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燃烧自己的灵魂、血肉和情感,投身教育事业。他们是(90-100):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魏良?;南开大学教授魏宏运;清华大学教授、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魏宏森;山东师大文学院教授魏建;山东师范学院教授魏明经;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魏琏;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改良研究室副主任魏由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魏道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教授魏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魏高原;清华大学教授,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魏义祥。
90【魏良?】(1933.8.3-)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山东省昌邑市龙池乡人。
1949年3月参加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支行任会计。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莎车县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1978年调入新疆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系主任。1985年周至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目前正致力于《中国古代西域史》和《叶尔羌汗国史》的撰写工作。
主要论著《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明代及清初土鲁番统治者世系--兼述东察合台汗国之变迁》,《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西辽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叶尔羌汗国东部疆域考释》,《历史地理》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义儿?儿皇帝》,《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91【魏宏运】(1925.1-)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长安人。
1951年毕业干南开大学。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届成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天津市历史学会名誉理事长,香港学术评审局学科评议专家,澳大利亚中国省市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历史教学》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大学及安徽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重庆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学术职务。主要贡献: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写作和主编的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和资料书主要有《孙中山年谱》、《中国现代史稿》(上、下册)、《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华东抗日根据地史》、《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调查与研究》、《中国通史简明教程》(上、下)、《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中日现代史大事记》、《华北抗日根据地纪事》、《察冀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5册)、《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2册)、《中华民国纪事本末》(7册)等十几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主讲中国现代史研究方法论、抗日战争史专题研究等十几门课程,至今已培养硕士7名、博士20名以其为学术带头人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于1987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还主持召开了两居抗日根据地国际学术讨论会,曾作为FulbrightProf.在美国蒙他拿大学任教一年多次在美、日、澳、德、英、法、丹麦等国的三十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
92【魏宏森】(1932.9-)清华大学教授、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
汉族。本科学历。1960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委、社会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系统动力学中国分会副主任、海南开发促进会理事。主要从事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区域战略与规划等软科学研究。出版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系统科学与社会系统》等6本专著,及《自然辩证法讲义》、《区域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开创复杂性研究的新学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概论》、《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等20本合作著作,发表论文200多篇。领导完成了北京、海南、哈尔滨、鞍山、包头、石河子、延边等省市的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模型。获省部委科技进步教学成果1、2、3等奖10项。现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1年应前苏联科学院邀请赴莫斯科等地讲学,1992年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科技考察,1993年应邀到香港大学等高校讲学。1996―1997年应邀到美国、英国、法国参加学术研讨会。
93【魏建】(1952-)山东师大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山东省青岛市人。
1988年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现任山东师大文学院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余年,在郭沫若研究、创造社研究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齐鲁文化研究等方面用力较大。1993年以来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著作12部,参编著作15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郭沫若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获田汉戏剧奖评论奖和刘勰文艺评论奖各1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项目4项。1994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曾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位)1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位)1项,三等奖(首位)1项。
94【魏明经】(1912.1.4-)山东师范学院教授,河南邓县人。
1933年至1937年6月在济南齐鲁大学学习,1937年7月至1944年6月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南岳文学院、成都齐鲁大学研究所、昆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等高校做研究工作,1944年7月至1956年6月在武昌华中大学、济南齐鲁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等高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56年7月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工作。
95【魏琏】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近十年来,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五项。在地下结构衬砌计算、壳体结构稳定计算、电视塔结构分析、升板结构群柱失稳、高层建筑空间分析与抗震设计、结构扭转耦连振动、抗震结构变形验算方法、多、高层建筑减震耗能技术等方面均获得重要科研成果,解决了一批重点工程技术问题。是我国著名的结构工程专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已培养出一批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96【魏由庆】(1938.8-)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改良研究室副主任,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站长、研究员。湖南省常德人。
1963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毕业。魏由庆长期从事低产土壤改良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在南方丘陵红壤、西北和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区开展鸭屎泥田改良、盐碱地种水稻及综合治理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3部。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土壤潜在盐渍化及培育淡化肥沃层,以肥调控水盐的学术观点。先后获国家、部、省(院)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农业部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奖3项。由于在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试点作出贡献,1988年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和奖励;德州行署授予科技明星称号。
97【魏尔康】(1938-)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南通人。
1962年毕业于原苏北农学院畜牧专业(现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分配到淮阴种猪场后,主要从事种猪的生产饲养,新品种的培育等工作,为培育出我国知名猪种“新淮猪”作出了巨大贡献,曾参加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0项,并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98【魏宏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与区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设计防火与构造技术。曾获重庆市“九O”住宅设计竞赛二等奖和论文竞赛二等奖,1997年参加完成“建筑构造技术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专著6本,地方规范一部。
99【魏道明】(1963.2-)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青海社会科学》特邀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曾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100【魏华】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水产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
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理学学士;1989年7月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系,获农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赴美国BridgeportVocationalAquacultureSchool合作研究工作。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赴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生化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一年,进行海星发育生物学研究。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上海市育才奖荣誉称号。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SCI源4篇。从事过鱼类营养生理学研究,用膜片钳技术系统地研究过心肌细胞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目前主要研究兴趣:1)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生殖生理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动物的干扰作用机制及生态风险评价,3)虾类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型养殖技术。此外,长期从事学院本科教学和研究教学的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经验。
101【魏高原】(1961.6-)北京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湖南省辰溪县人。
1982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系毕业。1985年8月和1990年6月先后取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工系和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做博士后,从事高斯大分子形体理论研究,并于199O年7月赴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做博土后,与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山姆?爱德华兹教授合作,从事人工合成拉胀聚合物材料方面的开发性分子设计和理论预测工作。1992年7月回国,入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1999年7月晋升为教授。1997年5月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王宽诚基金获得者,再度赴剑桥大学卡迪什实验室聚合物和胶体组,从事聚合物拉胀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一年。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北京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小组成员、高校高分子物理教学和科研联络委员会成员,全国高等学校理科材料化学教学指导组成员。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如美国的《大分子》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曾获美国IBM公司颁发的杰出成就证书。199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业绩入录《世界名人录》和《科学与工程界名人录》、《中外名人辞典》等
研究领域和兴趣:1.拉胀基元及拉胀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拉胀性;2.聚合物基拉胀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拉胀性;3.大分子形体理论;4.拉胀性理论;5.拉胀材料的计算机摸拟。
102【魏义祥】(1945.10――)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河北正定人。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并留校任教,现任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核电子学及核数据获取处理方向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国产DD系列计算机多道谱仪和国产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研制工作,曾在德国DESY和美国普度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近年来主要进行新型数字化能谱获取与分析方法研究,同时开展心电信号采集及分析的交叉研究工作。
主要曾承担的《核电子学》及《智能物理仪器》系列课均获清华大学“一类课”称号,科研成果获得国防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