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军购
作者:辰家老大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09

今日两更完毕,求推荐,求收藏,大家支持!

阅兵式圆满完成后,林雨翔乘机对德国大使提出了进行进一步军购的要求,除了要求把毛瑟步枪的生产线改为最新型的毛瑟1871年式之外还要求购买一条火炮生产线。

德国大使原则上答应了林雨翔的请求,德国方面很快传来消息,愿意将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的生产线卖给中国,条件是不要现金,要中国东北的矿。

林雨翔仔细考虑之后,认为东北之矿藏丰富是自己这个后世人早就知道的,想不到德国也已经知道了,以目前对矿藏的开采,卖些给德国人权当出口创汇了,又能团结和德国的关系真是何乐而不为。

于是爽快答应,没想到更好的事情还在后面,新建国不过百年的美国,很快看上了中国这块新生的土地,不断有军火商跑来求见林雨翔,美国人做生意颇为圆滑,他们常常会为了钱而不顾和英法的关系而出售军火,而且美**火商多是私人企业,颇多自由,林雨翔久久等待的霸王级武器很快就送上门来了。

这个加特林可真是个好东西,加特林机枪——最早装备的机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在1860年代设计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加特林机枪是威力最大的枪,现经改良后每分钟可发射3000发子弹。

美**火商洋洋得意的拿着样品给林雨翔等一众中**官表演,当加特林机枪的威力冲锋得到展示——火力凶猛的扫射的时候,连一干留过洋的军官也仍不住叹息——洋枪威猛。

随后那军火商又开始洋洋得意的介绍起加特林机枪的性能等。

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机枪模型,并于次年进行了验证。随后装备欧洲军队的加特林成为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美**火商报出这一组数据的时候,脸上的洋洋得意是无可厚非的。随后美国人若无其事的开出一个让在场所有中国人咂舌的价格。

林雨翔却在一片惊愕中,冷笑道:“枪倒是好枪,但恐怕他的缺点也很多吧!”

美国人涨红了脸:“希望阁下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我可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

林雨翔摸着加特林的枪管,缓缓开口道:“枪的射速是不错,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这样的事情不是我编的吧?我可是拿到过欧洲部分国家使用报告的!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加特林机枪操作需要4个人,笨重的多。这些都还没有很好解决吧?”

美国人的表情逐渐由傲慢变为心虚,最后值得大大降低了报价。

林雨翔最终还是买下了一百挺加特林,即使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而且美国人显然不愿意把生产技术教给中国人,林雨翔买这一百台除了装备部队,还播出几台教给军工厂研究仿制。

用对地方,加特林就是战争之神,用错地方,不过是一堆废铁罢了。

除了加特林,林雨翔还从美**火商那里购买了一百台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四门神机连珠炮,这种武器和格林炮一样实际上是一种机枪或机关炮,原理是将多根枪管平行排列,用手转动一个把手,各个枪管后的枪机依序击发,射速每分钟350发,射程2000米。射速虽不及加特林,却便宜许多,技术也更为成熟。

这两百台多管机枪算是民军火力提升的一条捷径,林雨翔将其分别配发四个军区,谁也不怠慢。

林雨翔显然没有把购买的数量不多的机枪作为未来的火力依靠,在战场上,真正的战神还是火炮。而短期内,民军的指望是——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

林雨翔仔细查看过这款火炮的性能,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虽不是最顶尖的,但用于强度中等的战争基本够用,而且考虑到后勤支持,尽量使用同一种口径的火炮有利于后勤补给。

而德国愿意提供生长线和技术支持,这就远比美国佬的只卖现成货要实惠和有诚意的多。

德国人的效率还是很客观的,按照林雨翔的要求,这条火炮生产线一个月后就运到上海。之后转运武汉,直接送到武汉军械所,安装调试生产线。

同时,按照事先的合同,东北的一部分矿井开始出现德国人的声音,帮助中国煤矿铁矿企业提高生产水平,当然他们不是活雷锋,这些产品最终会送到急缺铁矿石的德国。

这些事军火贸易的镇痛,林雨翔也不希望贱卖这些资源,但是目前又不得不如此,国力弱的时候只好让别人占点便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失去的早晚会要回来这就是林雨翔的座右铭。

国内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在外国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如火如荼的展开,不少急需的产业项目开始建设起来,钢铁,棉纺,军工,是工业化中的重点。

第一批火炮生产线上的崭新火炮下线之后,林雨翔亲自赶去剪彩,抚摸着黝黑光亮的炮身,林雨翔思绪万千。坚船利炮再也不能轻易敲开我中华的大门!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