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命运叵测
作者:雨过天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9

第三集 身陷圣京 第十四章 命运叵测 圣龙历十月初五晚的御宴,在帝国的历史上并不是最为奢华的一次──战争的影响和帝国内部的隐患使得广陵帝缺乏炫耀的足够资本,然而这次御宴确确实实的对於历史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历次的御宴。

当大殿上王孙贵族、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品味著优雅的歌舞、精美的食品时,在圣龙帝国心脏圣京的三军广场上,数以千计的军民也在狂欢。新君继位,按例是大赦天下,并且在祭奠圣灵之日与民同欢。除此之外,呼兰人被驱逐,家园被收复,燃烧了数月的战火终於熄灭,这一切都使得圣龙的子民感到欢欣振奋,弹冠相庆。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有谁叫了一声“著火了!”,人们抬头一看,发现圣龙城中火光冲天,四处闪烁著鲜红的火焰,将暗蓝的天空映得红彤彤的一片。

更糟糕的是,大风突然间刮起,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霎时间,整个圣京城陷入了火海之中。

一时间,叫喊声、婴啼声充斥於耳,人头拥挤、人心惶惶,整个圣京仿佛回到了呼兰军队刚刚进逼过来的时候,乱成了一团,就像天要塌下来一般。

即使是始作俑者,对於老天的介入而产生的如此局面,也是大出意料之外,以至於後世将此作为上天相助风雨的铁证。

在大殿上进行的御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场火灾的影响,达官贵人纷纷在武士的簇拥下朝安全的地方移去。

肩负京城卫戍重任的卓不凡一下子变得焦头烂额,四处的火势需要他去平息,紧接著传来的各处骚乱需要他去镇压,然後是转移中的各位王公大臣、外国使节受到刺客袭击的危险需要他去解救,而丰富的经验使他意识到这场变故一定是有组织、有所为而来,更需要他去辨别到底是何方神圣这麽大胆,敢闹得这麽大。

当他终於想到要加强监视风雨的力量时,传来的消息却是包括自己宝贝女儿在内的风雨周围的人都不知道风雨的行踪了。

就在大家得到城中发生火灾,开始转移的时候,风雨突然不见了,在至少五十名一流高手的监视下,仿佛从空气中消失了一般。

一个让人实在不想接受的事实是:风雨逃脱了!

“怎麽回事?”卓不凡忍住怒气质问道,直觉让他以为女儿参与了阴谋。

不过他很快发觉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卓静雯也同样一脸迷茫。

事情的发生实在诡秘,就在御宴的众人得知城中失火,需要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时候,整个场内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但是负责监视风雨的卫士却发誓自己绝对没有被转移注意力,对於这个说法,卓不凡是相信的,因为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卫士,应该足够对付类似的突发事件。

可惜事态的发展出人意料,当这些达官贵人纷纷乘坐马车离去时,部分车驾遭遇了袭击,混乱蔓延到整个车队,所有的卫士都把注意力放到警戒外敌袭击的时候,风雨不见了,在有著五十多名卫士守卫周围、有卓静雯紧随身侧的马车上,突然不见了,不知去向。

风雨逃脱了!

萧剑秋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後,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卓不凡立刻派兵封锁四周的城门,幸好理智让他遏制了这个念头。

毕竟,在目前人人自危、火势冲天的圣京城,如果妄图关起城门阻挡百姓出去的话,无疑是一个愚蠢的白痴决定,不仅无助於事态的控制,反而会乱上加乱。

看著满城的火光,不由得让萧剑秋想起仅仅几个月前,同样是风雨一党,纵火烧毁了粮仓,影响了整个帝国的命运。

这家夥还真不是一般的会玩火啊!

辅政王如此的想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还是不能不让这位圣龙帝国的一代贤王感到侥幸。

圣龙历七月的那把火,烧毁了高战一系和四大家族的粮草,把整个帝国引向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局面。

对於四大家族而言,在彼此依然互相牵制,高战一系和风雨军又於一旁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就地筹集足够多的粮食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对於控制著圣京城的高战一系而言,倒是有足够的闲裕去征集城中大户的余粮,但是姑且不论在刚刚经历了呼兰长期围困、人心不稳的时候,那些豪强大户是否会把手中的存粮乖乖交出,单单是锦州遭围、缺乏有力援军的情况,就使得中央派处於战略的劣势之中。

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大势力痛痛快快地接受了天池剑宗的调停,达成了彼此的妥协,而他辅政王也正是其中的得益者。

然而原本最有机会获取最大利益的风雨,却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多做争取,反而是抛开个人恩怨,挥兵解救锦州之围。

当然风雨并不是没有收获的,这样的举动事後证明风雨绝对是明智和富有远见的,他很聪明的避免采取那些由於强行夺取一些并没有根植於实力之上的短期利益而遭致怨恨的行动,把精力放在了如何赢得天下民众的拥戴上。──经过强敌入侵之後的圣龙,人民需要一个大公无私、用兵如神的英雄来保卫他们。这一方面,风雨成功的塑造了自己的形象。

同时,风雨还赢得了高战一系的好感,并且使得萧剑秋和高战联盟之後,并没有把风雨视作当前最大的敌人,满足於监控风雨、分裂风雨军,继而让受到削弱的风雨军牵制四大家族。正是由於如此,风雨才能够在圣京有惊无险,利用各派的矛盾游刃有余。

但是现在的形势不同了,又一次的纵火之後,如果风雨能够侥幸逃脱、重新掌握风雨军,他还会不染指中央政权吗?善战的风雨军将何去何从?还会在圣龙的各大势力的斗争中保持中立吗?仰或是倾向四大家族与朝廷为敌、甚而与风云世家联合乃至投向呼兰?在政治的角斗场上,是没有什麽一定的,一旦猛虎归林、潜龙腾渊,随之而来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时间并不容萧剑秋迟疑,他很快发出了一系列指令,力图弥补目前的困境。

守备部队被投入到扑灭城中大火与疏散居民的行动中去,同时还担负著维持圣京治安的重任;信鸽在夜空飞起,密函传向四方,沿途的关卡、路道都接获了严令,仔细盘查西去的行人,争取半途截住风雨;锦州城的兵马也很快得到四面布防、阻止风雨和他的军队会合的指示,如临大敌;跟随风雨一起来的近卫队则被郑重警告,原地驻守、不得妄动,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这些指示无疑是正确和及时的,其回报是不久之後圣京城就恢复了正常秩序,同时也为风雨的返回设置了重重阻碍。

可惜,萧剑秋还没有来得及欣赏自己应变的成效,一道噩耗传来,打乱了所有的方寸。

──广陵帝遇刺重伤,楚雨墨大人护驾捐躯。

萧剑秋心里明白,自己终於还是百密一疏,算漏了一点。由於一开始就认定这场动乱起因於风雨的人马营救风雨,所以想当然的认为风雨逃脱之後,风雨一党应该不会再有大的行动了。事实证明这里有一个极大的思维盲点:那就是四大家族、风云世家乃至其他各怀心计的势力团体,也许并没有一开始参与这场动乱,但是在如此环境中,是绝不可能放弃这麽好的浑水摸鱼的机会的。

於是就在广陵帝的临时歇脚的行宫内,一批蒙面刺客发动了突袭,由於事发突然,再加上行宫的防卫并不严密,所以差点让他们得逞,是楚雨墨这位圣龙著名的大儒挺身挡住了罪恶的兵刃,皇帝保住了性命,而这位可敬的老人却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

他们成功了,皇帝遇刺、大臣被杀,而且是在圣龙皇帝祭奠圣灵之後的御宴上,这样的事件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那一次的发生之後不到三年,神州就遭到了浩劫,随之而来的是百年的战乱。所以光事件本身就已经足够引起人心的混乱了。

看著楚天辞痛哭流涕,双眼发红的样子,看著圣驾遇袭的狼狈样,看著朝中文武大臣群情激愤的情绪,萧剑秋、高战和刚刚从鄂州赶回来的傅中舒的脑海里,闪现出的是四个字:“嫁祸江东”。

他们并不相信这是风雨干的,这麽做只会让自己引火烧身,成为众矢之的,以风雨一贯的政治表现,是绝不可能做出如此白痴的决定的。

问题是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如此大事,必须对天下有一个交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风雨作为替罪羊,乘机铲除这个体制之外产生的势力。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逼反风雨军,甚至会让风雨军和风云世家联手,整个天下将处於动荡不安之中,所带来的後果令人无法预测,对於中央派改革朝政、加强集权的计划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反而是四大家族渔翁得利。但是不处置风雨,朝野舆论也很难平息,同样会影响中央派的威信。

“中舒,你认为该如何是好?”

萧剑秋向自己的智囊询问,年轻的辅政王很清楚,如今所有的眼睛都盯著自己,这件事情处理得当与否,至关重大,以至於一向精明强干的他也不敢轻易决断,希望得到号称圣龙文武双杰之一的傅中舒的意见。

“以微臣之见,当务之急一是封锁消息;二是迅速追查风雨下落,免为有心人所乘;三是命令与风雨军相邻的梅文俊、林仁山、燕南天诸部立即备战,向风雨军施压,但同时也严令各部如无朝廷旨意,不得擅自首先开战。

对於风雨的处理,应该根据其是否返回风雨军,以及万一返回风雨军後其前往伦玉关还是凉城的具体行踪,再做定夺!”

这位未来的名相此时显示出超凡的政治头脑和机智应变的能力,侃侃而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被後世赞叹不已。

身为中央派首脑的萧剑秋和高战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不由得点了一下头,傅中舒的建议无疑是当前最妥善地解决办法了,很无奈的是,当前帝国的命运也只有根据风雨的行踪而起伏了。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