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己在见到“战国第一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之前,对他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太史公的《史记》中的叙述。在《史记》中,司马迁极为推崇魏无忌,甚至把他描写成了一个如神明般完美的理想人物,还在书中说:“能够以富贵之身,而与贫贱之人相交,贤能如上古的圣人的,天下就只有信陵君这一人了。”
司马迁还通过列举信陵君的很多事记,把“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慈爱谦和、知人善任的政治理想和忠于知己、见义勇为;视死如归,报效国家的道德观念”,这些华美的称赞之词,一股脑得加到了魏无忌一人的身上。
出与对书本知识的迷信,马克己对魏无忌可谓是“久仰久仰”,虽然不是他公子无忌的丝粉,至少也是对他抱有好感。所以当他接到廉颇好心送他的“简单任务”之后,便欣欣然欣整齐了人马,来到了魏无忌的使者车队旁。
魏无忌心中明白,廉颇是要把他控制住,免得他中途逃走--廉颇的做法,更加增张了他认为赵国可能联秦攻魏的可能性。但是,他更清楚,要是他不去游说赵国,他所爱的魏国,就有可能与齐国一样,成为历史。
想到这里,魏无忌下了车,立在车旁,把手中的节杖交给了他的副使;接着,他抖了抖衣袖,向无论是辈分、年龄、还有地位和官衔都被他低很多有马克己行了拱手之礼。
“礼贤下士”,马克己的脑子中马上就想到了这词--虽然他也不情愿承认自己就是就是魏无忌所“礼贤”的“下士”,可是他现在的地位又比所谓的“下士”高得了多少呢。别人玩“异时空”,不是当上王上就宰相,最不济也是个大将;而自己来到战国时代快五年了,才当了个小小的骑兵都尉,一个指挥千人的小长官--而这一个小官还的托自己的出生好日福,混出来的。想一想,他还真是窝囊啊。
马克己看到战国时代天王偶像级的人物,信陵君魏无忌谦逊地对自己施以礼数,有一点受受宠若惊的感觉了。愣了一下,在身边的伯长的咳嗽的提示之下,才反应过来,自己要做什么。
他立刻下了马,僵僵地站在了地上,木纳得作了个揖--身穿戎装的他,本来应该行的是抱拳的军礼。
这个小细节被魏无忌看在了眼里,他脸如春风地微笑着对马克己说:“足下是赵氏公姓?”
“是的,回君上,在下是赵国公子奢少子,赵括。”马克己这回子才想起自己礼数上的不周,又对魏无忌行了抱拳礼。
“少子,又是一少子啊!”魏无忌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稚气未脱,却从眼神中透露出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莫明的深沉的少年。
“他现在的神眼,和当年的我好像......胸中虽有满腔的热血,眼前却看不到一丝的光明,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将来。他还是个没有找到自己生存意义的少年郎。可能这个小子还在迷茫吧,因为不是有继承权的长子,也就没的家族的责任和义务。希望他不要成为一个诗中所唱的‘硕鼠’吧。”魏无忌一听马克己向他报说,自己是少子,马上便想起了自己也是个不得志的少子--也许成是因为同为少子尴尬的身份吧,他才和平原君赵胜成了好友。
同为少子,这一下子就拉近了魏无忌和马克己的距离,至少对魏无忌是这样的。
“你就是那个公子奢的小儿子赵括?赵国的大攻尹?没有想到啊,你小小年纪就能为邯郸筑出新墙,为赵军造出利器。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还在纵情于犬马之乐呢,哈哈哈......”魏无忌自嘲得笑了一下,向马克己释放出了自己的善意。
“慈爱谦和--传说中的公子无忌的又一个美德”马克己好还真的有一点被魏无忌的魅力所感染了,也来上了一句“犬马之乐,公子们的东西我也玩过,可是我玩得不好,所以才被叫去和工师匠人们一起玩玩!”
“玩玩......玩玩都能玩出这样的成就来,看样子你将来一定比你的堂兄公子胜有能赖!你听了可不要生气,我那姐夫啊,我姐就来写信向我说道他,说他是个音色犬马玩不转,养士就图个虚名的主。”魏无忌有意说了点家丑给马克己,又是一口一个“堂兄、姐夫、姐姐”的,好在和他来近一点距离。
“虽然过去在很多BBS上看过说平原君赵胜是个庸才的贴子,可是也没有从他的小舅子信陵君口中出得这样不济吧。”马克己对平原君的映象就是一个商人气很重的胖子,还有就是先人老爸口中的“顽固的三晋一统分子”。
魏无忌攀亲戚这一招,还真是有效。不过两三句,就让马克己对他有问必答了--当然,马克己也不是白痴,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他的心中还是有数的。
就这样,马克己的“简单任务”也就在这种轻松的交谈中完成了一半了。可是剩下来的一半路程可就不那么安全了。
一天行在魏国使者车队和马克己的护卫队一起行在大路上走,忽然魏使车队不走了,急得正在前面安排斥侯侦察的马克己马上从前队回到了中队,去看出为什么事--经过了廉颇过不了济水那事情,马克己对侦察、情报的事情就很在意了;这回虽说是执行“简单任务”,他却把这任务当成了野营拉练加演习。
他过去一看,才看见路边一颗树下有一个饿得很凶的人正在吃着魏无忌给的面饼。那人一边吃,魏无忌还在一边问:“你为什么被饿成这样?”
那人回答:“我本来是宋国人,到赵国来游学(留学),听说宋国亡了,就回了趟国。去看看家里人还好吗?好在家里人还都活着。于是我就又回赵国继续学业。可是走到一半,就断了粮。我本是士族子弟,所以羞于乞讨,又不会偷东西,所以饿成这样了。”说着,他还大哭了起来......
“哈哈,活该,又是个不稼不社的主......”马克己心中是这样想的,可上看到公子无忌又在助人为乐了,又想起了赵奢老爸给他说过的他家祖先赵盾送肉干儿给路边饿人的故事。只好又在魏无忌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风度。
他马上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半的肉干儿,正要给出去......又想了想,一咬牙,把肉干儿带着装肉的袋子全给了那位亡国的游学者。(那时吃肉要么就做肉酱浇在饭上,要么就是干制,所以“肉干儿”司空见惯:把牛羊鹿麋的里脊肉,用棰捣碎,去筋,日晒或烟熏,不经火化,就是肉干儿,在没有冰箱的当时易于保存。现在的金华火腿就类似于它,是最古老的吃肉法。)
游学生一看马克己这样大方,马上给他下跪磕头,连连道谢。他正要像很多电影中演的大恩人那样,对游学生说上一句:“大恩不言谢”的时候,却被魏无忌拉到了一边:“我说,赵都尉啊。我们这样帮他,不过是救了他一时之急罢了,可是救不了他一世之需啊!我听说他也是个读书人,我看就让他在我的使团就当个刀笔吏吧。”
马克己看了魏无忌一眼,终于明白了他和正真的贵公子间的差距--人家可以“送佛送到西”,而他不过是临时抱佛脚......
“这是君上自己的事,要是您真的要收此人为门客,我当然不会说什么的。不过在下真是佩服君上的仁爱之心啊。”马克己现在恭维人的本事是提高了一点,可是人家魏无忌说更是厉害了。
“多谢赵都尉成全。我不是在学你家的先人宣孟子(赵盾的字号)的品行而已”魏无忌笑着回了马克己一句--这一句把马克己祖上八代都赞美进去了,这才是奉承人的王道啊。看来魏无忌对赵奢一家这个赵国的新兴势力还是很看重的,现在就在拉拢当表弟的马克己了--论辈分,他和马克己还算是远房表兄弟呢。
收下这个游学生之后,“怪事儿”就开始不断发生了。
先是使者车队的马被人下了芭豆之类的东西,全部“拉稀解带”不能用了。没有法子,马克己只好下令,让自己的的骑兵下马,充当拉车的劳力。
而马克己身为一军之尉,当然是以身作则,把自己的马儿让给了信陵君。可是他马上又干了一件“下作”的事来,便是以博棋之名,上到人家魏无忌的大车上,赖着不走了--原来是他就想好了,在大路上走,坐车比骑马舒服多了,所以才这样痛快地把马儿让给了被后人称为“战国第一公子”的魏无忌“表哥”。
既然赵国政坛新星公子奢的儿子想接近自己,那就让他来得更猛烈些吧--魏无忌巴不得马克己和他建立起“少子党”的友情,就像他和赵胜的友谊一般。
两个大男人,又不是赵丹、赵穆之流,坐来一辆车上,总不能老说事国家大事和家常里短吧,所以也就真有只有下下围棋了--对他们这样的王室和公室子弟来说,家常里短就是国家大事,说多了一定要被“小人们”说成是妄议国事的。
说到下围棋,就凭着马克己在大学时代学的那点东西,加上和电脑博弈的那点本事。除了在一开始时,魏无忌摸不出他的套路,输了他两局之后,人家“战国第一公子”就没有败过了。
不过这样也好,马克己得到了魏无忌这样的弈场高手的指导,这回回家,可以把同样是弈术平平的先人老爸赵奢玩得团团转了。想到看老是绷着脸不笑的赵奢输棋的样子,马克己就又陶醉了,也就更努力地缠着魏无忌玩棋了--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体是个十**岁的少年的原故,身体中逆反的“激素”让他老想“打败”赵奢。
棋局一局一局地继续着,车轮一圈一圈地前进着,在离邯郸之有百里之遥的时候,又发生了“怪事儿”--信陵君所乘的车在过一座小桥时,车轮突然飞出!让马克己和魏无忌两人连人带车都落到了河中......
好在马克己也是在黄河中“击过水”的主,他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连同信陵君一起“捞”上了岸。
“好端端的车轮怎么会飞出去,还正好是行到桥上飞出,一定是有人在破坏!”马克己马上意识到了一点。他又想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说是那个什么台湾的‘**’又使那个李轮子,让本来要死的张三李四来杀自己。好完成宋康王所说的让马氏还没有诞生,就绝了种的三下烂计划--不过这样从**上消灭政敌的法子是很有一套就是了!”
马克己既是多想了,又高估了自己的斤两了--其实这一切的“怪事儿”,都是针对“战国第一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