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万仁是不会同意让朝廷也分一杯油的,他还指望从石油产业中获利呢。这不,早在他回京面君之时就跟正德达成同识:天下油田收归皇室所有,由万仁负责开采炼制事宜;所得产品如沥青燃油等物,六成作为朝廷公用,四成用于贩售,贩售所得除去生产成本,一半归内库,一半划归皇家科学院作为经费。
利益瓜分完毕,朝廷各部想分“油”利?门也没有了,别说万仁不同意,正德也不会同意。当然,也不是一点好处也不给,正德元年三月,正德就下特旨,按品级给京官加发灯油,一品二十斤,从九品的三斤,品级每降一级减一斤。而加发灯油的理由是:鼓励京官夜间多在家读书,少出去搞**。
至于成品的销路,万仁压根就不用发愁。燃油可以用来替代植物油作为灯油出售,只要价格合理,百姓自然乐于接受。沥青更是不愁没销路,那些地主老财哪个不想改善自家的居住环境,相信用不了多久,门前辅沥青就会风靡一时。
万仁着眼的可不只是明朝内部市场,那些时常来贡的藩国也是财大气粗的,有辅路的好东西,不怕他们不争着要。当然,在对外贸易这方面,万仁本着无商不奸的国际主义精神,价钱肯定要定得高高的,什么厚往薄来,见鬼去吧。
不要,拉倒,老子还不想卖给你们,你们回家玩泥巴去吧。
三月十五日,京通粮道全线竣工,正德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出游的大好良机,他传旨下来,名为巡视新粮道,实际上是一路观光旅游。这不,他乘坐着一辆新式敞篷马车,在大批锦衣卫的拱卫下,开始了东进通州之旅。
照例,事前朝廷科道言官都纷纷上书表示反对,理由无外乎扰民与怠政,这些奏疏正德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扔到一边。其实经过数日前的昌平县微服私访和年前“南巡”,正德早就明了:除了上述两个冠冕堂皇的反对理由之外,他们不希望皇帝下基层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下面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不能让皇帝看到。
皇帝有组织有计划地下基层,万仁是不会反对的,他只反对皇帝不顾自身安全,不带随从就偷偷摸摸地外出。当然,万仁也反对那些随行人员借皇帝出游之机矫上意谋私利,所以,他不但给正德进献了一辆新式马车,还一路随行。
要说这辆新式马车,如果只看表面,它没有镶金辅银,算不上豪华,不过它可是花了万仁数日心血才弄出来的,它最富革新意义之处在于那一套轴承:两个环形钢圈中套着十数颗大小相同,圆度相对精确的钢珠。
别小看这个东西,比起常用的木制轮轴,钢轴承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轴转动摩擦,转动的速度更快,在路况良好马力充足的情况下,装备了轴承的马车日行**里不成问题,如果日夜马不停蹄,日行上千公里都不在话下。而且轴承还可以减少车轮内部磨损,可有效地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还可有效地减少震动,让人坐着更加舒适。
轴承这种小机械意义重大,但是制作起来却费时费力,在没有机床车床等金属加工器械的情况下,只能用纯手工进行加工,不管是环形钢圈还是钢珠,都是八名全北京最好的铁匠一点一点地打磨出来的,为了这辆马车的四个轴承,万仁支出了一百多两白银作为工钱。
与此同时,这八名铁匠也被招入科学院,负责研究金属加工,而如何减少轴承的制作成本与工时也被摆在了第一位,因为这一项工业不只是用以赢利的主打产业,万仁还打算让朝廷运粮马车也装备上轴承,以加快运粮速度。
要知道在秦汉以前,马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上层贵族乃至皇帝都喜欢乘坐马车出巡,而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也是君子必习的六艺之一。不过,自从人抬的步辇与轿子之类的代步工具出现之后,马车这种交通工具就渐渐地不为贵族阶层接受,沦为了货车的角色,只有平民阶层才会乘坐,上层人士不是骑马就是坐轿,到了明朝,官绅贵族阶层特别是皇帝,已经沦为肩上一族了。
为什么轿子会这么受欢迎?一是乘坐舒适,坐在暖轿上打着小盹吟个小诗啥的,别提多惬意,至于抬轿的脚夫是否舒适,就不在这些官老爷考虑的范围之内了;二是彰显身份地位,那些只讲排场不讲效率的官绅贵族,不只爱坐轿,还爱坐大轿,二抬四抬的小轿早就过时了,时人多爱乘八抬十二抬十六抬甚至三十二抬大轿,总之排场越大越好。
这股奢侈之风兴起,以至于弘治帝于弘治七年下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不过,这个世界是无比神奇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之坐轿子这种特权已经深入民心了,官民们纷纷顶风犯案,就算要排除万难,也是要坐它一坐的。
对此,万仁极其反感的,总之他从来就没有坐过,在他看来,除了死者和伤者应该被人抬之外,有良知的人是不应该高高地骑到别人头上的。而轿子行进的速度比人走的速度还要慢,简直就是龟速,用这种方式即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是越早杜绝越好的。
要变乘马坐轿的风尚为乘马坐车,不但要皇帝上行下效,还要把马车改进成相对舒适的交通工具,让它变得更加喜闻乐见。万仁在进献给正德的马车上加了弹簧组成的减震器和软坐垫,以减少颠簸。
这不,马车高速行驶在平整的柏油马路上,正德几乎感觉不到一点颠簸,他看着路边树木飞快地倒退,还不停地催负责驾驭马车的万仁快马加鞭,好让他痛痛快快地享受这种风驰电掣的快感。
正德是过足了瘾,不过坐在万仁身边负责保卫皇帝的那个锦衣卫千户就惨了,他脸色惨白,心跳速度跟马车速度一同疯狂加速,最后“哇”地一声狂吐,这些脏东西甚至还漂飞到了高坐后座的正德身上。万仁一惊,手上勒马,脚下狂踩刹车,稳稳当当地将马车停到路边。而这个时候,后面骑马狂奔的锦衣卫终于追上,都跳下马来护在马车四周,生怕皇帝出了什么岔子。
“卑职该死!”晕车的锦衣卫千户跳下马车,跪伏于地,全身筛糠。这不呗,把脏东西吐到皇帝的身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都是大不敬的死罪。
“真是个没用的东西,朕白养活你了。”飙车的雅兴被打断,正德灰常生气,再加上身上沾了这些又臭又脏的东西,正德更气。
“你们快给皇上更衣。”万仁也是一皱眉,他只考虑怎么让马车速度更快,怎么让马车坐着更舒服,却把晕车这茬给忘了,真是百密一疏啊。早知道这样,就该先准备呕吐袋。
随侍太监忙送来一套新衣,手脚麻利地帮正德换上,万仁才为那个锦衣卫千户求情:“微臣驱车太急,以至于张千户得了晕车之症,罪在微臣,不在张千户,还请皇上责罚。”
万仁之所以主动揽罪上身,其实是因为这个张千户是张太后的侄亲,张太后的面子肯定是要卖的。
“仁兄都帮着求情了,朕还罚个甚么。”正德白了自己的远房表亲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朕与仁兄都安然无事,你这厮倒是先吐了一地,实在是太不济,以后不要你随侍了。”
“皇上有神龙加护,身子康泰,怎会轻易感恙,此非常人可比。”随侍太监狂拍龙屁。
“都别愣着了,起驾。”正德一声令下,准备接着飙车。而张千户感激地看了万仁一眼,磕头退下让道。万仁一提马缰,马车又飞驰而出。
虽然途中遇到了晕车这个不和.谐的小插曲,不过出巡队伍的速度并没有减慢多少,半个时辰左右,马车就跑完了这三十多里行程,直抵通州城外。这下,通州城内的各级官员都乱了阵脚。
皇帝出巡,自然有朝廷的文书先行,可是通州的官员哪里想得到,皇帝在短短的半个时辰就到了,以至于迎驾的礼仪都没准备好。官员们都垂头丧气地立在城门外跪等正德狂发雷霆之怒,心里都打着鼓:迎驾失仪一事可轻可重,轻则罚俸降职,重则杀头,这一次可能要玩完了。
当官员们提心吊胆之际,却听到正德中气十足的诏令:“起驾,回京。”
在场的官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里都暗道:难不成是赌气,因为迎驾不周就不进城了?这不是过家家吗?
官员们还错愕之时,万仁调转车头,一提缰绳,马车绝尘而去。他可是知道的,正德此行是巡视新粮道,既然跑完全程,任务就算完成了,没必要跟通州这些官员磨叽。当然,所谓的巡视新粮道也不过是幌子,试车与飙车才是此行的目的,他已料到正德打算再飙回程,在中午之前回京给大臣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看看他们见到御驾归京是什么表情。
御驾离去之时,万仁还小声地建议正德留下一个太监将通州的官员大骂一通,理由不是迎驾不周,而是不察上意。这不,御驾刚离去,那太监就劈头盖脸地开骂,还引用万仁的原话:皇上此行乃视察新粮道,非为巡视通州城,你们搞迎驾礼仪作甚?多余且劳民伤财,你们这个月的俸禄都减半。
万仁之所以建议正德这样做,说得好听的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官员们不是说皇帝出巡劳民伤财吗?这一次先指责你们劳民伤财,看你们还敢不敢乱说。说得难听的,这一招也叫恶人先告状。不过为了这一次如同过家家一般的东巡不被喷,就要先下手为强,让那些言官们知难而退。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