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这话,皱了皱眉道:世子,这种事情又怎么能是我们这些奴才能够多嘴的呢?深宫大院,奴才得要知道规矩,不然脑袋随时都会搬家的啊!况且皇上是什么人?怎会听我这小小宫女乱嚼舌根?
他忙赔笑道:这话没错。我们也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姑娘把我父子一腔忠诚爱国之心传达给皇上而已。姑娘一向严谨公正,当不至于被旁人所蒙蔽才是。说完递给我一张银票,我瞟了一眼,竟有千两之多。
我不由暗自好笑,这千两银子对别的宫女来说可能是难以想像的巨资,但对于实力遍布全国的元华饭庄东家的我来说,却根本不放在眼里,但却伸手接了过来,笑道:平西王的忠肝义胆,皇上也是极清楚的,这你就放心吧。他想要麻痹康熙,为什么我不能反过来麻痹他呢?
想了想我又道:其实世子根本勿需担心,太皇太后跟平西王交情深厚,也最了解平西王,别人诬陷的话,太皇太后是不会听信的。我把这把火引向孝庄,孝庄老谋深算,应该不赞同仓促撤藩。但康熙的心里却是极着急的,想要直接反对那简直就是自己找死。但如果孝庄出面就不一样了,康熙极尊敬孝庄,怎么也不会拿她开刀的。用她来麻痹吴三桂,也是个好办法。
吴应熊也是颗玲珑心,当下心领神会,站起身来向我深深一揖道:姑娘的提点,我记下了。多谢!
我忙也站起来回了一礼道:我不过说了几句实话而已,世子不必放在心上。
两人相视而笑,各人心怀鬼胎。吴应熊自以为已经收买了我,我却知道一切正向着历史的既定轨迹发展中,任何人都无力回天。
第三章温柔
回到宫里,我一五一十把吴应熊的事禀报给康熙知道,只免去了暗示吴应熊去找孝庄的细节,末了说道:皇上,吴家父子如此紧张,可见尚可喜的奏折确实对他们有些刺激,皇上要小心才是。
他听了笑道:看来他们对朝廷还是有所畏惧的,不然也不会这么急着打通门路。不过也正因此说明了吴三桂确实有不臣之心,不然他不会心虚。看来这藩,不撤不行了。
我点了点头道:吴三桂确实可疑,皇上还请多多提防。
他淡淡一笑,说道:朕知道了。
看着他不太在意的表情,我暗想是不是这番话起了反作用?原意是要他引起警惕,没想到他反而因此认定吴三桂怕了朝廷,看来这吴应熊的麻痹之计还真起了作用啊!我的心机毕竟不够深沉,也完全没有尔虞我诈的经验和能力,看来以后要多小心了!
转眼间过了两个月。六月里,我的情报网收到消息,吴三桂和耿精忠准备上折子自请撤藩。我当然知道这不过是他们的障眼法,一方面试探试探朝廷的反应,另一方面是想要安康熙的心,让他驳回这道奏折。然而康熙却是极高兴的,当下便找了个名目在瀛台召群臣观荷赐宴。
宴会上丝竹阵阵,觥斛交错,表面上看来是君臣和谐、一团和气,谁知道这背地里有多少勾心斗角、阴险狡诈?康熙对吴应熊更是关怀备至,神态亲热,让大家都看到皇帝对平西王一家的眷顾,为的是安抚人心,给人一种不会撤藩的印象。
我对这种虚伪的场面实在是不能适应,当下找了个空溜出来透透气。谁知刚走出来,一眼便看见杨柳岸边,那个迎风孑立的孤寂身影。
好熟悉的场景!
上回与他这般独处,糊里糊涂喝下一杯酒的后果便是枉送了一条性命,我自己也差点人头不保。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我哪里还敢再犯?当下便要转头回去。
他却发现了我的动静,轻轻叫道:曦敏吗?
我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行了个礼道:奴婢见过裕亲王。
福全转过身来,看着我轻轻笑道:无需多礼。这两年我多在边关,咱们倒是很久不见了。
蒙古准葛尔部有不稳的迹象,所以康熙属意福全代为巡视边关,这两年他在家的少,离京的多,我笑了笑说道:王爷能者多劳,日理万机,还记挂着奴婢这等下人,真是让奴婢受宠若惊。
他无声地笑着,看着我,轻声问道:这些年,你……还好么?
我抬头看去,摇曳的柳影中,他的面容忽隐忽现,仿佛被笼上了一层黑色的面纱,阴阴氲氲地,看不真切。
我低下了头,轻轻说道:谢王爷挂心,奴婢一切都好。
他不说话,于我相对而立,许久,才叹了一声道:你说你还好,我却已经看不见当初那个与我月下谈心的恬淡女子,也找不着当年南京城中洒脱自在的飞扬人儿。
一阵酸涩充斥在我的心间。能不改变吗?待在宫里,处处看人眼色过活,天天提着脑袋度日,看着康熙身边的嫔妃们争奇斗艳,对着粉雕玉琢的皇子们黯然神伤。不过四年,我的心境却仿佛已经老了四十年。不过我还算比较幸运的了,我有自己的事业,每个月也能得到两天的时间出宫透气,那便是我惟一疏解郁结、排除压力的方法。我不是宫里除了争宠便无事可做的宫妃,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情爱上面,否则我会崩溃。学着去忽视,因为我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当我全心投入饭庄的经营,我会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我会告诉自己就算没有情爱、没有康熙也能过得很好,于是我知足。知足常乐,多么简单的道理!虽然身处复杂的皇宫,虽然心陷没有承诺的未来,但我要让自己快乐,这是我人生的信条。既然放不下,那就顺其自然吧。我也不确定能在康熙身边待多久,但既然我已经并且看来只能待在这里,那我就要从困境中活出自己的生活,不期望能够过出什么绚烂的人生,我只求一辈子风清云淡,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