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按照韩明瑜的构思,他将制置使府分为了好几个办事部门:
募兵司。光化军处于宋国和齐国交界的地方,随时都有烽火危机,而且韩明瑜现在手下没几个士兵,自然而然要将募兵放在第一位。而且现在城内城外难民众多,正好可以利用这些人力资源,将他们转化为士兵,不仅能减轻城中的负担,还能巩光化军的军事力量。
民政司。顾名思义,整个部门就专门负责光化军民生发展,以及所有属于知县、知州等官员所履行的责任,一概都规划在这个部门来执行。这个部门其实应该与募兵司一样重要,因为光化军遭到战争的摧残,正是需要好好恢复。只是募兵司显然要比民政司更容易办事一些,所以韩明瑜最先拟出来的就是募兵司了。
法务司。虽然地方政府依然要遵照的是大宋律令,但是韩明瑜觉得光化军既然全权交给自己管理,有必要在大宋律令的基础下,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法律,这样更方便自己统治光化军。当然韩明瑜不会那么无耻,编纂一些私利的法律。不过目前法务司还真是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因为民众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能心思去关心法律呢?若继续这样持续下去,别说老百姓能不能遵守法律,只怕到时候直接就揭竿而起了。
科学院。这个名称虽然在宋朝来说比较前卫,因为韩明瑜的本意就是拿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院来做蓝本,所设立的一个部门。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客,脑子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可以利用。就好比蒸汽机。建立这样的一个专门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机构,其一是网罗人才,其二是提供资金、设备来鼓励发明创造。韩明瑜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科学院一定能成为大宋朝最具象征的地方。
监察司。眼下光化军最缺的就是人才,监察司其中的一个责任就是负责考核、提拔、任命和推荐人。除此之外,这个部门还兼备的一个纠察工作,直接对韩明瑜本人负责,其他人一概可以不理会。正是担心政府官员会贪赃枉法,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所以特设立这样的机构,不仅接受举报,还负责暗中监视官员的作风问题。
贸易司。因为光化军处于两国交界,虽然现在宋朝和齐国是敌对关系,但是商人是唯利是图的,只要有发财的机会,他们就会铤而走险。而韩明瑜当务之急最想要的就是提高光化军的经济,让光化军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所以开设这个部门,以官方的身份来给商人跨国贸易的保证。
其实在宋朝和金国、西夏僵持的那段时间里,表面上是处于战争状态,但是私底下在国家交界的地方,依然会有一种被成为“牙人”的职业。“牙人”说白了就是中介商人,任何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不过在国家边界,这些牙人所从事的就是联络两国的商人进行私底下的交易,然后从中抽取利润。
现在韩明瑜成立贸易司,就是把“牙人”官方化了,由制置使府来担当牙人。
本来韩明瑜还打算设立治安司、文教署和水利司,但是想到眼下光化军一片荒芜,以上七个部门都还是空无官员来担任的,再多设立这些部门也没用。治安问题,完全可以让军队来暂时负责,文教和水利等恢复了一定程度之后再陆续开设。
制置使府上拨出了七个小院子,将七个部门的门牌都挂了上去。
可是整个制置使府上一片冷清,除了韩明瑜的亲卫之外,什么官员都没有。他不得不进行了一些临时的提拔,让担任前营准备将的李书评和总教头的李旭中,兼职募兵司的总长、次长,将募兵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去办。另外他还将从临安跟随来的十三个工匠,挑出了两个灵活的人,担任科学院临时院长和副院长,让这两个人负责带领工匠们继续发明创造。
除了募兵司和科学院之外,其他部门只好先空着,虚位待贤了。
这半个月,韩明瑜还在县城中找到了一个读过书的秀才。宋朝的秀才并不是因为通过了乡试而得到的称号,在宋朝科举中也没有乡试,只有州试、省试和殿试。秀才不过是对正在读书的人,或者有学问人的尊称而已。
他找到这个秀才名叫李旭中,本来五年前李旭中就想参加州试。结果因为战争的原因,朝廷礼部中断了一段时间的科举考试,因此让李旭中到现在都没机会应试。
眼下李旭中的家在齐军撤退的时候被洗劫,父母也早在去年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不过韩明瑜聘请了李旭中担任自己的幕僚官,负责一些文书上的事宜。
有了李旭中这个帮手,虽然省了不少忙,但是韩明瑜还是忙的很不得自己不会分身术。因为其他五个司的工作几乎全部一个人在兼职。
这天正午,韩明瑜在府衙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望着面前桌案上的一大堆光化军损失的情况,简直一筹莫展。他这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适合打仗的料,竟然不会处理政事,这下可真是愁死了。
半个月前,他便派人去找光化军以前的官员,结果这些官员要么是因为投降过齐军,担心被民众当作汉奸走狗打死,所以跟着齐军一起逃跑了;要么早在襄阳府失陷之前,就逃跑了,现在也不知道踪影。
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创业难,守业更难!”
这时,李旭中刚刚吃过午饭,匆匆的返了回来。
韩明瑜抬头看了一眼,问道:“城中的粥场怎么了?可有发生拥挤哄抢的?”
在韩明瑜正式入主光化军的第三天,为了缓解城中老百姓的饥荒,他便向岳家军从襄阳府借来了10000石粮草,在城中陆续办起了几个粥场。这半个月来,先后城内城外以及县区里都添设了粥场,算一算差不多已经有十三处了。
李旭中回答了道:“一切都好,有杨将军亲自带士兵到各个粥场巡视,老百姓们也知道咱们是为他们好,所以都很安分。”
韩明瑜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已经过了半个月了,城中的恢复太慢了,这些老百姓也应该自己动手,重建家园才是。”
李旭中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说道:“其实,老百姓们并不是懒惰。其一是因为受到战争的惊吓,而且光化军被抢的一贫如洗,老百姓们都绝望了,这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的;其二,这个时候群龙无首,没有人带领他们重现家园,他们也是不知所谓的呀。”
韩明瑜搁下了手里的馒头,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的不错。这样吧,反正我整天忙着想办法也无济于事,我下午就去走走,鼓动一下老百姓们努力振作起来,重新建设家园!!”
李旭中说道:“其实,大人你去只怕没什么作用。倒不如让老百姓来鼓动老百姓为妙了。大人只需要找到一些有名望的乡绅,说服了他们,再让他们说服老百姓,这这样就更好了。”
“乡绅?他们以前就是比较富裕的,在这次劫难当中,只怕他们也是遭受损失最惨重的人了。我看他们自己都无法振作,如何去鼓动老百姓去振作呢?”韩明瑜摇了摇头说道。
“其实,乡绅不行,也可以找其他人。只要这些人在老百姓当中有号召力就可以了。”李旭中又说道。
“你说的对。不过,只怕难找呀。”韩明瑜缓缓的说道,“对了,你是本地人,倒不如下午就去看看,县城里面有哪些人比较有名气,而且心态也很积极的。你请他们来,我来跟他们说就好了。”
李旭中连连点了点头,说道:“小的尽力去办。”说完,又匆匆的跑出去了。
韩明瑜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如今正是盛夏,高温天气让人难受。他真不知道光化军什么时候才能治理的妥当,自己这个光棍司令还真难办。
傍晚的时候,李旭中忽然回来,不过他这次回来并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七、八个衣衫稍微齐整的人,他先这些人在门口稍等了一会儿,匆匆的跑到府堂上,提前向含还清通报了一声。
韩明瑜老远就看到外面这些人了,他在见到李旭中后,立刻问了道:“事情办妥了?他们是城里有号召力的人吗?”
李旭中点了点头,顾不得擦一擦满头的大汗,连忙说道:“这些以前是保长、族长还有城里面的名士,小的已经跟他们说过了,希望他们能号召城里面的乡亲们振作起来。不过这些人还有一些疑问要向韩大人询问,所以小的还是把他们带过来了。”
韩明瑜说道:“哦,这就好。请他们进来吧。”
李旭中匆匆的跑了过去,将这些人带进了堂上。因为人手问题,李旭中只能自己亲自搬来座位,让这些乡亲们坐下来,然后又忙不迭的去端来水。只可惜饮水的茶具也太少,只能用水瓢,让这些人一一传递的饮过。
韩明瑜不急着说话,等这些人喝完水,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才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说道:“诸位乡亲,让你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想必诸位是知道韩某的意思了,这也是为了所有乡亲们着想,希望诸位能尽力协助。”
这时,一位年过半百、鹤发银须,并且颇有几分读书人气派的老人上前一步,说了道:“韩相公,我们这些星斗小民,本来不敢多求什么要求,只是……唉……”
说到这里,他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后半句话莫名其妙就腰斩在肚子里面了。
韩明瑜疑惑的看着老人,说道:“老先生,若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虽然不是岳家军,但一直都遵守岳家军的规矩,但凡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去帮忙解决问题的。”
老人看了韩明瑜一眼,只见这个年轻的制置使没有任何官老爷的架子,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沉默了一阵,缓缓的又开口了,道:“老朽知道韩使君是好人,要不然也不会刚入城,就忙不迭的置办了粥场,安抚城内城外的乡亲们。可是,当初若不是因为岳家军来而又去,让齐狗接二连三的从光化军逃走,我光化军也万万不会是今天这样的荒凉呀。”
原来,光化军现在的老百姓依然在心理面都有一个阴影。因为岳家军本来已经拿下了光化军,将城内的齐军赶走了。那个时候,城内城外的情况要远远比现在好得多,最起码每家每户还有得保留的东西,不至于到现在连一把完整无损的小板凳都没了。
可是好景不长了,后来因为要进攻均州,岳家军再次撤离了光化军。这下子让光化军彻底成了孤立无援的地方。齐军没来之前,盗贼蜂拥而起。这个时候城里面没有人管理,连盗贼都是一个大困扰。
没过半个月,盗贼刚刚消停了一下,齐军败军一队接着一队撤退逃跑。他们路过这里的时候,便见什么抢什么,看不顺眼的就砸毁,带不走的也烧毁,反正是什么都不打算留下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光化军的老百姓们苦不堪言。他们千呼万唤,等待能从齐军那里解放,可是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如果岳家军不能保护光化军,那当初就不应该进攻光化军,虽然齐军不是什么好货色,但起码也不会发生狗急跳墙那样的惨无人道的抢劫破坏了。
只是这些老百姓们不明白,岳家军也是无可奈何。
先战争总是会有牺牲的,不仅仅是正面战场上的作战的士兵,还有老百姓们的损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牺牲。其次,之所以攻克光化军又撤退,也是出于大局战略的考虑,必须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襄阳府的解放。
韩明瑜很明白老人的意思,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不想找什么借口来推辞这个责任。事情发生到这个地步,大家也应该知道,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如今好歹襄阳府已经光复了,岳家军掌管襄阳府,这对老百姓们来说长远的利益。我相信,这几年岳家军不会征税,相反还会发粮草来赈济你们。”
老人说道:“我自是知道岳家军的好,也知道韩使君你的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们困苦不已,不知道该怪责谁。”
韩明瑜叹了一口气,说道:“这该怪责谁呢?战争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我们现在只是在保家卫国,一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老态龙钟的脸上有几分伤感,说道:“其实,这次我们来找韩使君,并不是要来要挟韩使君。只是我们不知道,岳家军究竟会在襄阳府待多久?我们都听说陕西和四川有危急,会不会岳家军马上就要开拔前往四川呢?”
韩明瑜怔了怔,在他的记忆里,历史上岳飞会在襄阳驻扎好几年,一直等到挥军北伐才离开襄阳。他看出了这些老人们担心的是什么了,这些人还是在担心岳家军会又离开,到时候齐军再次杀回来,重建的家园又白白浪费了。
他郑重的说道:“我明白诸位的想法。其实你们多心了,岳家军是断然不会离开襄阳府的,最起码他们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都会驻守在襄阳府。”
这时,另外一个较为年轻的人问道:“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真的?眼下汉中那边情况那么危急,岳家军怎么可能不会去支援?”
韩明瑜笑着说道:“这几日我已经接到消息,似乎是传闻金军已经从汉中撤退了。虽然这个消息到现在还没确定,不过无风不起浪,说不定过几天正式的战报就会下来了。”
听了这番话,那些老人们依然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韩明瑜只好又说了道:“更何况,纵然金军没有撤退,岳家军不可能放着襄阳府这么重要的地方不顾,而去驰援汉中。一旦岳家军去了汉中,齐军又占领了襄阳府,那岂不是把岳家军的后路也阻绝了吗?”
所有人这才稍微安心了下来。
韩明瑜说道:“你们放心吧,我韩明瑜保证,必定将在光化军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你们的安全。但是眼下,如果老百姓们不能振作起来,积极恢复家园,那这座城早晚就只能变成死城了。”
先前那文士似的老人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今天正是想听到韩使君的承诺,希望韩使君不要欺骗我们。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哪里会有人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呢?我们会遵照韩使君的意思,鼓励大伙都积极起来了,重建家园的。”
</div>