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江一看修提有出兵之意,急急道:“主公,此事定需慎重。主公心怀天下,以德服人成效远远大于出兵攻打。四方百姓....”
还没说完,周易海已经笑出声了,以德服人?你当你是雷老虎啊,我要以德服人!
看到四周人都在看他们俩,陈星云赶紧拍拍周易海,示意他闭嘴。周易海也立刻意识到了,赶紧捂上嘴巴。
田安江把后面的话活生生咽下了肚子,一阵恼怒涌上心来,厉声道:“两位后生,如何发笑?难道老夫在讲笑话不成!?”
陈星云赶忙赔礼道:“田太守,实在不好意思,没想到影响你们谈话,给您赔个不是。”
苏比在一旁道:“两位是主公请来的客人,想必是不小心发笑,田太守不必太介意。”
田安江老脸发红,气的不轻,还是不依不饶:“想必这位先生有高见,老夫定洗耳恭听!”
陈星云皱了皱眉,心中想到:不过是笑了一下,何必那么咄咄逼人呢。
多奇达倒是有点乐了,早就对这些文官叽叽歪歪不满意了,总觉得这些人婆婆妈妈,废话最多。不过一般情况也只能就着话反驳反驳,多数时候可能还说不过这些老书生。周易海这一笑,真像打了他们一个耳光。
周易海起身拍拍陈星云,道:“没事,看我的好了。”
陈星云根本就不怕这种老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只是在觉得在别人谈事的地方插嘴,很不礼貌。但是如果是真要说起来,陈星云估计周易海一个能敌他们两个。
陈星云小声道:“你来说,我来翻译吧。别说太难的,尤其是那些文言文套文言文的,我可翻译不了。”
周易海笑骂道:“你这小子,我说甲骨文好不好!?我又没那么多文化,当然说点通俗易懂的了。”
两人站起来,向四周作揖施礼。除了田太守和几个大夫外,其他人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苏比一直露着高深莫测的微笑,也不说话。
修提也在好奇周易海会说些什么,当然更不会阻止,道:“田太守,这两位小兄弟是我的贵客,听一听贵客所说不必介怀。”
田安江回道:“是,主公。”心里却在想,主公还是江湖习气太重了,不知又从哪里来的人就是贵客,却还不懂得规矩。
(下面周易海所说都是陈星云翻译,为方便看就省略。)
周易海道:“太守您好,在下并非有意取笑。只是你说了句比较搞笑的话。(田安江怒了~周易海赶忙回到主题。)大人所说并非没有道理,只是目前看来站不住脚。你反对他们,但是您的理由很牵强!”
田安江神色不变,蔑视的态度越来越重,道:“周先生轻言开战,却不知战争祸害。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后面两句话自然是反话。
周易海听后哈哈一笑,道:“田太守,我刚才哪句话说我支持战争?田太守又从何而知我不知道战争的危害?”
田安江顿时语塞,被噎了一下。后面的大夫看起来要站出来骂街了,田安江轻轻地摆摆手,示意让他们稍安勿躁。田安江不信自己连一个后生都辩驳不过,自己好歹也是饱读诗书。
周易海继续道:“其实,田太守,我也认为不宜起兵。”
此话一出,众皆哗然。不光是田安江和那些大夫惊奇不已,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而且多奇达,方庆伟,魏江辉也诧异不已,本以为会是出声助拳,没想到是个反对的。只有修提露出笑意,默不作声。
多奇达哈哈一笑,道:“周兄弟,只要你说的有理,我老多就服你!”
周易海微微一笑,道:“多将军,在下说出来,还请您指点一二。”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周易海开头就是一句《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第一句说出来,文官武官都在那点头,此句是个大话,但也是重中之中。
周易海继续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考虑问题,一定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条件下看到有利的一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利条件下看到不利的因素,祸患便可及早解除。
这句话一出,文人就有点不高兴了,文人一般说话做事,大都讲个脸面,像周易海这样**裸的把利益关系说了出来,怎么也算个市井小人。不过现在是在说打仗,大夫们还不知道周易海下面要说什么,毕竟是统一战线上的,还是等等再说。
武官们倒是听出来点味道了,但是还有些不解。方庆伟拱手问道:“周兄,如果我们现在去攻打大梁,既可得土地,又可得财物。这便是利的一面,但是不利的一面为...?”
方庆伟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下面的话就是要周易海补上的。周易海果然接着道:“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策略;使敌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伍而取胜是次一等策略。因此,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
方庆伟听后仰头打个哈哈,轻蔑道:“我以为周兄有何高见,原来还是老一套,不知道周兄如何上兵伐谋?”
多奇达细细品味刚才周易海所说的话,似乎品出一点味道,于是静静听着周易海如何解释。
周易海也不介意,道:“方都尉,可能您没听懂我的意思,打仗不过趋利,但是这个利有大有小。或者说,我们放弃小利而取大利,才是应该做的。不知方都尉是否同意?”
方庆伟道:“这个自然,有大利自然会取大利。”
周易海微笑道:“但是往往小利是眼前可以看到的,大利却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何况,有利必有弊,在我们趋利的同时,也要考虑清楚弊端。”
方庆伟还是不明白周易海到底想说什么。
周易海看到前面道理已经说清楚了,于是回到主题,道:“那就以我们现在为例,现在大梁和安阳都屯兵边境,大战一触即发。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到底目前打起来没有?”
方都尉沉吟许久道:“尚未可知。”
“那好,那我们就分两种情况来分析。第一种,两诸侯并未打起来,如果我们进攻,梁侯如果不笨蛋的话,肯定不会与安阳侯开战。而是先集结兵力与我们作战。如果抵挡不住,则必然从边境调兵回来,一旦调兵回来,得意最大的不是我们,而是安阳!即使我们获取利益,也是以大量士兵为代价而获取的。”如果从双方对峙当中调兵回来,必然要给予对方极大的好处,例如割地,财物。这些都是打过仗的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种如果两诸侯开战,依刚才多将军所言,五千人马即可打到都城,如果要攻破都城,请问多将军这五千人马是否足够?”
多奇达略一思考,道:“肯定不够,攻城至少是敌人两倍兵力。”
“那么即使五千兵力也是无功而返,那攻下的其他城池方都尉该如何处置呢?是劫掠一番就撤退呢,还是占着不走?”没等方庆伟答话,周易海就继续道:“那么我们两者都猜测一下,如果占着不走的话,不知道其他诸侯和北洪是如何反应?”话说到这时,周易海环顾四周,看一看观众的反应。
而观众正如他所预料,交头接耳。方庆伟脸色也变了变,不管怎么说,北方的诸侯之间打仗,也算是关起门自己兄弟打架。如果是南华介入的话,北洪如何反应就不好说了。虽说修提也被北洪国王拜为上卿,封地南华。但这些领地都是修提打下来的,北洪也尝试攻打南华,无奈天险易守难攻。修提也比较顺从,没有称王的意思,所以也就将就这封了修提与其他诸侯地位相等。兄弟自己打架,老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大梁被南华打了,后果就难料了。
周易海很满意大家都想到了后果,接着道:“如果我们捞一把就走,明面上我们是赚了,但是这个仇就结下了。以后难道不可能大梁、安阳,再加上其他的诸侯一起来攻?树敌过多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方庆伟脸色变了数次,道:“依周兄所言,我们不能打,难道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放过?而且以后如果大梁无外敌了,我们是不是一辈子就要在此,不能进攻打仗?”
周易海点头道:“方都尉可能误解我了,上兵伐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取土地,财物,粮食,人口等。在我看来,战争是政治的衍生,如果通过政治可以得到这一切,又何必通过战争呢。当然,政治不是万能的,所以战争还是需要的。但是,即使战争也要考虑到两者的利害关系,以及更要以战略的眼光去看待整个局势。才能做到胸中对战争了如清楚――战争会带来什么好处,同时会带来什么弊端,外部局势会有哪些变化。如果心中不是以天下为棋局,变化了然于心的话,即使在局部战术上有些便宜可占,但是最终还是改变不了大势。”
这一连串分析下来,大家也都明白了这次出兵打仗几乎可占的便宜很少,下面的也安静起来,都在点头赞同周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