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再一次的谈判与开打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36

福建的地方官见我一再得手,也有些坐不住了,派人送信过来,无非是讲些大道理,什么明朝已经灭亡,和满清朝廷合作理所当然,并不是投降背叛;我的父亲和一些家人已经投降,还是不要违背孝道,站到父亲的对立面去;搭不打仗对清军来说只是个输赢问题,对我而言却是父亲家人的性命问题;满清已经建立了政权,控制了全国,不要拿鸡蛋碰石头,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很多满清要人对我已是反感异常,要不是福建地方官们圆场子,八旗劲旅早就举兵南下,荡平厦门金门二岛了等等。

这些人的说辞千篇一律,连哄带骗、连蒙带吓,无非叫我交出武器,接受他们的一官半职而已。但是像后世的**说的那样,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当,要当,我们就放开手脚快快乐乐的当。他还说过,人民军队的一粒米、一颗子弹、一把枪,也不能交给反动派。我会接受他们的劝降吗?没门!

不过浆糊还得继续捣,我告诉来使,一切等上次的谈判代表回复满清后,再看结果而谈吧!这个间隙里,我的手下又攻陷了广东的揭阳,还有普宁等地。

军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我的地盘和规模也日益扩大,行政事务和政治事务、军事事务搅在一起,以现在的管理模式,我觉得实在是筋疲力尽,管不过来了。

趁着和清军捣浆糊,一时半会儿又没有什么大仗可打的空隙,我发动了一场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了全新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这场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把明朝的六部管理制度移植到了我的地盘里面,虽然名称和级别都不是以前六部那么个叫法,但是职能和权责完全是一样的。这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个以我为首的独立小朝廷,一应机构俱全。对此,很多历史研究者批评我有割据当皇帝的企图,这实在是有些无中生有,曲解他人了。

由于和永历朝廷相隔甚远,无法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又加上战事频繁,变动往往太多,官员任命要事事报请永历,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永历授权我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任命官员。

我在忙碌,北京城里也没闲着。

北京城里的满清头头们听了谈判代表的汇报后,觉得耐不住了,打吧!满清头头们把后脑门上的猪尾巴一甩,形成了一致意见。

我们双方终于一起掀翻了谈判桌子,再次开打了!

清军派了大批兵力,源源不断的往福建压来。大兵压境,怎么办?是迎头痛击,还是先设下埋伏,诱敌深入,然后再来个包围,暴打一顿?我召开军事会议,大多数将领都主张决一死战,杀个痛快,只有一个将领建议撤退到厦门和金门,以保存实力,待机会合适,再出来猛打清军一顿。

我权衡利弊,觉得现在虽然这一大片地区得来不易,但是粮饷都已备齐,经济和后勤问题已经解决,再在这里为守住城池,与擅长陆战的清军相拼,的确胜算不大,还是见好就收,先歇一歇,回头再收拾清军吧!

我主意已定,传下命令,把漳州等城池的城墙全部拆毁,抓紧时间运送钱粮到厦门基地,愿意当明朝公民的,我们负责提供免费船票,运送到厦门和金门安置,愿意当满清公民的,通知他们赶快找个保险的地方的藏起来,因为随时可能就要打仗了。

我以前的根据地,也是我的老家安平,现在也要丢下了,当年我爹征集能工巧匠,开凿运河,一直通到我家门口,坐着大船都可以从海上到我家串门,而且又装饰了不少假山怪石,亭台楼阁,比起福州的巡抚衙门一点都不逊色。这次没办法,我都派人给毁坏了,反正我爹也完了,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住,就这么地吧!

就这样,该搬的搬,该拆的拆,该毁的毁,该布防的布防,等清军前来时,这些地方几乎都是一片平地了。

在放弃了漳州、泉州这些地方的同时,为了让清军首尾不能相顾,我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江浙,一路南下广东。甘辉等人北上长江口,与那里的张名振会合,攻克了舟山岛,并召降了部分浙江沿海的清军将领。在北上抗清取得辉煌成绩后,由于金门、厦门兵力有些不足,我召回了北上的水师,让张名振等人留守舟山,但不久之后这位杰出的海军将领却病死在了舟山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