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暗潮
不谈附加费后气氛果然好了许多,不在像刚才那么尴尬了。聊天也随之从国家大事,转移到风俗民情等私人问题上了。
话题的转移让双方开始聊的投机起来。李旭很少能遇见能和自己思想接近的人。当然安娜也算是一个,但是安娜显然没有爱德华博学、人生经历丰富。至于像僧格林沁之流,你能跟他们谈民主、自由和科学吗?
并且李旭还通过爱德华了解了现在世界上科学、文学、哲学等发展状况。让他对现在世界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而爱德华也被李旭的知识、见识,所折服,李旭给爱德华感觉有点像万能的上帝。你和他谈文学,他立马能说出几个著名的文学家。
并且讨论他们作品和他们作品背后的意义,其中很多观点爱德华根本没有听过,但却非常有道理。而且李旭顺带说出自己,对未来文学作品变革看法。并且通过分析让爱德华非常信服。
当然不仅文学,不管是音乐、科学、哲学。李旭总能说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一些令人信服的预测。
李旭显摆的效果,果然非常成功。爱德华已经把李旭当成了朋友。
“李,你叫我的名字吧。你太让我吃惊了,你尽然知道的这么多,而且你对事务发展也说得很有预见性。我记得报纸上说,小时候的你不是一直生活在蒙古草原吗?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李旭的才华让爱德华感到困惑不解,难道一个在大草原上长大的孩子,竟然会比一个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小孩还博学。
李旭“哼哼”笑了两声,这种问题安娜也问过他。但是他以一句“你老公是天才”打发掉了。但是对爱德华肯定不能这么说,怎么说呢这可真让人头痛。李旭挠了挠头皮。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有了,装模作样的喝了一口茶。装出一副思索的样子:“我小时候曾经救过一个俄国人,他是一名犹太人名叫爱因斯坦。他对我非常好,给我看了很多书,并且还教我很过知识。我的英语就是从他那学会的。”他想到自己以前在八里桥之战中,为了说服别人,曾经编出自己救过一个俄国兵的事情。
爱德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如果是个普通的俄国人,肯定不会充满睿智的思想。但是如果是个犹太人那就有可能了,虽然犹太人非常奸诈、狡猾。但是不得不说,犹太人是个非常聪明的一个民族。你真幸运,能有这么个好老师啊。对了那位爱因斯坦先生现在在哪,我有空也想去拜访拜访他”
李旭脸上浮现出悲哀的神情:“我的那位老师,爱因斯坦先生已经去世了”
想见爱因斯坦,等你再活四十年估计就能见到了。不过是刚出生的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呢。说起来我现在的状况也和爱因斯坦有关系。他不是说过速度大于光速时,时间就能倒流。估计我的灵魂就是跑的太快,速度大于光速,结果来到了这里。李旭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爱德华说了几句天才早逝的话语后,又开始问其它问题了。李旭一见,这还得了。你一个问题就把我问成这样,多问几个我还活不活了。赶忙说几句,你旅程太劳累等废话。最终才把恋恋不舍的爱德华赶回住的房间,他老婆已经回房间休息了。
关上爱德华房间的们,李旭抹了抹头上的汗,心想、别显摆显摆遭雷劈,这句话果然是至理名言啊。
李旭随后又在天津待了三天,主要是规划一下工厂的建设、生产问题。按照李旭的想法,工厂是不能分散建设的。这样会导致生产的分散,原料运输、产品输出的不便。而且可能会加大环境破坏,造成城市交通的建设混乱。
所以按照后世的经验,李旭分别在天津的南北两个方向规划了两个工业区。北面靠海被规划成普通工业区,这些工厂出产的产品,可以快速的出海。南面则是军事工业区,本来李旭是不想将,军工厂建在天津的。因为一打仗这些工厂离海边太近,容易被敌人登陆攻击。
但是也没有其它合适的地点可以挑选。内陆的交通太差,李旭以后还要挥师南下。那么多武器装备要靠陆运,又没有火车汽车,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天津有海则可以进行海运,那就快捷方便许多了。
并且从法国定购的钢铁厂、机械制造厂等工厂还没运到,就算运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投产。制造枪械火炮等需要的钢铁,还需要从外国进口。所以最终李旭还是决定将,军工厂建在海运便利的天津。
李旭现在头上暂时还挂着一个工业大臣的头衔,所以他决定将天津的工业布局尽量做得完美。也好为以后的全国的工业建设,弄出一种模式可以参照。
至于工厂的所属权,李旭决定暂时还是维持国有制。至于以后改成私有制还是股份制,李旭暂时还没想好。他先要过了咸丰死后的政治风暴再说,搞不好他还要跑路英国呢。
各个工厂的厂长,李旭决定暂时从英国来的几个工厂人员中抽调。这次从英国来的不仅是工厂设备,还有一大批各种人员。
每个工厂都来了相应工厂的技术人员,光这些就有近百号人。还有闲得无聊,满脑子充满了战争思想的退役军官。教会的神父,来东方淘金的小商人。加起来一共近三百多人。
本来李旭是不想要这些传教士的,他连佛都不信,还会听这些洋和尚念经。但是安娜却告诉他,现在欧洲的整个教育系统,主要还是靠教会来支撑。各个国家虽然开始设立学校、发展教育,但是和教会的学校数量来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李旭想了想还是同意这些传教士,来中国建立学校、教堂。毕竟他们建立的学校可不用政府花钱,传播教义就算是附加利息吧。大不了最后全国都改信基督教。
李旭甚至和这次带队的神父达成了一项协议。政府欢迎教会建设学校教堂,负责给教会划出土地,但土地不得挪作他用(防止炒地皮)。政府不会播出资金资助学校,但是可以让当地政府,补助一些贫困的学生费用。
中国现在没有工人,就算有也是东南沿海一点。李旭也就不打算招募工人了,直接从内务府抽了一批工匠充实到了工厂。反正内务府自从采取流水线后,效率的提升闲置了一批人。
至于销售这个方面,那就更不用愁。产品还没出厂,就已经被人预定完了。建设、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搞定后,李旭还帮着几个厂子取了个名字。
纺织厂被李旭名为安娜纺织厂,枪械厂被名为李旭枪械厂。李旭火药厂、李旭火炮厂、汰渍面粉厂、宇宙香烟厂。
忙完了这些李旭也要随着英国公使爱德华回京师。临行之前,李旭又跟僧格林沁密谈了一番。这次回京只有李旭一个人,安娜她们全部留在天津,这样跑路时候也方便些。
李旭和僧格林沁商议决定,如果一旦咸丰驾崩消息传到天津。僧格林沁就带着家眷和李旭一家,和剩下的三千兵马也撤到天津港口以观其变。如果情况一旦有变就立刻登船,在两艘新买的军舰护卫下跑路英国。
最后李旭还建议僧格林沁成立一个城管大队,他对进入天津城时小贩堵城门的做法深恶痛绝。虽然撤离城门守卫,是李旭给僧格林沁建议的。(因为天津城外扩,工业区也设在城外。防卫面积加大,守卫城门已经失去意义。)
六月五日,李旭率领护送军火的七千大军,和英国公使爱德华一行一起回到了京师。
回到京师李旭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咸丰的病情开始急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