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现在忙得连轴转,时间是以分钟计的;唐赫得心思变了以后,成天不知道钻去哪里,总之也不见了人影。这对契兄弟再次有空面对面喝酒聊天,已经是若干天以后,将近春节了。为庆祝《暴风一族》票房大卖,剧组还留在香港的主创人员又到WaitingBar聚了一次。
谁都没想到,这部正片只有四十五分钟,另加了同样长度的制作特辑才勉强凑够九十分钟片长的“电影”,居然能足足上映二十天,狂收了一千万的票房。虽然仍远不敌《A计划》的近两千万,但已经足够让原本只希望不要死得太难看的大家欣喜若狂。要知道,《A计划》可是真正的大制作,投资远远超过《暴风一族》的三百万。而纵观近半年在邵氏院线上映的片子,《暴风一族》已经是最好的票房纪录。
说起来,这两部近期最火的电影都跟唐赫得大有关系,若是在前几天,他肯定会兴高采烈在那里哼“我得儿意的笑,我得儿意的笑……”但是现在,他好像心思并不在这上头,而是很少见地坐在角落里端着酒杯发呆。
他倒不是唯一一个游离在开心笑闹的大伙之外的人,对面就坐着神色有些茫然的张国荣。两个人各想各的心思,各饮各的酒,也不说话。直到碰巧两个酒杯都空了二人同时去拿酒瓶,彼此看一眼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对面的家伙模样好像跟现场的气氛不太搭,于是异口同声地开始指责起对方:
“怎么看你都是风光无限,做什么还是一副借酒消愁的样子?”也不知道是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同样如此,还是根本就在掩耳盗铃。反正,各自都认为自己很有道理。
唐赫得投出去三百万,赚回来一千万,扣掉杂七杂八的费用,仍然净赚一倍有余。而他也算是《A计划》的主要编剧之一,那头还有分红,虽然这点钱不在他眼里,名声可好听得紧。这两部打擂台的片子背后居然都有他抹不掉的身影,已经足以引起业内人士侧目。不说别的,只凭两套戏加起来近三千万的票房,将在三月份举行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嘉宾就少不了他。
不提金像奖还好,这一提,立刻被唐赫得抓到把柄:“我再风光,也比不上某个人啊?”
张国荣先前拍的那部《烈火青春》虽然卖座平平,口碑却甚佳,被提名好几个奖项,其中之一就是最佳男主角。虽然有些陪跑之嫌,但这才是第二届金像奖,张国荣又这么年轻,能被提名影帝,无论如何也是件风光事情。加上他唱片卖到五白金,电影票房过千万,几个月下来光分红就挣了近百万,可知他近来受欢迎程度。接下来《为你钟情》的EP正在录制中,好几个电影剧本已经到了他经纪人陈淑芬的手里等着挑,事业上怎么看都是前途一片大好。
所以这两个人都觉得对方鸿运当头,完全没有不开心的道理。只是,谁能没有些自己的烦恼呢?
唐赫得很快理解了张国荣心情不好的原因:星路得意,情路失意。倪诗蓓主要在台湾发展,张国荣又太忙,聚少离多之下,二人原本就不甚有基础的感情渐渐转淡,最终自然分手。
反过来,他却没法跟张国荣说清楚自己究竟在为什么事情郁闷。
想当初,他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意欲打进敌人内部伺机弄垮杨受成黎智英,好将他们罪恶的黑手在还没伸出来前就斩断。结果——
他辛苦了这些天来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个地狱,他好像没什么跳进去的必要。
黎智英经营佐丹奴才不到五年时间,正苦苦挣扎于以G2000为首的一批同类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自顾不暇,无论财力人力都极其有限。现在要打垮他不是什么难事。可唐赫得实在不能想象,自己冒冒然进入成衣界,目的却不是赚钱,而是去挤压肥佬黎的生存空间。且不说师出无名,他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况且,他敢断言十年内黎智英都没有能力进入传媒界。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是他的记忆中缺乏这方面资料罢了。
有这十年时间,与其盯着肥佬黎,还不如自己直接进入传媒业好好做一场,把市场和先机占住。凭他的财力,说不定运气好起来能玩得风生水起,到时候没准可以混到有资格倡议制定行业规范,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扰乱游戏规则的家伙进入这一行的机会。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不比揪着黎智英不放强?
把肥佬黎扔到脑后,唐赫得花了更多的功夫去研究热心跟自己交朋友的杨受成。然后,整个人的感觉可以总结为两个字:颠覆。
颠覆之一:
为了交唐赫得这个朋友,杨受成特意举办了一个派对。唐赫得不奇怪他把场面搞这么大,因为一早就听说过他极爱享受,很讲排场。
他也不太惊讶自己被看得这么重,不提他身份背景,虽然他在股市上搂钱一向很低调,但一年下来,若算上他帮利太赚的那些,总数加起来恐怕将近十亿港币,这么大笔的操作,怎样也瞒不过真正的内行人。话说回来,若不是他有点本事,杨受成大概也懒得搭理他。
不管怎样,即便心中戒心颇重,面对杨受成的热情款待,唐赫得还是很有些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杨受成为他介绍满座高朋时渐渐变成叹为观止,这丫交游也太广阔了点吧?
他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将对杨受成的定位从禽兽变成了岳不群——真面目还没暴露出来时的那个岳不群。现时的杨受成,论风度论仪表论口碑,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好到让他禁不住对自己的记忆产生怀疑:这个杨受成,真的是那个杨兽成么?
唐赫得总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无论心中怎么乱琢磨,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姿态恰当,身段漂亮,与一众大有来头的宾客谈笑风生。
可到杨受成介绍这一位时,他却实在有些扛不住了:
“这位张五常先生,是香港大学经济学系的主任。”杨受成的语气极为推崇,“可是位做大学问的人物。”
唐赫得在读书时,所学的专业是金融。考查一个金融体系能否健康有效地运转,很自然就要考虑到制度成本的问题,因此他一度很热衷于研究制度经济学。而张五常关于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的论述,是他不可回避的学习对象。
虽然不完全同意他的学术观点,虽然觉得他老了后有些话说得实在不像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虽然知道他后来涉嫌逃税以至于被美国政府通缉……唐赫得还是认为,至少在1983年的时候,张五常的确算得上一个真正有成就也有风骨的学者。
现在,他得接受这个现实:这位头上笼罩着光环的显学大家,和杨受成是很好的朋友。托他的福,自己才有机会结识这位慕名已久的人物。另外他刚刚想到,记忆中的苹果日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张五常就在那里开过专栏——
等等,那岂不是说,他跟肥佬黎也是朋友?
颠覆之二:
调查杨受成有多少家底并不太困难,他实在太高调了。他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钟表珠宝公司、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上。而后两者占了大头。唐赫得在啧舌于他名下地产之多的同时,却难免感到奇怪:杨受成的确很有钱,但是,同时开发这样多的地产,就是财大气粗如转移产业时整条街整条街卖的契妈家,也要小心斟酌。这样的规模,绝对不是他的财力所能承担的。除非——
除非他是负债经营,而且,负债的杠杆率很高,高到一个离谱的境地。只是眼下楼市看涨,危机一时并不凸显。
在这个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紧接着的推论让唐赫得不敢相信: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受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影响,1983年香港整个市场对前途失去信心,股市跌停板,港币贬值幅度近百分之百,整个房地产市场急剧萎缩,楼市大大跳水。杨受成所拥有的那些地产现在看起来风光,到时候却将毫无疑问地变成负资产。就算他在金融市场全身而退,也将无法应付这样大数目的负债。
到那时,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破产。或者不能说得这么绝对,跳楼当然也是一个选项。
人生如此颠覆……唐赫得沉浸在自己的感慨中。
他下了多大的决心才终于愿意放弃优哉游哉的生活,刚准备要跟恶势力明枪暗箭一番,却发现一个根本不够资格上擂台,另一个则可能不用打就会自己往绝路上走,实在让他有些拔剑四顾却惘然的失落感。没了假想敌,也没人对他有期望或要求,这令他有些不知所措,自己究竟可以做些什么才能真的实现他如今的理想:留个更好的香港给九七?
“我碰见一位港大的教授,”最终他这样跟张国荣解释自己的失意,“开始有一点心动想跟着他再读点书。可是我只读到中学毕业,不知他肯不肯收我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