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盟友
作者:注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79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接连在万仁的手下吃瘪,刘瑾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本着刻苦认真的精神,刘公公一直在磨刀霍霍。他虽然智商不高,但也意识到如今只有一个人能干掉万仁,那个人就是皇帝。而要想皇帝同意干掉万仁,首先疏离万仁与皇家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就是要减少万仁见皇帝的次数。

为了做到这一点,刘瑾给看守宫门的太监下令:尽量阻止万仁入宫,就算是太后下令让其入宫,也要尽量阻止其前往见驾。[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sp; 另外,刘瑾派东厂番子四散收集与万仁造反有关的“罪证”,不只是万仁本人成为了东厂关注的对象,就连与万仁有关的人都上了黑名单,国子监的那十几个负责农科研究的监生,万仁的挂名师爷唐寅,都是榜上有名,成为东厂定点跟踪的对象。

刘瑾采用的办法,就是传说的“囚笼”战术。太后有令不得碰万家人,可是没有下令不准碰与万仁相关的人,刘瑾用这种囚笼战术,打击报复一切与万仁相关的人,以此孤立万仁,最后等万仁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之后,就集中火力攻击万仁,一击将其整死。

虽然被刘公公给惦记上了,但是万仁还是跟往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九月初一,“农业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办公地址就在龙凤店旁一座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虽然整个农科院只有十二个“研究员”,不过,万仁还是雄心勃勃,正如挂牌仪式上他致词一样:农业是民生之本,农科院是华夏文明腾飞的助推器。

“万大人,今天到贺的人真不少啊。”多日不见的徐经出现在挂牌仪式上,一见万仁有空,就过来道贺。

“大家肯给面子,是我的荣幸。”万仁微笑道,地确,来的人不少,大多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望的父老,他们慕名而来,就是想见一见他。

“听说万大人要收集农书,在下家中倒有些私藏。在下已派人回家取了送来,很快就能送到。”徐经道。

“徐先生有心了,我不胜感激。”万仁不由得高看了徐经一眼,似乎他已经弄懂了上次交谈的话。

“发展农科乃利国利民的大事,在下应当尽一己之力,如大人还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在下任听差遣。”

“农科院的宣传部倒是缺少一位部长,如果徐先生不嫌薪酬微薄的话,可以试任。”万仁笑道,农科院有两个部,一个是研发部,一个是宣传部,研发部的部长就是唐师爷,宣传部本来想让万智掌管。不过,现在有热心人选,万仁自然希望万智退下来,毕竟他这个四弟是个书呆子,看书背书还行,管人不太得力。

“难得万大人信任,在下定然尽心尽力,把差事办好。”徐经家里最不差的就是钱,他一睁眼,又道:“鉴于万大人俸禄微薄,农科院开支又不小,在下愿意捐资白银一千两。”

“那敢情好,以后农科院做出成绩来了,徐先生当记头功。”万仁知道徐经之所以这般大方,还是想通过自己得个特赦令,重归考场以获功名。既然是你情我愿,万仁也就不跟他客气了,出钱出力是必须的。

“在下只是师随万大人办事,何功之有?!”徐经嘴上谦虚着,心里却是笑开了花。

+++000+++

万仁在京中也算是风云人物,他有什么动作,自然是倍受瞩目,他搞农科院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内阁。新任内阁三阁老李东阳,王鳌和焦芳各人的心里各有一个想法。李东阳觉得新奇,是为国为民的好事;王鳌觉得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焦芳却在暗暗寻思:这能不能算是收卖人心聚众谋反的罪证。

既然另外两位阁老不发言,李东阳也就不再讨论这件事,三人很快又回到合议票拟条旨的本职工作上。虽然内阁首辅位最高,但是位尊不等于权重,辅臣的权力重不重,还要看他票拟的建议能不能得到朱批。

这也难怪,内阁就好比是皇帝的高级顾问,只要皇帝不点头,任你上万言书也是白搭。本来,朱批权由皇帝直掌,但是明朝的皇帝是一个比一个懒,批朱权渐渐地落到了司礼监的手上。而现任皇帝不是懒,而是不想干,批朱权全部落到了司礼监的手上,所以,内阁中谁跟司礼监穿同一条裤子,谁的权就重。

内阁首辅李东阳是张太后的人,次辅王鳌几乎没有靠山,次辅焦芳是刘公公的人,不用说,内阁权最重的人就是焦芳。每次刘瑾要颁布什么“大政方针”,都会先让焦阁老在内阁会议上提议,条旨送到司礼监,刘公公再盖上玉玺,条旨摇身一变,就是圣旨,至于李阁老与王阁老,简直就是充数的。

可以这么说,自从中秋节之后,明朝基本上姓刘。这十多天来,刘公公一通猛搞,朝中风气为之一变,直臣尽去,贪官皆晋。李东阳看着被搞得乌烟瘴气的朝局,也无计可施。

内阁成了焦芳的一言堂,李东阳见左右无事,就早早地回了家。他刚到家,就听下人说有一人求见。李东阳一脸苦笑,马上吩咐接见。

李东阳本是学界名宿,又是朝中重臣,很多人想见他而不可得,李府在京中向来高朋满坐。可是自从刘健等老搭档走了之后,他家里就变得冷清起来,几天都不见一个客人到访。这主要是因为朝廷百官的口风大变,众人皆认为李东阳投了阉党,都有意与之绝交。

现在难得有人来访,难耐寂寞的李东阳自然亲自接见。来人正是唐寅,他穿着一套道服,还贴了假胡子,要不是认识他的人,还真看不出伪装来。他进了客厅,暗示李东阳屏退下人,这才下了伪装,以真面目相见,并连称得罪。

“唐先生怎么有空到寒舍来了?”李东阳不以为忤,笑问道。

“在下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禀告。”

“是万大人派你来的?”

“不是,在下此次前来拜访,万大人并不知情。”

“唐先生不是万大人的幕宾?怎可背主行事?”

“李阁老误会了,在下并非背主行事,更不会为害我家大人。在下此次前来,是想帮我家大人寻一盟友,共抗权奸。”

“万大人向来独善其身,无意于插手朝廷纷争,难道唐先生不知吗?”

“李阁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家大人明言自己是保皇党,谁敢危及皇权,他就跟谁做对。月前内阁做大,危及皇权,他就向皇帝建言罢黜权臣,独揽大权;如今皇权又旁落于阉党之手,我家大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现已有意要铲除阉党。之所以迟迟不见行动,只因其害怕阉党一除,文臣再次坐大难治。”

“保皇党?这个词倒也新鲜,朝廷重臣多是忠君体国之士,皇上自然无虞,何须一人为保?”李东阳笑了。

“忠君体国,不见得吧。李阁老或许能做到,但是阁老就敢肯定其他官员的心中没有自家算盘?我家大人说了,文臣中好官是很多的,但是官官相护朋比为奸的文臣集团却是腐朽败坏,比阉党好不了多少。所以,我家大人提议:文臣集团要与宦官集团并存相制,以防止一方势大难制。不知李阁老觉得此提议如何?”

“朝廷大事并非老夫一人说了算的。”李东阳不置可否。

这些话只不过是试探,唐寅并没幻想能得到李东阳的认同,他语气一转,才说出了这次的“如今刘瑾坐大,我家大人已经与之交恶,想必不用多久就要有一场恶斗。在下深知文臣中有许多人对我家大人怀有芥蒂之心,一定会有人趁机落井下石。在下只是想提醒李阁老:唇亡齿寒,万一我家大人倒了,阉党将横行无忌,希望李阁老多多思量。”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