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壮丽*落幕
作者:如画江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78

一张大网

已经笼罩在洛阳的上空了。

此时,李密已经隐约的感到了呼吸困难。

不过,最让他抑郁的还是杨玄感的态度和变化。

在此前作战中俘虏了洛阳的内史舍人韦福嗣,此人为保命无奈以归顺做权宜之计。

由于善于言辞,竟被杨玄感当作心腹,和李密地位相当,一起参于谋划军政大事;但韦福嗣在出谋划策时却总是模棱两可,敷衍了事;稍后杨玄感让他作一篇伐隋檄文,韦福嗣深恐一旦檄文传出便断了回隋之路,坚决不肯。

李密看出韦福嗣事主不纯,难以收复其心,便建议将其杀掉,以安众人之心。而宽厚的杨玄感则缺乏这种洞察力,拒绝了他。

李密黯然对左右道:“楚公好反而不欲胜,如何?吾属今为虏矣!”

李密不会看错。

韦福嗣当然没有心思辅助杨玄感,后找到机会从军营中逃出,投向洛阳隋军。

李子雄,隋右武侯大将军,因罪免职后,投奔杨玄感,为其所倚重。围困洛阳后,他多次力劝玄感称帝,号令天下。

幸好杨玄感多少还是有政治敏感性的,他没有冒失,征求了李密的意见。

密曰:“昔陈胜自欲称王,张耳谏而被外,魏武将求九锡,荀?止而见疏。今者密欲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何者?兵起已来,虽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东都守御尚强,天下救兵益至,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不广也!”

玄感笑而止;不再提称帝之事。

不过他还是听从了李子雄的另一个建议:兵分两路,西抗卫文升,东拒屈突通。

计划很好,但是低估了对手。

屈突通很快就突破了防线,顺利渡过黄河;城中的樊子盖也见机出兵,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杨玄感频频失利;而且来护儿的大军更近了,包围圈很快就要落成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杨玄感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李密,在他内心中李密始终是他最信任的朋友,最可靠的谋士,他已别无选择。

李密也别无选择,他们的命运早已结为一体。

玄感谓密曰:“计将安出?”

西进关中,占据长安,据守险要。这是李密唯一的回答,也是他中策内容的重复,但却是现在唯一的选择。

西进!西进!

别无退路,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已经合兵一处,紧追而来。

胜负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在隋军赶到之前,攻下长安的门户潼关。

现在打的是时间,可谓生死时速。

突围很快,行进的很顺利,直到走到弘农郡(河南灵宝)。

在这里遇见了几个老人,几个忠实厚道的老农。

老农们恳求杨将军进弘农城解救数万水深火热的父老;而且弘农囤有粮草数万,但兵力空虚,易如反掌。

杨玄感信以为真,立即发兵弘农。

李密很难断定老农所说是否有诈,但他很清楚此行的关键是先机,而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即便攻下弘农,也与占据长安的大方向无关,只能徒费时日;况且弘农无险可据,若追兵赶到,必被所灭。

杨玄感没有听从,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没有听从李密的劝告。

初攻之下,弘农城坚不可摧,而且镇守弘农的蔡王杨智积(杨坚侄子)在城上破口大骂,挑衅杨玄感。

杨将军大怒,连续猛攻三日。

杨智积计策成功了,成功的拖住了杨玄感;这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

等到杨玄感清醒过来,撤兵西进的时候,宇文述、屈突通的大军已经掩杀而来。

李密意识到无可挽回了!

看着身边这位生死之交,英武才俊,他不禁流下了眼泪,痛恨自己没能阻止他,挽救他;心里默念道:玄感兄保重。

杨玄感对他点了点头,心照不宣;大喝一声,拨马杀入乱军之中;只是他的眼中分明也有泪光,是感激、悲哀、还是遗憾?

大业九年,八月初一,决战河南。

战败。

战败就意味着死,杨玄感死了。

他死的很有尊严。

为不落入敌兵之手,他让其弟杨积善杀掉了自己。

正所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在隋末乱世,杨玄感是最先起兵反隋的贵族势力领袖,虽如昙花般绚丽而短促;却在大隋帝国衰败的身躯划下了最鲜明、最勇敢的一道伤口;此后军事贵族王世充、宇文化及、李渊等人受到鼓舞纷纷效仿,推翻了杨坚所创立的曾将壮丽宏伟大隋,开创了盛唐文明。

不过,李密的故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