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毕承毕高
作者:魏义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95

毕姓与魏姓的人,原本就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15子毕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周初四圣”之一。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15子毕公高。毕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兄弟武王君临天下后,毕公高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是显赫于世。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三家分晋”,自立诸侯,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毕公高之后裔的显赫情形了。

毕万的后代以邑(国名)为氏,魏成为战国时代神气万分的一个姓氏,那么,当时姓毕的人又如何了?这个问题,只要稍一思量,便不难明了。春秋时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现在的毕姓与魏姓的人,原本就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手.打/吧 Shouda8.Com首发}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徒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

毕?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间,是浙江杭州人,他的出生年月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毕大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进了杭州一家私人书坊当学徒。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快就学会了雕版印刷的基本技艺。

毕?感觉雕版印刷术有很多弊端。因为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人力物力耗费了非常多。并且,刻工们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往往花了很长时间刻好了一整块版,却发现上面有错字,就只好报废,重头再来。

毕?尝试用胶泥刻字,获得了成功。在印刷前,他先用胶泥刻字做坯,烧成硬陶,变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然后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便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了。一版可印千百册书,印完后将字重排,又可另印新书。

【毕士安】字仁臾,西京大同人,宋朝著名宰相。

其曾祖与祖父都在本州、本县做小官,父亲还任过观城县令。毕士安从小好学,曾专程到宋(今河南省商丘)、郑(河南省郑州市)等地求师。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中进士,10年后任大理寺丞、三门发运事。咸平元年,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

毕士安一生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治学严谨,知人善任。平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曾大力推举寇准,向宋真宗上书说:“寇准忠义两全,善断大事,我以为是宰相之材。”于是宋真宗同意毕士安之奏请,同时任命毕、寇2人为平章事(宰相)。寇准任宰相后,小人申宗古诬告,毕深知寇之为人,极力为寇辩护,查清诬告案件,将申宗古斩首,寇准才得安心政务。以后寇准力主抗辽,政绩显著,均为毕士安荐贤之功。景泰2年,辽国统军挞览领兵南下侵宋,毕士安与寇准力主真宗皇帝御驾澶渊订盟,迫使辽邦不敢进犯,只好订立澶渊盟约,双方罢兵议和。景泰2年,毕士安病逝,享年68岁。宋真宗废朝5日,异常悲恸,赠太傅、中节令,谥文简。

毕士安去世之后,宋真宗对寇准等人说:“毕士安,善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殁,深可悼惜!”后来王旦为相,面奏真宗皇帝:“毕士安清慎如古人,在位闻之感叹,仕至辅相而四方无田园居莱,殁未终丧,家用已屈,真不负陛下所知。然使其家假贷为生,直有以周之者窃,调当示上恩,非臣敢为私惠。”真宗皇帝深表同情,赐白金5000两,子世长至卫尉卿,庆长至大府卿,孙从善至光禄寺少卿。

《宋史?毕士安》中对毕士安有很高的评价:“土安端方沉雅,有清识醒籍,美风采,善谈吐,所至以严。正称年耆,目毛读书不辍,手自雠校或亲善写,又精意词翰,有文集30卷。”

【毕再遇】(1147-1217)南宋大将。字德卿。兖州(今兖州)人。

父亲官至武议大夫。他以恩庇补官,隶侍卫马司。开禧2年(1206),随军北伐,屡立战功,升任武功大夫。后因功历任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骁卫大将军。因其勇猛过人,熟知兵略,且善于驾驭兵将,威名远扬,为南宋时著名将领。嘉定元年(1208),被任为左骁卫上将军。与金通和后,屡请回归田里,均不准。6年(1211),提举太平兴国公。10年(1217),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不久卒。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毕振姬】(1612―1681),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高平县人。

毕振姬出身农民家庭,自幼因家中贫困,辗转流离,感到了人生的艰辛。他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以出仕作为自己的目标。他曾在辗转流离于山西蒲坂以及河南怀庆之间时,拜山东人王汉、河南人李政修为师,刻苦钻研学业。明崇祯15年(1642),在明王朝最后一次乡试中中第1名举人。清王朝第1次会试(1646)中,他又考中进士,攀上了科举的最高层。清廷当年任命他为山西平阳府教授。以后他很快升任国事监助教、刑部主事、员外郎。顺治10年(1653),毕振姬以政绩被提拔为山东济南参议道。顺治14年(1657)调任广东兵备驿传水利道。顺治16年(1659),升任广西按察使。以后引退。到康熙17年(1678)被特征至京师,他以年老多病辞官。数年之后,病逝家中。

毕振姬为官,重视民生。他为官14年,主要是在地方任职对于社会实际问题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加之出身贫寒,所以使得他不骄不躁、清廉刚正。在任广东时,朝廷战事尚未完全结束,为平定各方,当时地方上承担了一切物品供应。地方官吏趁机加派加征,甚至私派折价,假公济私,人民负担沉重。毕振姬针对注重弊端严肃法纪,一切依法行事,减少了人民的部分负担,澄清了吏治。赴任广西后,他不分昼夜,整理积案,平反冤狱,缓和了极度尖锐的社会矛盾。毕振姬引退后,遇乡里的一些重大事情,如河工、盐马、织造等科派和徭役时,都积极参加,努力排解。这些正是出于他重民生的观念。他对荒政和河政,均有很尖锐的批判。认为清政府“竭天下以供军”致使民无以为生,而政府又所派非人,致使灾难严重。因此他主张将“惩贪”作为救世良方。尽管注重民生,但他首先作为封建官吏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如在其为官济南时,由于清朝尚未统一全国,当时各种反对势力较多,民族矛盾加上阶级矛盾,使得立足未稳的清廷不能不抽出大量的白银以充军饷。当时军饷的供给依靠地方,这造成了人民的沉重的负担。当时,山东大旱荒,人民流离失所,被迫竖旗反抗。毕振姬抵任后,用计谋诱杀了义军首领,瓦解了起义。在浙江时,他也镇压义军,充当了政府的刽子手。

毕振姬又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即便是研究学问,他也始终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他一生勤奋读书,精研经史典籍。他承陆九渊、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心学”和“天人合一”。他认为天地之心的产生在于人心,如果没有人心,天地以及天地之心也就不复存在。而天地与人是共生共灭的,自然现象不过是天地与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人心的作用。这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他认为人类社会秩序是由天理安排的,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否,是人类自己治理的结果。这体现了人定胜天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正是因为人心的重要作用,所以人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把养心放在首位。他极赞同伦理纲常,并以此作为评判历史的标准。

毕振姬一生行事,以儒家思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官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克尽职守;居家,勤劳简约。虽然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一些思想显得迂而可笑,但在苛政迭出、贪风日炽的封建社会,他对民生的注重和对贪吏的批判,却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毕姓历史名人还有:与三国曹魏时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西汉学者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唐代宰相毕减;画家毕宏;明代书画家毕懋康;清代学者毕沅、画家毕涵等毕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