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劫后余生
作者:夜半花非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12

() “你这个丫头是个懂事儿的,皇上福气不浅,哀家福气也不浅啊。”太后感叹道。

欢颜笑着说:“皇上与太后娘娘自是福德绵长的,便是少了臣妾,也是一样啊。”

太后摇头,“你不懂啊。哪里说天子便是福寿绵长的呢?先帝倒是天子呢,没个好中宫,不也正当壮年便去了?罢了,咱们娘儿们不说这个了。”

欢颜见太后提起先帝便眼中含泪,心中不由得哀叹这宫中女人的命运无常。比起来,自己眼下还真算是个好命的。

想罢忙换了话儿,说起一早儿去了永安宫,“那娘儿俩都睡得香着呢,乳娘的奶也好得不得了。臣妾一见之下实在是高兴,便跑到太后娘娘这儿来了。”

太后微笑点头,“也怪不得你说养好身子骨儿再生养,你看那朝霞丫头身板儿结实,二皇子便也健壮。”

“可不是么,臣妾觉得那二皇子倒似满了月的孩子大,还得是和男孩儿比。女孩家到了百天儿,能有他那么胖就不错了。”欢颜比划着兴奋的说道。

“其实臣妾自个儿,还是喜欢女孩儿多些。”说罢便红了脸。

“你还莫说,穆家还就是男丁旺。皇上便是连个姊妹都没有。”太后笑着说。

“不过哀家还是盼你以后能给哀家生个男孙。都说儿随娘,女随爹。就你这心智性子,生个儿子必是不差。”太后越说越觉得兴高采烈起来。

穆弘八年腊月二十九,齐府回了信。不出所料,齐文山早已知伯虏犯边之事,言说戍边报国是每个正当年男子的份内之事,何况世袭罔替的国公府。

书信中提到,欢颜的三嫂又有了身孕,不过又嘱了她放心,说就算如此也会让齐源正月十五之后赶赴京城。

“不求高官,不要厚禄,只要源儿能为国效劳,齐家上下便已欣慰至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欢颜打开那信时便开始流泪,读罢父亲家书中最后一句,更是哭得像个泪人般。

穆霄启也惦记着这几日齐府将有书信回来,下朝换上常服便赶往永禧宫,正遇上欢颜坐在榻上眼睛哭得红肿。

见到穆霄启进来,欢颜将家书递与他,自己俯身在采芳倒来的半铜盆热水中洗了脸。

“小源子的夫人有了身孕?这可如何是好?若知如此,晚些再召他才好。”穆霄启看罢那信直搓手。

“你瞧瞧,又优柔寡断了吧?那西南可能等得?若不抓紧制服了伯虏,我那未出世的侄儿也没得太平日子可过。”

“还有啊,什么小源子,那是你的舅哥。”欢颜佯怒。

穆霄启尴尬一笑,“欢儿教训得是。我总将齐府上下都当成自己的亲人,遇上他们的事儿,便有些无措。”

“舅哥么,说得也对。可我无论如何想不明白,当初那个齐府的小少爷,小上我好几岁,怎么摇身便成了当哥的。”

“好你个穆霄启,你霸占了人家的妹子,又不认人家当哥,还想让人家给你带兵!”欢颜被他气笑了,也知道他是想逗自己乐呵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对着穆霄启握拳举手,欢颜做了个加油的动作。

想必父亲与三哥也都是如此的想法吧!

穆霄启怀中拥着欢颜,为着齐家的大义感慨了一番,低头又见她哭肿的双眼,豪情过后便只余柔肠。

这几日里,欢颜都与德妃一同商量着除夕事宜。好在那日在慈宁宫中,太后给欢颜讲了讲,无论尚仪局还是尚服局,或是其他各局,六局中统统都有例册可查。无论年节,照册做便好。

如此两人就省了不少心,查了查例册便心中有数,一一召了各局管事尚书,嘱咐一切按例册记载,照以往规矩行事便可。若有不妥或意料外之事,再差人前来禀报。

内廷司总管六局,慎刑司独立于内廷司之外自有总管,两人又见了见两位总管,按着常例嘱咐了些事宜。

今儿是好不容易歇下了,又收了这封家书。哭也哭了,笑也笑了,儿女情长,报国之志,半天之中便尝遍过了几种滋味,真真是人生百态啊。

后宫里到处都在清扫庭院,忙着换灯贴福。

各个宫里的小太监们,都纷纷蹬着梯子摘下褪色的旧灯笼,挂上纺绸蒙面的红色宫灯,里里外外的门上也都贴了大红洒金的福字,瞅着就觉得喜庆。

小山子和小周子在主子起床后,也将永禧宫的灯全都换了。几只玲珑的红木雕花八角琉璃灯,分别挂在了窗边与大殿门前,看起来比那大红宫灯更显奢华。

望着那新挂上的灯笼,欢颜心中感慨。一眨眼,自己进宫也快一年啦,都说物是人非,如今自己人尚在,这事物,却改变了许多啊。

就说这灯笼吧,饱受着风吹日晒雨淋,待褪尽了当初娇艳,便被摘了下来,即将成为火堆中的焦炭与灰烬。

院子里的紫丁香,早就只剩枯枝兀自随风摆动。紫茉莉更是在夏末便落尽绿叶黄了茎,只留下老根深藏在土里,再也寻不见一点踪迹。

而后来新植的紫藤花,夏日里开过,秋初又开了一次。待得秋渐渐深了,那藤便无情地甩落了一身叶子,又毫不犹豫摆脱与花儿的缠绵。

夏末,穆霄启嘱人移来了一株紫红丹桂,冬至月里,又栽过来两株紫梅。

不知是不是初到永禧宫,人生地不熟的缘故,那丹桂在秋日里开得又薄又稀。两株紫梅更是骄傲,到得眼下也未开一朵,只顶了些小小的花苞。

欢颜眼睁睁看着事物变幻,更是将它与自己的命运牵扯纠缠,比来比去,便觉得心中有苦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