们的房子唯一的不同,也需要你走进去之后才能发现。”
“巴黎真的是这样?”
我发现我作为法兰西王子完全的不合格。从小到大,我除了凡尔赛和枫丹白露宫外,我居然没有去过其他的法兰西土地,包括巴黎。
“是的!”德·博蒙小姐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在护送你来之前,我曾经去过一趟巴黎。那里比我想象得更糟糕。”
她转过头来看着我说道:“物价比战争之前高了两倍,巴黎市民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面包。”
她的话使我愕然。
巴黎市民的生活都如此艰苦,那法兰西其他地方又会是怎么样?
我感受到心脏跳得快了起来,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愤怒的市民冲进凡尔赛的场景。
“我……我有些……累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昨晚一夜未眠的缘故,我的头有些昏昏沉沉了。
我摇摇晃晃地走进房间中,迷迷糊糊地对守候在贝克里夫人说道:“夫人,帮我换衣服,我想睡一会儿。”
然后,也不知是怎么样,我就换上了睡衣,随后一头倒在了柔软的床上。
我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梦。
宽阔的广场上,中间一座木质的四方台,周围围着一群衣衫褴褛形似乞丐的平民。一个身着华服的贵族打扮的人被反绑着押上了木台,木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座木质的机械——两根木柱之间悬空着一面三角形的刀片,它也许是突然出现的。贵族被强制跪了下来,他的头被人按在了刀片之下。随后,刀片从高处突然落下。“咔嚓”一声,鲜血四溅,贵族的头颅离开了身体,但是它并没有落于地面,而是直接飞来了我的眼前……头颅原本是后脑朝着我,然后在我面前慢慢转了过来,之后,我便见到了一张东方的面孔——那是前世的我。
“啊……”
我惨叫一声睁开了双眼。
我心神不定,连续往左右望去,在看到了熟悉的法式家具后,我才确定已经摆脱了梦境。
我坐了起来。
这时,房间中的光线昏暗,阳台之外已经是一片漆黑,只有对面壁炉上摆着的两架蜡烛台的灯光在照明。
晚上了,我意识到自己可能睡了一整天。
我对刚才的梦心有余悸,因此什么也不想干。
我背靠着柔软的枕头和床背,用呼吸调节着心绪。大概五六分钟,我才冷静了下来。
冷静下来后,我发现我完全没有了睡意。
我正想着如何打发时间的时候,无意间透过暗光看到了摆放在右边床头柜上的纸页。我想起了这本军事书籍,反正也正好无聊,于是我便决定用它来打发时间,顺便学习一下这个时代的军事知识。
我快速起床,跑到壁炉边,拿起蜡烛台,一边保证着蜡烛不灭,一边以最快的速度返回。
我右手拿起纸张,左手轻轻将蜡烛台放在了床头柜上,然后我在躺回床上,接着边上蜡烛的光芒看了起来。
这本书记载着腓特烈国王在战争中的心得和体会,也记载了战争的过程和他的指挥决策。可以说是一本自传体式的评论感想文。从这本书上记载的战争来看,这位普鲁士的国王可说是十分传奇。但是,我读着读着便发现了一个问题:除了那如同年代表一般的战争流程记载,我对其他一切——普鲁士国王的指挥、心得、体会、评论等,都懵懵懂懂的。
我脑海中对于战争的印象,尽是一些以一当十、舍生忘死——如同董存瑞、黄继光一类舍生忘死的永垂不朽类人物的伟大、光辉、忠诚的形象,我对这个时代的战争根本没有一点的了解,从而也就无法想象真实的战场,从而也就无法明白书中记载的战略战术的形似。
我想我回巴黎后恐怕要先去军营一趟了,否则我恐怕一辈子也不可能具备这个时代的军事常识。
很轻很短一声“呲”。
似乎是从阳台的方向传来。
我向阳台望去,我记得阳台的玻璃窗门是关着的,但现在却见那关着的两扇玻璃窗门似乎有些不对劲。两扇本应该呈直线的门,其中一扇似乎突出了一些。
难道是有人?
我警觉起来。想起白天德·博蒙小姐说不远处的贫民区都是小偷一类的下九流人物,我的心便揪了起来。
难不成会是小偷潜入了吗?
我觉得这完全有可能。
大使馆外的围墙并不高,而且整座房子内也不见有卫兵,有人潜入也实属正常。
“呲”的一长声,随后又转为“吱”的一声,玻璃窗门被推开了。
皮鞋的脚步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响亮。
只见到慢慢走进来了一个穿着一身黑,腰上配着长剑的人。
因为光线太暗,所以我看不清他胸以上的部位。
他的打扮,如果不是因为我十分确定身处伦敦的话,我真的就以为是看到了佐罗。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