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元顺帝左榜状元翰林史修撰――魏元礼
作者:魏义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00

魏元礼,又名魏礼,字廷训。河北肃宁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20年(136O)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大明一统志》第2卷第45页中记载:“魏礼,肃宁人。笃信好学,庚子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陛礼部侍郎。”后与张起岩、泰不华、忽都达而、宋本、李黼、李齐7人位列四品官员。魏元礼为汉人,能在科举制度被弄得奄奄一息的元至正20年(136O)间中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魏元礼,又名魏礼,字廷训。河北肃宁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20年(136O)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

《大明一统志》第2卷第45页中记载:“魏礼,肃宁人。笃信好学,庚子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陛礼部侍郎。”

《元史》第45卷顺帝纪之八记载:“三月……甲午,廷试进士三十五人,赐买住、魏元礼进士及第,其余出身有差。”据此可知魏元礼为该科汉人、南人榜状元。

状元的初始待遇,自唐至宋初(618-976)一直在低位徘徊,宋太宗朝突然大幅度提高,至元代进一步提高,到明清到达顶点。状元入仕后,则在宋代最受重用,其次为清、辽,而唐、五代、金都较差。明代对状元的罪、错处罚最为惨酷,其次是唐,而宋、清两朝则较为温和、宽容。综合来看,宋代状元遭际最好,唐代最差。

使出浑身解数夺得天下之魁,仅跟七品官之子的门荫官阶相同。可见状元实际上是很不被看重的。正如张国刚所云:“进士及第后,还只赚得一个做官的资格,算有了‘出身’,只有再参加吏部试或制举才能释褐。这显然不是文人入仕的方便之门。而即使释褐试通过后,也只能获得一个八、九品的参军、县尉、助教之类卑官。如贞元八年登第的欧阳詹,‘五试于礼部,方售乡贡进士,四试于吏部,始授四门助教’。而大名鼎鼎的韩愈,‘四举于礼部才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这样又把一大批士人拒之于仕门之外。”可见,进士,包括状元能够进入官场的始终只是一部分。

元代情况较为特殊。一方面,整个科举制度被弄得奄奄一息:不仅开考次数少,每次录取的人数也少。据《元史?选举一》及《元史?百官志?选举附录》载,元代16次考试,都采取带民族歧视的“两榜制”,共取进士1139人,尚不及颇不重视科举的辽代的一半!而元代在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这说明元代官僚队伍的形成与补充根本不靠科举取士。另一方面,元代毕竟在宋金之后,获中进士后还是立即授职的,且起点官阶进一步提高,两榜的状元一般都授承务郎(从六品)、翰林修撰,基本达到了金代状元初始官阶的上限。

魏元礼为汉人,能在科举制度被弄得奄奄一息的元至正20年(136O)间中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元代,官至宰辅的2人:陈祖仁、普颜不花,占总数32人的6.25%。其他四品以上官员7人:张起岩、泰不华、忽都达而、宋本、李黼、李齐、魏元礼,占21.88%;两者合起来9人,占28.13%。同时却有13人仅留下了姓名与夺魁年份,占40.63%③。

元代中央及地方的军政大权始终在蒙古或色目人手中,他们的子弟又可以利用特权直接进入仕途,起点高,升迁也快,当然不必走科举之路,所以,即使是蒙古或色目状元,其出身也较卑下。如此,状元们出仕后即使再忠心耿耿,也难挤进最高执政圈,即使偶然挤进去了,为时既短,又不能当主角。处于高度重视状元的宋代之后,竟然使40%以上经反复筛选而得的“天下第一人”默默无闻,特别明显地体现了元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这显然是它的朝政始终不甚清明,并迅速灭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