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史无前例的狂飙(2)
作者:蔡王诗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76

第二节 遭遇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2)

至此,**同志作出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当时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竭力把党内高级领导成员间因工作而产生的龃龉,扩大为“严重的政治/斗争”新动向。面对这种形势,全国人民不禁自问:中央果真出现修/正/主义?难道又有重大政治风浪席卷而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现象愈加明显。

此时的政治空气令人窒息,人们被搞得晕头转向、谨小慎微,“文/化/大革命”的乌云在天际聚集得越来越浓,一场催梁折柱的狂风暴雨蓄势待发,即将肆虐华夏大地。七亿中国人民并没觉察到将又要发生什么。

善良的人们认为,这场政治运动也许是无数次运动的又一次运动,或是前几次运动的累加或递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势在必然,根本就没想到,需要全党共诛、全民共讨,口诛笔伐,进而把中国社会带进那种黑白颠倒、离乱沧桑,金钟喑咽、瓦釜雷鸣的晦暗世界。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把五月份称为红五月。火红的五月当是云蒸霞蔚,阳光、轻风、细雨,花绛、鸟鸣、滴翠,总把充满温柔和活力的春天延续。然而,原本旖旎的春季自然风光却在1966年,不再引起人们欣赏、流连和关注的兴趣,仿佛重返冰雪严寒的冬季。

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到1966年5月16日。这个带着历史性悲壮的日子。历史学家把这天称作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之日。这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这份《通知》明确要求,全党全国人民“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旗帜,彻底揭露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化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回在这些领域里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特别是《通知》中那段使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的话:“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夺取政权。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识破,有的正在受到我们信任,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身边。”这段话,极大地唤起人们盲目投身这场政治/运动的狂热情绪。

1966年6月1日,为积极呼应这份重要《通知》精神,《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1966年8月8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同志《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问世,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

这三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以及《人民日报》社论,是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宣言书,是开展“文/化/大革命”的行动纲领,是吹响“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照亮这场政治运动的胜利航程。从此开始,**同志亲自发动、席卷全国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拉开帷幕。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大张挞伐,愤怒揭发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紧张的政治风雨裹挟前所未有的雷鸣电闪不期而至,“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立刻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势头,迅速燃遍祖国广袤辽阔的大好河山。

这场空前绝后的政治运动,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致使全国经济崩溃到边缘,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项事业受到严重摧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性后果的内乱,掣后中国历史好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