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6)
作者:中智博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045

第一章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修建一座jīng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和安逸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一个可以培育信念,一个只能播种平庸。

动物学家的实验表明:狼群的存在使羚羊变得强健,而没有狼群的威胁,羚羊在舒适的环境下变得弱不禁风,一旦遭遇狼群,只有被吃掉的下场。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人类,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遇到逆境就一味消沉的人,是肤浅的;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惶惶不可终日的人,是脆弱的。一个人不懂得人生的艰辛,就容易傲慢和骄纵。未尝过人生苦难的人,也往往难当重任。

爱伦·坡是一位làng漫、神秘的天才诗人、小说家。他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歌,最脍炙人口的是诗歌《乌鸦》:

“那只乌鸦总不飞去,老是栖息着,老是栖息着;在我房mén上方那苍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它眼中流lù的神情,看上去就好像梦中的一个恶魔。在它头顶上倾泻着的灯光将它的yīn影投shè在地板上。”

爱伦·坡将这首诗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直断断续续地写了10年。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却被迫将它廉价出卖,仅仅得到了10美元的稿费——这相当于他一年的工作仅合一块钱。

历史是公正的。当时只得了10美元的诗,它的原稿最近却卖了几万美金的高价。

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一生都在穷困中度过,他大部分时间付不起房租,尽管房子简陋。他的妻子患有肺痨,因为没有钱寻医问yào,只有终日缠绵病榻。他们没有钱买食物,有时候,他们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一点东西可吃。当车前草在院子里开huā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摘下来,用水煮熟了当饭吃,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

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残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要做一只犬还是一只獒,要看你自己的选择。有磨难的历练,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积极心态帮你走出困境

美国从事个xìng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利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离开妻nv到处为家的流làng者。那人进mén打招呼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着,他从口袋中拿出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那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流làng者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为我当时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却此生。我已经看破一切,认为一切已经绝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内)已经抛弃了我,但还好,我看到了这本书,使我产生新的看法,为我带来了勇气及希望,并支持我度过昨天晚上。我已下定决心:只要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一定能协助我再度站起来。现在,我来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这样的人做些什么。”

在他说话的时候,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流làng者,发现他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几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这一切都显示:他已经无可救yào了。但罗伯特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请他坐下,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听完流làng汉的故事,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罗伯特刚说完,流làng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他的手,说道:“看在上天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他会为了“上天的份上”而做此要求,显示他心中仍然存在着一丝希望。所以,罗伯特拉着他的手,引导他来到从事个xìng分析的心理实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窗帘布之前。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lù出一面高大的镜子,罗伯特指着镜子里的流làng汉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未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进密西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这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mōmō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过了一会儿后,罗伯特领他走出电梯间,送他离去。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他不再是一个流làng汉形象,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很快找到了工作。

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挫折,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污浊;挫折,也是一副清醒剂,是条鞭子,可以使你在chōu打中清醒。

挫折,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以求一搏;挫折,会使人细细品味人生,反复咀嚼人生甘苦,培养自身悟xìng,不断完善自己;挫折,不是一束鲜huā,而是一丛荆棘,鲜huā虽令人怡情,但常使人失去警惕,荆棘虽叫人心悸,却使人头脑清醒。

面对挫折,不能丧志,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校正人生的坐标和航线,重新寻找和把握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芒。

有一个男孩在报上看到应征启事,正好是适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当他准时前往应征地点时,发现应征队伍中已有20个男孩在排队。

如果换成另一个意志薄弱、不太聪明的男孩,可能会因为如此而打退堂鼓。但是这个年轻人却完全不一样。他认为自己应该动动脑筋,运用自身的智慧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不往消极面思考,而是认真用脑子去想,看看是否有办法解决。

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出行列,并要求后面的男孩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负责招聘的nv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把这张纸jiāo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这位秘书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看起来神情愉悦,文质彬彬,有一股强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难以忘记。所以,她将这张纸jiāo给了老板。

老板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请不要在见到我之前做出任何决定。”

你可以预料到,最后的结果会是这个年轻人被顺利录取。

因此,人生不必害怕困境,只要调整心态,勇于迎接挑战,加之勤动脑,运用智慧去积极地解决问题,相信任何的困境都将成为你成功的一个机遇,这时,你也许会由衷地感jī这些人生中的逆境,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让你的人生充满了挑战、机遇和更大的成功。

我每晚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不仅在失败的时候要反省,就是在平常,也要时时反省。

◎反省让你保持清醒

当海菲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凭借毅力、实力和智慧战胜人生中的困境时,他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但是他始终不敢太过放松,他时刻警惕失败的偷袭,为此,他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每晚反省一天的行为。

他习惯于晚上,在熄灭蜡烛之前,回想这一天每时每刻的言行。他要认真反思这一天来经历的所有的事情。他知道当自己有勇气劝诫自己、原谅自己时,也就不害怕面对自己任何的错误了。

教训往往被人们当成愚蠢与悲伤的同义语。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假如他愿意并确实从失败中学习,那么今天的教训就会为明天的美好人生打下基础。

《圣经·新约》里就有一则要求人们学会反省的故事:

对基督怀有敌意的巴里赛派人,有一天,将一个犯有jiānyin罪的nv人带到基督面前,故意为难耶稣,看他如何处置这件事。

如果依教规处以她死刑,则基督便会因残酷之名被人攻讦,反之,则违反了摩西的戒律。基督耶稣看了看那个nv人,然后对大家说:“你们中间谁是无罪的,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

喧哗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基督回头告诉那个nv人,说:“我不定你的罪,去吧!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此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当要责罚别人的时候,先反省自己可曾犯过错。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有mí才有悟,过去的“mí”,正好是今日“悟”的契机。因此经常反省、检视自己,可以避免偏离正道。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五臧,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父。

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父,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吧!”

柳生说:“哇!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努力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那就要20年了。”

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如果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你晚上不睡觉练剑,必死无疑,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颇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这太矛盾了,为什么我越努力练剑,成为一流剑客的时间反而越长呢?”

宫本答道:“要当一流的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现在你两只眼睛都看着一流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要当一流的剑客,光是苦练剑术不管用,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要当一流的推销家,光是学习推销技巧也不管用,也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

要认识自己必须依靠自己与别人,自己就是前述的自我剖析,别人就是他人的批评。由于自我剖析往往不够客观与深入,因此得依赖他人的批评。

曾有人向哈佛的鲁恩教授抱怨说:“我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工作,我一刻也没闲过,可如此努力为什么却总是不能成功?”

正如成功多是内因起作用一样,失败也多是自己的缺点引起的。一个人必须懂得不断反省和总结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才不会老在原处打转或再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人只有通过“反省”,时时检讨自己,才可以走出失败的怪圈,走向成功的彼岸。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身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错误,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为什么要自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主观原因,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个xìng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而年轻人更缺乏社会历练,因此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只说好话,看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也故意不说,因此,这就更需要你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来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每天自省5分钟

一般地说,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各个面的优劣,因为他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这种检视也叫做“自我观照”,其实质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体之外,从外面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是最佳。这样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审视自己时必须是坦率无sī的。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主动培养自省意识也是一种能力,要培养自省意识,首先得抛弃那种“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劣根xìng。当面对问题时,人们总是说:

“这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故意的。”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这不是我干的。”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jīng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借装傻ménghún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而自鸣得意,却从来不反省自己在错误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了免受谴责,有些人甚至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是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xìng理论”的中心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其次,培养自省意识,就得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我们每天早晨起chuáng后,一直到晚上上chuáng睡觉前,不知道要照多少次镜子;这个照镜子,就是一种自我检查,只不过是一种对外表的自我检查。相比之下,对本身内在的思想做自我检查,要比对外表的自我检查重要得多。可是,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每天能做多少次这样的自我检查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我们没有照镜子,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也许,脸上的污点没有洗掉;也许,衣服的领子出了máo病……总之,问题都没有被发现,就出了mén。可是,我们如果不对内在的思想做自我检查,那么,我们就可能是出言不逊也不知道,举止不雅也不知道,心术不正也不知道……那是多么的可怕!我们不妨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夜里刚躺到chuáng上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每当出了问题的时候,首先从自己这个角度做一下检查,看看有什么不对;而且,还要经常地对自己做深层次、远距离的自我反省。

最后,培养自省意识,就得有自知之明。就像最有可能设计好一个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一样,最有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但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然,古人怎么会有“人贵有自知之明”、“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之类的古训呢?自知之明,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而且是一种高深的智慧。因此,你即便能做到严于责己,即便能养成自省的习惯,但并不等于说能把自己看得清楚。就以对自己的评价来说,如果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了,就会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把自己估计得过低了,就会自卑,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只有估准了,才算是有自知之明。很多人经常是处于一种既自大又自卑的矛盾状态。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却又在应该展现自己的时候畏缩不前。对自己的评价都如此之难,如果要反省自己的某一个观念、某一种理论,那就更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