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水灾
作者:老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22

桂致和的乌鸦嘴果然说中,这两天不止上海大雨,而是整个江浙地区都大雨滂沱,

大雨刚停数天,接任两江总督不久的陆建瀛就接到如雪片一样飞来报告水灾的公文,其中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就是太湖沿江地区,由于雨势太大,江河倒灌,整个太湖水汹涌而出,将周围地区房屋,人畜全部冲走,侥幸存活下来的灾民,面对冲毁一切的洪水欲哭无泪。

南浔镇就位于太湖边,正是太湖优良的水质才使这里成为生丝产地,这次却是首当其冲,汹涌的湖水仿佛挣脱了桎梏的怪兽,一路上吞噬了所能遇到的一切,农田、桑树、房屋……

持续的雨水本来就使蚕农损失不少,蚕虫是养在室内,可是桑树却是在外面,蚕虫天天吃着湿漉漉的桑叶,加上屋外一直下雨,湿气排不出去,不少农户所养蚕虫都大面积死亡。

这次太湖水的泛滥,使原本就损失不小的蚕农雪上加霜,不少蚕农连自家的房子也被冲掉,一些房屋建在高处的蚕农虽然自家房屋躲过了一劫,只是二天大雨中,还是有不少蚕虫被闷死,即使是留存下来,不少桑树被洪水冲走,也不知要拿什么来喂养剩下的蚕虫。

不过,这些年由于生丝的畅销,蚕农多少有一些积蓄,洪水退后,许多蚕农开始重新将被洪水冲走的桑树寻回栽种,培植新的桑树,镇上大生丝商也伸手援手,借贷出大批银子,给蚕农渡过这段灾荒区,因此南浔镇的灾情虽然严重,逃荒的人却极少。

其它地方就没有南浔镇这样的底蕴,昆山、吴江、宜兴等地百姓面对被毁的家园,根本无力自救,只得纷纷往附近的大城逃荒,苏州城一天之内就涌进数千灾民,苏州知府钟殿选连忙下令紧闭城门,不让灾民进城,在关门之时,引起了灾民与衙役的冲突,衙役连杀十数人才止住了动乱的苗头。

看到各地报告,陆建瀛只觉得触目惊心,洪水冲毁的地区,正是整个江苏精华地区,这些地方遭灾,可见损失有多大,他让师爷翻看以前史料,发现这还是自明崇祯十三年以来,江苏最大的水灾,急派出快递,飞驰朝廷,请求救灾。

两江虽富,可是去年已经遭受过一次水灾,朝廷的税粮却没有减免多少,如果今年的水灾持续下去,朝廷再不减免钱粮救灾的话,即使是两江恐怕也要出问题。

得到陆建瀛的奏报,道光大吃一惊,他拖着病体,掩折长叹,他不明白,自己祖父在位六十年,奢侈无度,大修园林,六下江南,还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和绅,可却天下承平,并没有多大风波,死后依然得到诸多文臣交口称赞,认为是明君。

而自己继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连黄袍也打着补丁,江南更是一次也没有去过,可是天下局势却一点点崩坏,先有蛮夷入侵,被迫签订了大清最为屈辱的条约,允许蛮夷鸦片进入,还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如今江南又是大灾,江南是财赋重地,万不能有失,只是真要救灾,国库又实在空虚,他思之再三,只觉得在这份奏折上难予下笔。

或许当年崇祯帝接到各地灾报时,心情也和自己一样,这个想法一出,道光心中顿时一惊,难道大清二百多年的江山要断送在自己手里?

他只得题笔在奏折上勉强批道:“着各省官员速查各地灾情,朝廷将予减免钱粮。”

放下笔,道光长叹一声,今年两江遭灾,国库恐怕又是吃紧,这样的年份也不知何时到头。

此时的道光还不知道,江浙地区的水灾只是第一步,一场更大的水灾即将来临,以后的数月,这场水灾将江南七省全部卷入其中,无一幸免。

大雨刚停两天,上海已经可以看到拖家带口从外地赶过来的流民了,大水冲毁了他们的一切,指望朝廷救灾,只能饿死,上海虽然也发洪水,县城也险些泡在水中,只是自从开埠后,上海已经转为商业城市,只要有工做,就不会饿死。

只是现在上海明显属于用工的淡季,这么多流民一下子涌进来,一时哪里找到得工做,不少流民只能沿街乞讨,或者是卖儿卖女,一时之间,上海人市、青楼、赌场大大繁荣起来,流民群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帮派,上海的秩序也较以前混乱起来。

王韶带着人在街上转了一圈,就发现了至少数千流民,这些流民全都衣食无着,带着全家老小侧卧在各个大街小巷,见以有人过来,便伸手乞讨,也有不少流民则挨个向商铺问讯,是否有工做,衙役们如临大敌,持着手刀警惕的看着流民聚集处,生怕出什么乱子。

“月搓,咱们的缫丝厂提前招工。”

“是,东家。”梅鸿吉应道,现在离收购蚕茧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将人招过来后,正好培训一段时间。

“还有,要进厂的女工,最好每家招一人。”

“是,东家。”

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王韶亲自取的名,谁也不知王韶取这三个字的用意其实是纪念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不过,如今继昌隆缫丝厂提前诞生了二十多年。

女子做工在江南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邻近上海的苏州以刺绣闻名天下,有着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绣纺,这些绣纺都是使用女工,松江号称衣被天下,织机上万台,也全部使用女工。

只是缫丝厂毕竟与那些绣纺、织纺不同,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又是机器缫丝,还没有靠近,轰隆隆的机器声就能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若是正常年份,继昌隆要招收如此多的女工,恐怕不是易事,如今刚好赶上水灾,继昌隆就是招人再多,也满足不了众多的流民。

继昌隆缫丝厂有一千台丝车,招收的女工到少也要一千人,这一千人有了工作,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养活一千户流民,可想而知,这对于如今那些一无所有的流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