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下)
作者:天下乞男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05

在当时的起义军队伍里,的确还真没几个人晓得什么“兵法”;再加上徐达同志平素少言寡语,居平沉静,不自炫耀,他的经历人们既不得而知,他的兵家才干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因此,同伍之人既夸赞徐天德雄壮威武,又畏惧其高深莫测,这对于他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看来,这人有时还真得给别人一点神秘感,给人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若让人一眼看穿,反而就不拿你当盘菜了。

后来,徐同志时常向朱老大进言些“王霸之略”,也就是为主子描绘一下天下蓝图,及称雄天下的一些基础性的方式方法问题;更有时,他私下里还密以“天命”劝说主子早早摆脱他人掣肘,独树一帜,以期将来能够有所大的施展。这一点后面还会提到。

本来这重八同志并没有那么高的追求和奢望,“三千里外觅封侯”已经感觉是在做白日梦了。

这可以根据人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当时最基本的生存安全还是个问题,“尊重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满足,所以朱老大也就不会奢望什么“自我实现”之类遥不可及的东西。不过,毕竟人都是有理想的。

而今竟有人开导自己说要胸怀天下,再听那徐同志的话说得是多恳切,多掷地有声,怎不让这听者为之心动,更间或还会激动不已。

“好啊!天德,你所言极是啊”,古人称字不称名,这正是器重的意思:“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以天下为己任!贤圣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我辈虽微贱,又怎能不振作奋发?”

“回统领,古先贤亦有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嗯,天行健,我辈还当自强不息!”

每当徐同志谈到会心之处时,朱老大总会这样一副打了鸡血状。他还在想:看来这多读书就是能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啊,欲就大事,读书岂能偏废。

“麦迪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滋生出了某种**,便会激发出一种能量,从而构想出一个计划,然后凭借**带来的持久兴奋,将这个计划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就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再后来,天下名将必称“徐、常(遇春)”,功高劳苦的徐同志也被朱老大称誉为了自己的“万里长城”,由是世人传为佳话。

还有他家大闺女值得一说,其生性好学,人称“女诸生”,相当于今天的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后来嫁与了成祖朱棣,也成了一位马大脚式的贤内助,并且还曾著书以为女范。

不过有个问题也许需要注意下:徐达究竟是否乃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论知名度也许是,但论能力则未必,而且他始终没有摆脱战略天才朱老大的巨大阴影。这些问题后面慢慢都会有所涉及。

也有人说徐同志是大明第一将,但我觉得他不过是应时而生罢了,且并无什么经典战例。倒是像戚继光这种超世之杰,他可以代替徐同志,而徐同志未必能替代得了他。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必强求什么。

当重八同志一行人回到濠州时,老郭眼见女婿又给队伍上添了这些生力军,于是一高兴就把女婿封为了镇抚官。这是一个很独立的职衔,具体就是负责维持队伍内部稳定的,还兼管着老郭的亲军。

当时,彭、赵二人虽然急不可耐地称了草头王,但换汤不换药,他们的队伍却仍然没有个规矩:这两位驭下无道,所以其所部多暴横不法,与强盗流寇其实无异。

隔了数日,朱同志正在料理一干簿书,这时一人突然进来禀谒,原来是徐同志:“怎么,天德兄!有何公干?”

徐同志近来已经和朱老大亲近多了,他见左右无人,于是凑到老大耳畔低语道:“镇抚不欲成大业么?何故郁郁居此,长屈于人下?”

这问题提得太直接也太尖锐了,朱同志生平就信得过徐同志,他只得如实交代:“咱也知此地久居,终非了局,但羽毛未满,不便高飞,天德兄有如高见,还望指点一二!”

徐同志果然是个有心人,他才来了这几日,就已把队伍上的事情看得分明:“郭公长厚,孙某无能,彭赵又相持不下,您处此危地,事多牵掣,万一不慎,害及于身……圣贤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奈何不远离这是非之地?”

“天德兄所言甚是,咱也本有此念,只是而今还须有个脱身的计策,否则易令人生疑,转召危机。”

徐同志早为老大想好了:“郭公籍隶定远,而今这定远未平,正好借此出兵,想郭公无不允行的。”

“咱方募兵七百,署为镇抚,若一律统率南行,别人且不管说什么,郭公也难免不生疑虑。”

“依在下之见,七百人中,可用者不过二十余人。镇抚只将咱二十余人率着,便足倚任,此外一概留下,那时郭公便不致动疑了。”

最后,朱老大点头道:“天德此言,甚合咱意,咱自当照行。”

于是朱同志便将那七百人交属他将,他自己则仅仅带着精心挑选出来的徐达等二十四人,准备南去夺占定远,惹不起咱躲得起!

而就是在这二十四位同志之中,其中竟有一大半最后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他们分别是: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除了三人封公以外,二十一人皆封侯,名义上倒都是开国功臣。

不过,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这支上万人的起义军中,起码还有两位当时看来并不怎么起眼的人物,可是因为其后代太出名的缘故,所以他们的人生履历也就幸运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们一个叫做张关保,一个叫做戚祥,都是随同老郭一同起兵的定远人。

他们一个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祖先,一个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先。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