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杨小强结婚就算远处的亲戚赶不到,但是近处的亲朋好友,邻里同事,算起来也够坐一二十桌了。来他们资客的,是在他们家上面的刘二,村子里面做饭掌勺的是李家兵的老婆余兰花,在厨房帮忙的人是余兰花亲点的,跑堂的人是刘二点的,大家都是近处的人,在请客的前两天,他们就来杨二贵家听候刘二的安排了。刘二给来的人吩咐好了差事,约好了次日早晨十点钟赶到杨二贵家里帮忙,因为办宴席得提前一天准备。那些人领了命就回去了,就剩下余兰花和刘二还留在杨二贵家里。余兰花写菜单,刘二写日常杂用的物品清单,两个人各写了满满一张呢。杨二贵看了看余兰花写的清单:猪一头,牛肉十五斤、凉菜二十斤、豆腐三个、鸡十只、鱼五十斤、腐竹八斤、咸蛋三十斤、皮蛋三十斤、木耳两斤、竹笋三斤……,菜单很详细的,猪有现成的,把亲家那边送过来的那头猪宰了就是了。牛肉十五斤,他问了余兰花,可不可以用猪瘦肉代替,余兰花想了想说可以,这个牛肉也就免了,可是其余的东西都得去买。刘二这边的单子上全是杂七杂八的开销,比如什么烟多少条、白酒多少斤、饮料多少瓶、香烟多少条、毛巾多少只,反正需要用的东西全写上去了。杨二贵想:明天帮忙的人就得进门了,今天得怎么都得把该买的东西买回来。老王同他打过招呼,要买什么东西,只要是他的店里面有的,就从他的店里面搬。杨二贵拿着余兰花和刘二写给他的张条,朝身上揣了一点钱,带了几个人,或背着大背篓,或挑着担子就下张家湾去了。
不一会儿功夫,一行人就走到了张家湾街上,在杨二贵的带领下,径直去了王记杂货铺。在门口守摊的是他的亲家老王,却不见儿媳妇。一问才知道小强他们两个动身去西州买衣服去了。老王看了杨二贵拿出来的两张清单,把自己店里面有的东西按着单子上的份量准备好了,准备好一份,就在单子上划一个钩。杨二贵一样样地拣起来装或进背篓里面,或装进箩筐里面。忙完这几张单子,杨二贵假装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钱,要同老王算帐,老王说:“都是一家人哩,我们在办同一件事情,你就别说这个话了。”两个人又拿着单子核对了一下,就剩下一部分厨房里面的菜没有买了。杨二贵把装好的背篓和箩筐先存放在杂货铺里面,然后挑着一副空箩筐,和几个年轻人买菜去了。老王也跟了去。张家湾镇上卖菜的并不多,才几个人。以前他们还是随处乱摆,不过现在不能乱摆了,四五个卖菜的全部规划到一块来了,在马路边上建了一排小平房。在张家湾单靠卖过不了日子,所以他们也不单是卖菜,还兼卖杂货。所以几乎每家菜摊都是这样摆设的:杂货堆在屋子里面,屋子外面搭了个小棚子,棚子里面摆了几张陈旧的木架,木架上堆放着几样不太新鲜的菜。农村里面各家都有菜园呢,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上街买菜的,除非家里来了客人,或是要办宴席才会上街买菜,所以这里的菜基本上都不新鲜。杨二贵对菜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扫荡,也没有凑齐办酒席要的菜。真是要命,鱼和凉菜都没有。
一行人回到杂货铺。亲家母已经煮了一锅面条等着他们了。每人吃了一碗面条,杨二贵和老王商量了一下,决定去西州。天也快黑了,最后一班开往西州的客车已经走了。杨二贵让他请的那几个人先把已经准备好的东西送回去,老王从街上叫了一辆小四轮,两亲家就径直向西州去了。老王这边也有几样菜没有办到,正好两亲家一起去县城买。不过老王这边可以缓一天,因为按风俗习惯,杨二贵家是头一天请客,他家是第二天,也就是迎娶杨小强的那天请客。
到西州的时候,快八点钟了。三个人径直把车开到了西州最大的菜市场――工农路菜市场。杨二贵还是头一次在晚上逛工农路菜市场。原以为菜市场里面会很冷清呢,进去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时候的菜市场却热闹得很。这个菜市场白天是零售市场,到了晚上就成了批发市场了。许多运菜的大车开在天黑不久就开进来了,停在市场里面,就等着开着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的菜贩子来批发。杨二贵他们进去的时候,菜市场的交易正在进行着,那些菜贩子要赶在这个时候进了低价的菜,好去赶明天的早市。在杨家庄还算一个人物的杨二贵,此时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乡巴佬了,他把菜单递给老王,他就只知道跟着老王走。老王拿着菜单,把要买的菜一一买好了,就到了晚上十点多钟了。三个人吃了夜宵,连夜赶回张家湾去了。
到张家湾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钟了。洗了澡,杨二贵就在杂货铺里面住下了。可是他睡不着呢,他想着:天一亮,就得把这些东西背回去,十点钟帮忙的人进了门,得有材料交给他们做菜。老王的心情也同杨二贵一样,两亲家都没有睡着。天刚刚亮,杨二贵就起来了。起来一看才知道,老王也早起来了。简单地洗漱了,连早饭都没有吃,就背着满满一背篓东西回杨家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