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不速之客
作者:高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39

高顺笑道:“有必胜之心甚好,但也不得滋生骄傲情绪。情报显示,曹军有一支骑兵精锐,由大将曹纯统领,人数约五千众,我军新募骑兵料难与之抗衡,而砀县至睢阳数百里间地势平坦,适合骑兵纵横,我军若是冒然前行,我猜曹纯必有所形动。我军攻城武器,投石车、手推车等行动驰缓,若无骑兵保护,很容易为敌骑所趁。所以刻下之计,并非立马进军睢阳,而是要想办法诱出曹纯。”

太史慈道:“都督有何计策?”

余者都看着高顺,瞧他如何解说。

高顺道:“对付骑兵最好的方法仍是骑兵,我欲一将率我军新募骑兵五千,沿濉水北上,假意速攻睢阳,看看曹纯是否出来,若曹纯不出来,这五千骑则在睢阳至鄢县一带大肆侵扰、破坏,若曹纯按奈不住起骑兵来攻,我军则须将其引至夏邑一带,若其追来,我当亲率陷阵营击破之。”

曹纯骑兵虽锐,但高顺依然有信心可以用陷阵营将其击败。

太史慈奋然道:“末将愿往。”

黄忠亦道:“老将亦愿。”

鞠义思虑一阵,觉得自己不长于骑兵,便没有开口。

高顺摇了摇头,将视线投向两个自训练堂出来的小校:张源、陈涛,这二人骑术甚精,对骑兵运用也有一定的经验,而且这二人名不经传,这样才好让敌方轻视。

张源、陈涛一见高顺这样望着自己,立马明白了,于是齐齐上前,抱拳同时道:“我等愿往。”

高顺点头,笑道:“很好。你二人此去若遇曹纯,则当想尽办法将其引来,到时,我自会派人与你等联络告知具体伏击地点。”

二人点头,奋然道:“定不辱都督将令。”

高顺随即写好调令,交给二人,道:“张源年岁较长,而且处事冷静,当为正,陈涛,你当好生辅助。”

陈涛道:“敢不从命!”

待二人去后,高顺继对诸人道:“我大军十数万(正规军、辅兵)皆屯驻于此,每日耗粮甚众,所以我军粮道不容有失,萧县、杼秋、砀县,以这三县为屯粮要点,大哥领兵去抒秋坐镇,汉升率兵驻扎在抒秋与砀县之间的要路上,于此敌兵难以渗透到我军后方作乱,砀县与萧县之间,有一处险要,叫作郑陂,吾当择精兵一千扼守。待破了曹纯,再大举进攻睢阳。”

太史慈、黄忠领命而去。

高顺瞧瞧鞠义,继道:“文远大军应已到了谯郡地界,其当沿挝(三点水旁)水北上,直攻谯县南面城池城父,我再引一军出砀县,南走酂县,与文远合击谯县。”

鞠义道:“即如此,将军且遣鞠某出击。”

高顺道:“有鞠将军出马,我无忧矣!”

便即让鞠义领军一万出发。

调兵遣将毕,便让余下的人都出去各司其职,自己再次在地图上研究起来。

自己最担心的还是西线战场,刘表、张绣很难敌得过夏侯惇和曹仁,张绣军中虽有贾诩出谋划策,但在军队实力面前,光有计谋也无法完全发挥,更何况贾诩此人向来明哲保身,会不会真心帮助张绣抗曹实属难料,若反过来说服张绣降了曹操,再掉转枪头去对付刘表,事情的糟糕就出乎想象了。

高顺皱头紧蹙,思虑着应怎样牵扯夏侯惇、曹仁二部。汝南守将龚都,虽然有兵力二万余,但龚都此人实在不是什么名将,想让他北上对抗夏侯惇、曹仁,与找死无疑,淮南驻守的陈兰、雷薄也只能用之勉强守城,断然不可再抽其北上,兵力全部调空了,孙策就会有机可趁。自己立下稳打稳扎的进攻方式,虽然稳妥,但其他几处兵马也容易给曹军各个击破,所以目下之计,仍得派一支疑兵穿过谯郡,去攻打陈郡,作出响应刘表部的声势,虽然不一定会让夏侯惇、曹仁上当,但这二人也不得不防高顺的这支军队。派去陈郡的这个人必须精于游击战术,而且处事非常冷静,有大局观,即不与夏侯惇、曹仁正面接战,又得让这二人不得不分心应付,当然,其深入曹境,补给粮草就只能从刘表处或是汝南龚都处获取了。

问题是高顺手下已经无人可用。

皱眉之中,不由想到了赵子龙。若子龙在,必可敌夏侯惇、曹仁。高顺暗暗想道。

帐下诸将,太史慈、甘宁、黄忠都是悍勇之辈,但若论到冷静兼顾、临危不乱,这几人都不及张辽、赵云,其中赵云更是智勇全备,比张辽还要胜出一筹。

没有合适人选,高顺只有按下派军去遥援刘表的念头,再次审视自己布下的战略目标,看看有何遗漏之处。他身边暂时没有幕僚,一切都靠他自己研究。

田丰虽然是智谋之士,但一时三刻还不会为自己所用。至于荀谌,也许应该考虑召到身边来当幕僚了。

夜幕降临,天色转暗。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先是在江、淮一带避居战乱,后为袁术所用,高顺杀袁术,吕布占据淮南,袁涣便录属吕布军了。吕布见其有些才能,便让其为下邳郡功曹,后高顺破沛县,俘刘备、关羽,袁涣便被派到沛国杼秋任县丞。

这天晚上,袁涣府中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董公仁不在许昌,为何漏夜前来我这山野小县呢?”

内厅当中,袁涣正与一名青年男子密会。

“呵呵,曜卿莫非是不欢迎我。”

“哪里哪里,公仁能来,乃是袁某的荣幸。”

二人一阵寒暄,随即奔入主题。

“吕布并非安天下之辈,其以高顺、张辽为爪牙,妄图颠复汉室,妄起兵伐,其行径必受天下人唾骂。天下士子无不欲除其而后快。曜卿身为陈郡人,乃朝廷茂才,岂徒然与贼为伍乎?”

董公仁坐在椅上侃侃而谈,其名为昭,字公仁,先是张扬帐下幕僚,后随同张扬迎接天子,被拜为议郎,后劝曹操迎天子去许昌,于是留在曹操身边成为谋臣。

袁涣脸色不变,呵呵笑道:“若如卿言,涣当如何?”

董昭正色道:“若公忠于朝廷,愿助曹公诛灭叛贼,则事情可成;若不然,公可现缚昭去见吕布求赏。”

袁涣退去笑容,正容道:“曹公雄才大略,有匡扶天下之志,吕布无谋、高顺噬战,都不是安天下之辈,我自当为朝廷效忠,公仁有何差遣,涣,万死不辞!”

董昭脸色一喜,起身激动道:“袁公真忠义之士,果不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