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沧州幸存者区域 3 思考
作者:瑞雪星晨      更新:2019-10-16 06:10      字数:2184

蔡理事毫不含糊的说道,“别指望捡我们的现成便宜!”

他在桌子上拍了一掌,本身就有功夫,加上末世力气大增,一掌就把擦得能当镜子用的桌子从缝里往出蹦灰尘!

众理事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妈的,老子们和死鬼们搏斗的时候你们就会说啥坚持住,坚持住,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搞了一上午没有取得啥进展。

中午马小帅和叶留隼在装甲列车上和特委会连线进行视频会议,他们的屋子桌子上放着一台笔记本,李峰毅、刘军长和总参的几个人在场,李强带队北上去东北了,他也在自己的指挥部参加了远程视频会议。

大家都觉得这片区域人口众多,不过帮派也够杂的,动武肯定不行,没有及时救援也就罢了,再来个窝里斗,只怕会大失民望。

尤其心里有阴影的李峰毅更是坚决反对动武,他怕哪天他被国家正统给清洗了,不敢开这个口子。

“我有言在先啊,中国人的血不能流在中国人手上。”他这么说的,“严格说起来,人家也是民族英雄的范畴,拯救了很多人......一旦动手了,我们谁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我留在这儿,给我派一个排的战士。”叶留隼没有灰心失望,他觉得这种局面很符合典型的统战工作,“你们继续往南搜查。”

李峰毅对叶留隼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也担忧他的安全,问道,“一个排人太少了吧?多留些,确保安全。”

“李主席,”叶留隼看破红尘的说道,“人家全是会功夫的,得留多少才能保证安全呢?还不如只留一个排显得光明磊落。各个对口职能部门也留一部分工作人员就可以了。”

马小帅带人继续南下,特委会希望他能沿着京沪线运行到兖州、邹城区域,大家都知道李峰毅的家乡就在那儿。

叶留隼和蔡理事长会晤后,谈到希望能在这个京沪铁路要冲设个办事处,接应往来被救援的群众,声明特委会愿意支付租金。

蔡理事长很痛快的拍了胸脯,说道,“习武之人,要有武德,互相帮助么,给你们一栋楼,你们免费使。”

他把双方会晤的慧圆宾馆拨给特委会了,然后提起目前沧州民众这些方面,那些方面等等有些困难啊。

叶留隼很上道的表示特委会愿意倾力相助,每个中国人都是特委会帮助的对象,另外特委会的党政工团妇女协会等等需要对口救助下原来的那些普通民众成员们。

这个要求很是引起了武术协会理事会的争论,多数人认为这个要求是掺沙子,拉桩脚,不可接受,但是又觉得特委会给他们提供的物资很不错,有些舍不得。

叶留隼有幸在蔡理事长的邀请下参加了理事会讨论。

沧州武术馆,一排排桌子相对着摆的满满登登,叶留隼感觉这个场面挺熟悉的样子,仔细想了下,好像在末世前的《水浒传》的影视剧中聚义厅就是这么摆放的,只是不知道理事会这帮子好汉们怎么分出的座次。

叶留隼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大家为好,喊兄弟们貌似没这么熟,也坏自己形象,喊同志们,咳咳,咱们不说这个词了先,喊先生们,几个武夫撸胳膊挽袖子的,喊乡亲们,怎么听着跟皇军来了呢?

只好冲着大家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起自己的想法。

“不能答应!”一个矮个壮汉吼道,他双手厚厚的茧子,显出他双手功夫了得,说道激动处,抡起巴掌就拍了下去,旁边立刻有人使出擒拿手,化解开来,苦劝道,“哥哥,哥哥,都拍坏3张桌子啦!”

群众的呼声如此强烈,以致于叶留隼没敢说什么,他很担心一个警卫排还不够任何一个理事塞牙缝的。

各个部门对口开展工作被拒绝了,特委会办事处没有因此停止援助活动,他们的目的不是斗气,而是为了群众。

他们在沧州的行动也没有被限制,身着板甲的特委会成员三五成群在城里到处游逛。

2015年9月16日,叶留隼带着两个警卫战士在街上散步,本来大家都担心安全问题,叶留隼问道,“在这儿,需要多少人才能保证安全呢?”

大家都没有说话,反正人多人少都一样,在武林的世界都不够瞧的,干脆大方些比较好看。

沿着铁路西街往南走到解放东路,顺着解放东路向西信步走去,看到末世后的沧州群众在各个空地演武练兵,人群聚集处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他看到群众们在快乐的逛着街道,逛着公园,看到一群群的人身手敏捷的练着功夫,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不说多么的充满红光,起码也是衣食无忧的样子。

叶留隼是搞公关出身的统战部长,他把特委会、沧州武术协会的特点来回在脑子里过圈圈,想着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找到切入口这工作就好办了。

然后开始想他们有什么必须的物资呢?有了这个,就有了罩门了啊。

“食品?末世前防腐剂用的出神入化的,大半年,一两年都不缺啊,衣服?不缺,安全?恐怕担心的是丧尸吧,这么将近百万把兵刃砍下去......”

“什么必需品也不缺啊,主要缺些日常生活易损,不耐存的产品,什么卫生巾啦,蔬菜啊,医药之类的,粮食都有储备库,肉食主要是鲜肉多,都会猎杀动物......好吧,我们缺什么呢?”叶留隼像十八级老干部那样背着手在街上踱着步。

“石油吧,李总司令带着主力去东北了,那儿的冀东堡油田等等存量及其丰富,而且也有一个幸存者基地,不缺......粮食,北京历来是国家储备重点,而且秋耕已经开始了,不缺......”

“怎么可能有自给自足的经济圈呢?要说是小农经济也就罢了,明明在享受现代化残余的物质条件啊......唉,末世死人太多了,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由少数人享用,难免出现物资绝对过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