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宗圣地[修订]
作者:游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91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外公……”游游把玄玉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开始对宋平说起自己三年前的一段经历。

“三年前我到您这儿玩了一个暑假,您又不让我到那个火山口去玩,我就只好一个人到处乱跑了,好在这个地方是个全国4A级的风景名胜区,除了这之外,还有很多有历史也很有名的地方。这儿有一个江南第一大佛,这儿的大佛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圣地,历来就有很多神话一样的传说故事……”

最为有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刘阮遇仙,史书记载如下:汉永平5年(公元62年),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天姥山由刘门山、细尖、大尖、芭蕉山、拨云尖、莲花峰等群山组成,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千姿万状,苍然天表,林深草茂,荒野僻壤,深不可测。刘阮二人只管埋头采药,不知道天色早晚,也不知道有否山涧小路,抬头一看,觉得天已晚了,又无路可走,肚子饥饿了,怎么办?忽然发现山上有桃,就随手摘几个桃子充充饥。一边吃桃子,一边沿山湾小溪走路,在小溪边以茶杯取水时,看见溪中有“胡麻饭”,他们想溪中有胡麻饭,山中必定有人家,二人就沿小溪山路前进,只一大溪,溪边有二位女子,十分漂亮。这二位女子看见刘阮二人手持茶杯,便笑笑说:“刘、阮二郎为何来晚也?”好象老朋友相识一样。刘阮二人一惊,不容迟疑,就被邀到家。走进家门,房内绛罗帐,帐角上挂着金铃,上有金银交错,还有几名婢女。进入餐桌吃饭时,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菜肴相当丰富,又有美酒,还有吹、弦、拉、弹伴唱,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地吃喜酒。用完饭,几个侍女捧着桃子,笑笑说:“二位贵婿随我来。”随伴进房间与二位仙女结为夫妻,各就一间帐宿。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仙女不同意,苦苦挽留半年。子规啼春,刘阮思乡心切,二位仙女终于允许他们回去,并指点回去路途。刘阮到家找不到旧址,到处打听,结果在一个小孩子(第七代孙子)口中听到,长辈传说祖翁入山采药,因迷路不知道在哪里?刘阮在山上半年,山下已经到了第七世即晋太元八年 (388年),过去了几百年时间,没了老家,只得返回采药处寻妻子。结果刘阮二人怎么找也找不到妻子,就在那溪边踱来又踱去,徘徊不定。后来该溪叫惆怅溪、溪上的桥叫惆怅桥。这溪就是现在的桃源溪,桥即桃树坞的迎仙桥。后人在那里建了刘阮庙,庙内塑有头戴斗笠,肩背竹篓,手拿药锄的刘阮像。山上有采药径、阮公坛、仙人洞等。

“不错,这刘阮当年就是遇上了我们修真之人,这一片地方山清水秀,传说中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很多都有在方圆三百里之内”,宋平听游游说这块地方是块好地方的时候,不由得意的说道。

“我当年来这儿定居也是因为看到这儿灵气汇聚,附近各洞天福地均有灵气相通,且在此处最为外露,这百年极品荔枝树就是应天地灵气所生,你自小吃到现在吃了不少,受益不小啊。”

嘿嘿嘿,这还要用你说?游游得意的想到。

“除了三十六小洞天中: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第十,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第十八,华盖山洞,名“容成大玉天”。第十九,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光天”。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盖涤玄天”。第三十六,金华山洞,名“金华洞元天”。等洞天在这周围,另还还有少为人知,比三十六小洞天更为妙用的十大洞天中: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第六,赤城山洞,号“上玉清平山”第十,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这三大洞天”

宋平随手剥了颗极品荔枝,接着再说道:“七十二福地中:第三,仙磑山,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第十二,大若岩,第十四,灵墟,第十五,沃州,第十六,天姥岑,第十七,若耶溪,第十八,金庭山,第二十八,陶山,第二十九,三皇井,第五十七,天柱山,第六十,司马悔山,等福地在四周”

“对于神州大地来说,如此小小一块弹丸之地,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洞天和福地,实在是老天的宠爱啊。”宋平叹息道。

“游游,对了,你去那佛教圣地玩,是不是玩出什么东西来了?”宋平猛然醒悟自己是在听游游说故事,现在怎么变成自己在发感叹了。忙转移话题。

六朝时期江南佛学中心大佛寺隐藏在石城山峡谷中,始建于晋永和初(公元345年,比少林寺早150年),时名隐岳,由开山祖师昙光(286-396,又名帛僧光,)开创。昙光祖师隐居石城修禅45年,比达摩祖师上少室山早一百多年;接着有竺昙猷、支昙兰等高僧隐居修禅,成为江南习禅中心。三位高僧都是江南早期佛教中习禅的代表人物,事迹均载入《高僧传》中。与禅学并立的是般若学,成为石城早期佛教的奇观。六朝“般若学”为佛教中国化的标识,分为六家七宗,石城(剡东)七居其六,代表人物为竺潜、支遁、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竺法蕴。竺潜(286-374)师徒居沃洲峁山,支遁(314-366)向竺潜“买山而隐”,后于石城建栖光寺,于法兰师徒三人在石城建元化寺(今“千佛院”),石城、沃洲成为当时江南的佛学中心。

这江南第一大佛的大佛寺中有三奇,即岩之奇,文之奇,树之奇。

奇岩, 岩多洞窟,多灵性,多绝境。岩顶即大佛石窟之顶有三个长形的小水池,深可数尺,水满不溢,天旱不枯。这山顶的岩石,光秃无土,也不知何故如此,只道是得了佛气罢。怪就怪在这水还是清冽无比,再大的太阳,还是透着丝丝凉气,实在是奇之又奇。

“我到了这山顶怎么看都看不出个什么名堂,总觉得这里面肯定会有什么好东西在里面,不然也不会这样得天地之灵气”,游游恨恨的说道:“我让大太阳晒着在山顶转了大半天,差点晒脱皮。”

大佛岩东,两崖相傍,人称月峡岩,岩中一罅,方正如门,有双松摇曳。中秋,圆月巧落其间,俨如宝镜开奁。

“不用说,这也是一宝,只是宝物现在在睡大觉,没有灵诀去收它!”游游心里更是恨,看得见,感觉得到,就是得不到。

宋平听着点头称是。

大佛寺多奇景奇物,文亦堪称一奇。

大雄宝殿五层高阁,最高一层匾额系颜真卿所题,为“逍遥楼”。依次第四层为僧莲根书的“弥勒洞天”。越第三层,二层为经学大师俞樾写的“大雄宝殿”。对这几块匾额上的文字,不少游客往往称奇道怪。这“逍遥楼”,似乎是道家养性谈玄的所在,令人想起庄子的逍遥游。“弥勒洞天”更可奇,弥勒为佛家,怎么居道家之“洞天”呢?两者竟相提并论,和平共处了。而“大雄宝殿”,供奉的该是佛祖释迦牟尼。按佛法来说,弥勒得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能转世成佛。因此如果是弥勒,能直书为“大雄”么。然而弥勒实是弥勒,这在刘勰的碑记为证。

“外公,我觉得这大佛寺这题词也太怪了吧,逍遥这道家的东西,怎么佛家高高挂起啊?”游游一直都想找个机会问一下宋平“是不是这和我们练的逍遥神功有什么关系啊?”

宋平听到游游说到此匾,哈哈笑道:“没错,这块匾就是当年颜真卿所题,而这颜真卿也是修练这逍遥神功的一个修真人,这在师门有记载在案,当时师门中有一前辈首创佛道双修,并在短时间之内修得正果,得此地天地间灵气,一夜飞升成仙。”

“可惜此修法早已失传。”宋平叹了口气。

在山门的门边黄墙上,又有大小几字,游游看了之后大为不解。

那小字为中文的“唵嘛呢叭咪吽”,大字不识,怎么看也不是汉字,于是求教于宋平。

宋平指点说道:这是梵文佛语,称为“观自在菩萨心印”。常诵能“断轮回,出三界,生极乐”。意极奥妙。自己也不懂其中之真正意义。

走到大佛寺放生池,两池并连,中贯长堤,丹枫垂柳,碧波映天。

池边,又有奇树。

称树,也许不太正确,因为这是两株早就死了的树--树化石。

亿万年前曾为树,亿万年后已为石。树乎?石乎?或树之骨,树之精。

两树化石均粗两围左右。想来曾是顶天立地势拔山河之巨木。

如今只剩不足二三米高的一截,其貌不扬。

一棵暗红,光滑细腻,纹理清晰,尚见昔日风姿。一棵褐黄,雄壮粗犷,树石浑然莫辨。

有诗曰:“生从太极未开端,越历人间几岁寒。”

以亿万年的精灵飘然于茫茫宇宙,浩浩世界。

宋平听得此树,笑着对游游说:“小子就不要乱想了,这树中有好东西,里面万年树精,早已成仙玉,得此宝物需得有缘才行。”这不是把那树劈开就可以得到的。

“你小子说了大半天你认为是宝物的东西,你究竟在那佛宗圣地得了些什么好东西?”宋平开始追问游游。

“当然是好地方啦!”游游得意的说道。

“好地方?那佛宗圣地好地方多着呢,到处都有好宝贝,只是里面守卫森严,就算是高手进去也很难出得来。里面般若堂的首座法明就是我知交好友,一身功力不在我之下,平时不露声色,天下间有多少人知道法明功夫之高明啊!”宋平在吹捧了法明之后也顺带把自己也抬高了一下。

“哈,守卫森严?外公,你不是开玩笑吧?”游游疑问道。

“这是当然,当年江湖中人称鬼影子的三只手,名声极高,号称没有他拿不到的东西,有人说这大佛寺里的东西,就是拿不到!结果与人打赌拿方丈座下的一块座毯,鬼影子在大佛寺里转悠了七天,硬是没有找到一点下手的机会,第七天打赌期限到,恨下心来硬闯大佛寺,结果可想而知。”宋平回想道。

“那大佛寺的藏经阁一定是更加守卫森严了?”游游偷偷的笑着问道。

“那是肯定的,而且这大佛寺的藏经阁位于什么地方,一直都是一个迷,连我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更不用说你小子啦,听说这藏经阁里可有着真正的是宝贝无数,更有无数佛家和仙家宝书!”宋平一脸向往的说道。

“哈哈,我就知道藏经阁在什么地方!”游游抬头挺胸,志高气昂的说道。

“小子不要吹牛,真的假的?外公这儿不要说大话哦!”宋平有些诧异的问道。

“嘿嘿嘿,大佛寺上就是藏经阁,此藏经阁与天下寺院各处藏经阁大不相同,居然建在那第一大佛的佛顶,我偷偷进去在里面晃了一圈……”游游得意的说道。

“哈哈,你小子总于说到重点了,快说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宋平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可以让这小子三年时间练到第三层逍遥神功。

“真没想到那藏经阁就摆在眼前,天天在受香火,天天在受众人礼拜,真是没想到啊!”宋平大大的叹了一口气。

*******************************************************************************

三年前,

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在这佛教圣地里东晃西晃,这儿摸摸,那儿碰碰。

这不,不是当年的游游还会有什么人呢?就是游游。

十三岁的游游长得极为俊朗,一头乌黑的长发得传于母亲,乌黑的眼珠,大而有神的眼晴,充满了天地之间的灵气。穿着一身白衣,虽在尘世之间,却恍若不在尘世中,有如天地间精灵降世,佛祖前灵童出世。佛宗圣地的众僧侣对这个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的小男孩十分友好,任何地方都不阻挡他出入,甚至还有僧侣屁颠屁颠的跑去报告方丈和当日值勤主持。请有道高僧来快点渡化这天地间的精灵,为佛祖的灵童早日归位而大开慈悲之门,行各种方便之事。

结果,方丈和当日值勤主持在各位多事的僧侣相请之后,一见游游,马上就惊呼有缘有缘,佛宗大幸。马上对游游许以各种好处,并追加各种利益诱惑,在口若悬河一番后,总于留得有缘人在大佛寺中小住二日,以方便方丈对有缘人的渡化.万一成功,这可就是功德无量之事.

既然已经住在了大佛寺里面,那么这儿的东西也就随便可以用了,早知道叫那个鬼影等到现在才来嘛,不然,来个里应外合,什么座毯嘛,就是内衣内裤都一样把搞出来。当然,这是听了宋平说的故事之后的想法。

游游在方丈的安排下住进了大佛寺,方丈为了方便随时给游游做有缘人的渡化,特意的安排游游住在方丈室的楼下客房里。 出了客房不到三十米就是江南第一大佛的佛殿所在。中间隔了一座膳堂。

方丈把游游安顿好之后,就去主持晚课了。留下游游一个人呆在客房里,临走留言,如有兴趣可以在四处逛逛。遇到禁区自然会有僧侣把守提醒。

游游一听,嘿嘿嘿,正好,那我就四处乱晃一下了。绝对是奉旨乱晃,不过,这个旨是方丈的法旨,哈哈。

走出客房,经过膳堂,晚课时间,当然是屁人也没有一个,进去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不知会有什么好的素食可以吃吃。游游绕着膳堂走了一个圈,什么也没看见。 食谱也没看见一份。不由气愤的伸出一个中指,对着膳堂正堂,狠狠的比划了一下。无奈的走出膳堂。

绕着膳堂走向大佛所在,大雄宝殿。

突然发现在膳堂的走道一边发现一扇小门,游游好奇的走过去推了一下小门。

门是虚掩着的,轻轻的一推就打开了。

门后面是一条石道。方方正正梯道沿着山体往山上爬升。

石梯在前面不远处拐了一个弯,消失在前面,如果不沿着石梯往上走,肯定是不知这石梯通向何方。

游游看着前面的石梯,最终好奇心占了上风,沿着石梯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去。

绕过一个弯,又一弯,始终看不到这石梯的尽头是何方,可见当时修石梯之人绝对是个建筑高手,充分利用了地形,如果想知道这石梯的最后尽头是什么地方,必须要一步一步的沿着石梯走到最后才知。这石梯是沿着山体向上爬行,一边是山体,另一边则是高高的悬崖,如果这儿让人给堵住的话,肯定是上不得下不得,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由此推断,这石梯的最后尽头一定会是一个什么重要的所在之地。 游游边走边用手扶着一边的山体,没办法,这石梯是越走越高,悬崖平地起,越往上走,越是危险。

好在石梯并不是很长,走了才一分钟时间,可感觉就好象走了很久一样,转过最后的一个弯,眼前一亮,当然,这个时候都在做晚课了,天也越来越黑了,转过弯突然发现前面挂着一个灯泡,夜色中的灯泡当然是亮堂堂了。

灯泡是挂在屋檐下的,也就是说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扇门。

暗红色的门是关着的。

游游走到门前,扒在门上,试图通过门缝看看这门后到底是什么地方,可惜,天色已晚,什么也看不到了。

用力的推了一下门,纹丝不动,马上火大,用力踢了一脚门,嘴上也开始不干净了,

“***,好不容易看这儿神神密密的象个地方,又是只能在门口看看,老天啊,你就不能满足一下我这颗幼小的心灵????”游游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又用力踢了二脚大门。

寂静的空间里只听“蓬!蓬!蓬!”一脚又一脚的踢门声。

看来游游还真是胆子大的没了边,要是他知道了这是佛宗圣地的藏经阁,不知是否还有这么大的胆子再这样一边骂一边踢门。

不知者无罪嘛,嘿嘿嘿……。

游游边踢边想,我管你是什么重要地方,反正是你们大佛寺老大叫我来随便逛逛的,这儿又没有人拉我,没有人拦我,肯定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了,要不怎么会如此任我放肆。

终于,在踢了十多脚藏经阁的大门之后, 在门后总于传来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来者何人?”听声音是一个小和尚,稚嫩的声音。不象那些老得掉了牙的老和尚,话也说不清,就连一句阿弥陀佛,知道的是在唱佛号,不知道只当一只老苍蝇在那儿嗡嗡乱叫。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